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郭婕

作品数:3 被引量:11H指数:2
供职机构:北京军区总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新生儿
  • 2篇发病
  • 2篇发病机制
  • 1篇导管未闭
  • 1篇动脉
  • 1篇动脉导管
  • 1篇动脉导管未闭
  • 1篇新生儿脑病
  • 1篇嗜酸
  • 1篇嗜酸性
  • 1篇嗜酸性粒细胞
  • 1篇嗜酸性粒细胞...
  • 1篇嗜酸性粒细胞...
  • 1篇手术
  • 1篇手术治疗
  • 1篇综合征
  • 1篇足月
  • 1篇足月儿
  • 1篇足月新生儿
  • 1篇未闭

机构

  • 3篇北京军区总医...

作者

  • 3篇郭婕
  • 3篇花少栋
  • 1篇周更须
  • 1篇赵淑玉
  • 1篇封志纯
  • 1篇黄捷婷
  • 1篇董丽
  • 1篇陈梅
  • 1篇王辉

传媒

  • 2篇中国小儿急救...
  • 1篇发育医学电子...

年份

  • 2篇2015
  • 1篇2014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胎儿炎症反应综合征与新生儿脑部疾病被引量:5
2015年
胎儿炎症反应综合征是指胎儿免疫系统被激活释放大量致炎因子而导致的一种亚临床状态,无论是由感染因素(如绒毛膜羊膜炎)或胎儿败血症,或是非感染因素(如窒息、慢性缺氧)引起的,在早产儿或足月儿中都有可能引起神经系统损伤。本文就胎儿炎症反应综合征致新生儿脑损伤的发生机理作一综述。
郭婕花少栋
关键词:新生儿脑病发病机制
儿童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综合征两例并文献复习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 探讨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综合征的诊断及治疗方法,加深对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综合征的认识.方法 收集两例儿童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综合征患儿资料,结合文献分析其临床特点、发病机制及治疗.结果 病例1病因不明,诊断为特发性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综合征,用糖皮质激素治疗有效;另1例病情反复,病程长,FIPILl-PDGFRA融合基因阴性,肺泡灌洗液镜检可见蠊缨滴虫,糖皮质激素联合甲硝唑治疗,效果好.结论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综合征临床表现多种多样,FIPILl-PDGFRA融合基因及寄生虫方面的检查,并结合临床表现有助于该病的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改善预后.
郭婕陈梅董丽花少栋
关键词: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综合征发病机制儿童
床旁结扎手术治疗16例足月新生儿动脉导管未闭的临床分析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研究需要手术结扎的足月新生儿动脉导管未闭(PDA)的临床特点。方法对本院足月新生儿病房需呼吸机支持治疗的、布洛芬药物治疗无效的16例PDA患儿行床旁结扎手术治疗前后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内环境指标、炎性指标、生化改变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患儿手术前均有呼吸困难、活动后呼吸急促、青紫、三凹征阳性,心前区杂音,双肺均可闻及湿啰音,7例肝脏增大超过肋下3 cm,双下肢水肿有3例;术前X线胸片:双肺肺血增多,肺纹理增多模糊,斑片状影。所有病例均有代谢性酸中毒、低蛋白血症(总蛋白、白蛋白、前白蛋白均降低);PDA内径:最小2.5 mm,最大6.0 mm,平均(4.244±1.080)mm。PDA结扎时间在出生后(17.938±8.706)天;术前气管插管机械通气天数(10.125±6.087)天。行结扎术后患儿症状体征改善明显,术后3天X线胸片示肺血明显减少,术后上机(3.667±2.743)天,能顺利撤机。结论 PDA床旁结扎安全、有效,对于左向右分流较重、药物关闭无效的PDA,即使合并其他心脏畸形,手术关闭导管对于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防止发生肺血管病变、缩短机械通气时间是一种良好的选择。
花少栋王辉黄捷婷赵淑玉郭婕周更须封志纯
关键词:动脉导管未闭足月儿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