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郜刚

作品数:38 被引量:207H指数:10
供职机构:山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西省青年科技研究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文化科学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3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4篇农业科学
  • 16篇生物学
  • 4篇文化科学
  • 1篇医药卫生
  • 1篇艺术

主题

  • 24篇马铃薯
  • 11篇青枯
  • 10篇基因
  • 7篇生物信息
  • 7篇生物信息学
  • 7篇生物信息学分...
  • 7篇青枯病
  • 7篇枯病
  • 6篇抗性
  • 6篇克隆
  • 6篇教学
  • 5篇蛋白
  • 5篇青枯病抗性
  • 5篇病抗
  • 4篇荧光
  • 4篇青枯菌
  • 3篇荧光定量
  • 3篇育种
  • 3篇实时荧光
  • 3篇实时荧光定量

机构

  • 30篇山西师范大学
  • 8篇中国农业科学...
  • 2篇中国农业科学...
  • 2篇中国科学院遗...
  • 1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南通高等师范...

作者

  • 37篇郜刚
  • 8篇金黎平
  • 7篇屈冬玉
  • 6篇连勇
  • 5篇闫桂琴
  • 4篇段江燕
  • 3篇智艳平
  • 3篇李卉
  • 3篇任彩虹
  • 2篇谢开云
  • 2篇袁丽环
  • 2篇卞春松
  • 2篇冯兰香
  • 2篇纪颖彪
  • 2篇张海瑞
  • 2篇薛珍
  • 2篇张丽萍
  • 2篇李双双
  • 1篇段绍光
  • 1篇梁丽琴

传媒

  • 4篇中国马铃薯
  • 4篇山西师范大学...
  • 2篇生物学通报
  • 2篇西北植物学报
  • 2篇马铃薯杂志
  • 1篇华北农学报
  • 1篇生物技术通报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遗传
  • 1篇微生物学通报
  • 1篇植物病理学报
  • 1篇作物学报
  • 1篇园艺学报
  • 1篇生物工程学报
  • 1篇科技情报开发...
  • 1篇农业与技术
  • 1篇浙江农业学报
  • 1篇中国农学通报
  • 1篇实验室研究与...
  • 1篇高校实验室工...

年份

  • 5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5
  • 3篇2013
  • 2篇2012
  • 4篇2008
  • 3篇2007
  • 1篇2006
  • 4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3
  • 4篇2002
  • 1篇2000
  • 1篇1999
  • 2篇1998
3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马铃薯V型ATP酶E亚基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2020年
V-ATP酶广泛分布于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中,负责质膜上的质子转运和胞内不同细胞器的酸化,包括吞噬体、早期内小体、溶酶体、突触体、高尔基体、网格蛋白凝聚体、致密核心分泌颗粒和植物液泡。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对V型ATP酶E亚基的理化性质、细胞内定位、保守结构及高级结构进行预测。基于NCBI数据库中有物种代表性的20种V型ATP酶E亚基序列构建了进化树。该序列的全长为725 bp,可编码一条241个氨基酸的蛋白质,理论相对分子质量为27 689.84 D,定位于细胞质中,无信号肽序列,无跨膜区,等电点为7.28,属于亲水性氨基酸。相关结果期望为进一步研究该基因在马铃薯中特别是在抗青枯病分子育种中的功能提供相关依据。
庞鹏湘郜刚
关键词:马铃薯生物信息学
马铃薯非特异性脂质转移蛋白基因StLTPa1的克隆和表达被引量:11
2008年
非特异性脂质转移蛋白(nsLTP)是植物中大量存在的小分子脂类结合蛋白,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如抗菌防御、信号传导、胞壁松弛、蛋白酶抑制等。通过接种青枯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从马铃薯栽培品种中薯3号中获得一个新的非特异性脂质转移蛋白cDNA克隆StLTPa1,序列分析表明该基因含636bp核苷酸,编码91个氨基酸,属于I类非特异性脂质转移蛋白。基于氨基酸序列构建的系统发生树揭示,该基因与其他茄科nsLTP具有高度保守的序列相似性,核酸和氨基酸水平分别具75%~85%和60%~92%的同源性。对该基因在互作早期基因表达时空性分析表明,StLTPa1基因不仅受病菌的诱导,在不同抗、感病的马铃薯基因型中差异表达,而且受一定浓度外源非生物激发子如水杨酸、茉莉酸和脱落酸的诱导并产生一定时间的持续效应,其诱导表达模式也表现出一定的差异。原位杂交结果显示StLTPa1主要在马铃薯茎、叶维管束系统的韧皮部细胞中表达。这些结果说明StLTPa1基因受病菌和非生物激发子诱导,在植物防御反应中发挥作用。
郜刚任彩虹金黎平谢开云屈冬玉
关键词:马铃薯非特异性脂质转移蛋白克隆
马铃薯再生体系的建立及其遗传分析被引量:9
2005年
以马铃薯品种中薯2号为试材,筛选不同的培养条件建立了较高效的马铃薯再生体系,并对其再生过程进行了蛋白质检测和RAPD分析。愈伤组织诱导的最佳培养基为MS+6-BA2.25mg.mL-1+NAA0.1 ̄0.2mg.mL-1,愈伤组织的诱导率达到73.17%~76.01%。自然生长、初代培养和继代培养的马铃薯再生体的水溶性蛋白之间存在着一些差异。利用RAPD标记技术,通过对54个引物的严格筛选,获得了3个扩增产物略有差异的引物。
秦敏郜刚
关键词:马铃薯
拟南芥YUAN1基因调控器官形状和大小被引量:1
2013年
器官形状和大小的控制是一个基本的发育生物学过程,受细胞分裂和细胞扩展的影响。到目前为止,人们对植物器官形状和大小的调控机制知之甚少。本实验室前期研究发现了一个种子和器官大小的调控基因DA1,其编码一个泛素受体。在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中,DA1通过抑制细胞的分裂来限制种子和器官的大小。本研究通过激活标签的方法在da1-1突变体背景下筛选到一个叶子形状发生改变的半显性突变体(yuan1-1D)。yuan1-1D形成短而圆的叶片和短的叶柄,细胞学分析显示,叶片和叶柄变短的主要原因是细胞的长向扩展降低导致的。YUAN1编码一个含有PHD锌指结构域的蛋白。GFP-YUAN1融合蛋白定位在细胞核内。过量表达YUAN1基因导致叶片和叶柄变短。遗传学分析显示,YUAN1和DA1、ROT3以及ROT4在控制叶片形状和大小方面作用于不同的遗传途径中。因此,本研究鉴定了一个新的控制器官形状和大小的基因YUAN1,为阐明植物器官形状和大小调控的分子机制提供了重要线索。
张海瑞徐冉高玉梅金维环郜刚李云海
关键词:细胞伸长
果蝇唾腺染色体的几种染色方法比较被引量:1
2003年
郜刚
关键词:果蝇唾腺染色体染色方法
马铃薯青枯病抗性AFLP图谱的初步研究被引量:10
2002年
通过温室单株抗病性的鉴定,选出了三个能够作为马铃薯青枯病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抗病育种的亲本。利用AFLP分子标记的方法检测了它们基因组的DNA的多态性,并构建了其AFLP图谱,且有望应用于标记辅助的选择育种。
郜刚屈冬玉连勇金黎平
关键词:马铃薯青枯病抗性分子标记辅助育种
细胞生物学买验教学改革的尝试
2002年
本文以培养学生实验技能为指导思想,对细胞生物学实验进行了改革,旨在细胞生物学实验中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综合实验能力。
孙建华郜刚
关键词:细胞生物学实验教学
二倍体马铃薯群体青枯病抗性鉴定及遗传分析被引量:11
1998年
将含有青枯病抗性基因的马铃薯二倍体solanumphureja和s.vernei的原始材料E与另外两种材料C、D杂交获得F1和BC1两个群体。对其中140个基因型做温室苗期人工接种鉴定,结果表明,马铃薯青枯病的群体抗性分离变异范围较大,抗病性表现复杂,主要表现为阻止病菌入侵,推迟始发病时间,延长潜伏期,减缓发病速度和降低死亡率等5个方面。对抗病性相关参数分析表明,马铃薯青枯病抗性是受隐性多基因控制的。
郜刚屈冬玉连勇金黎平纪颖彪
关键词:马铃薯青枯病抗性遗传
基因组学教学改革与实践被引量:7
2012年
基因组学是生命科学领域的一门发展快速的前沿性学科。总结对基因组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的一些体会,通过完善教学内容,实施多媒体+板书的教学手段,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启发式、讨论式和任务驱动式),实施双语教学等方面,提高了基因组学的教学效果。这为兄弟院校基因组学教学工作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柏文琴郜刚
关键词:基因组学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双语教学
基因工程实验课程改革探析与实践被引量:16
2015年
基因工程技术是现代生物技术中发展最迅速的核心技术,它的主要贡献是为社会提供优质产品,为人类提供社会服务。相关实验课程的完成质量对该技术的发展至关重要,但是,目前基因工程实验课程教学存在许多问题。例如:教学经费投入不足;教学内容老化;实验难度大、周期长;学生自主实验的积极性不高以及缺乏贴近行业的创新性实验项目等。因此,其改革方向为:加强实验室建设,增加教学投入;加强师资培训,提高教师业务素质;更新实验内容、调整实验结构;改革教学方式;实验教学应与科研实践、毕业设计相结合以及更新考核方式等。通过改革探析与实践,基因工程实验教学课程改革在科研,考研和毕业生实习等方面取得较大进展。
郜刚李卉智艳平薛珍
关键词:生物技术基因工程实验教学课程改革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