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郭宝亮

作品数:53 被引量:70H指数:5
供职机构:河北师范大学文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军事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8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8篇文学
  • 2篇文化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社会学
  • 1篇政治法律
  • 1篇军事

主题

  • 35篇小说
  • 17篇文学
  • 9篇长篇
  • 9篇长篇小说
  • 6篇王蒙小说
  • 5篇叙事
  • 5篇文化
  • 4篇代文
  • 4篇语言
  • 4篇小说创作
  • 3篇新世纪小说
  • 3篇语言论
  • 3篇文学界
  • 3篇文学艺术
  • 2篇当代文学
  • 2篇都市
  • 2篇新写实
  • 2篇严歌苓
  • 2篇意蕴
  • 2篇张炜小说

机构

  • 48篇河北师范大学
  • 3篇河北科技大学
  • 1篇鞍山师范学院
  • 1篇北京大学
  • 1篇海南大学
  • 1篇石家庄信息工...
  • 1篇中国人民大学
  • 1篇中国社会科学...
  • 1篇唐山师范学院
  • 1篇中华人民共和...
  • 1篇河北纺织工业...

作者

  • 49篇郭宝亮
  • 5篇倪素梅
  • 2篇赵振杰
  • 1篇陈超
  • 1篇尹志刚
  • 1篇王蒙
  • 1篇林漫宙
  • 1篇王丽杰
  • 1篇易平
  • 1篇金鑫
  • 1篇金元浦
  • 1篇陈晓明
  • 1篇王亚昕
  • 1篇张越
  • 1篇张江
  • 1篇李延江

传媒

  • 5篇文艺争鸣
  • 5篇当代作家评论
  • 4篇小说评论
  • 3篇河北师范大学...
  • 3篇天津师范大学...
  • 2篇新疆师范大学...
  • 2篇华北电力大学...
  • 2篇南京师范大学...
  • 2篇渤海大学学报...
  • 2篇中国当代文学...
  • 1篇文艺评论
  • 1篇河北大学学报...
  • 1篇文艺研究
  • 1篇理论与创作
  • 1篇西北师大学报...
  • 1篇芒种
  • 1篇海南师范学院...
  • 1篇海南大学学报...
  • 1篇山东社会科学
  • 1篇中国现代文学...

年份

  • 3篇2023
  • 1篇2022
  • 2篇2020
  • 2篇2019
  • 4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4篇2015
  • 4篇2014
  • 1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3篇2009
  • 2篇2008
  • 2篇2007
  • 3篇2006
  • 6篇2005
  • 3篇2004
  • 1篇2001
  • 1篇2000
5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怎样讲述中国故事与中国经验
2016年
张江:讲述中国故事,提供中国经验,这是近年来文艺领域的一个热门话题。这个话题的价值和意义不容置疑。不过,这个话题包含了一些更为复杂的问题,还有待进一步探讨,比如,现实的中国故事如何进入文学艺术?文学艺术又如何在中国故事中提取中国经验?
张江陈晓明罗杨郭宝亮金元浦
关键词:中国故事文学艺术文艺
河北近百年散文简论
2015年
河北现当代散文已走过百年的历史。在这漫漫征途中,涌现出了李大钊、老向、孙犁、方纪、徐光耀、铁凝、郭秋良、梅洁、张立勤、尧山璧、刘章等重要作家,而且还有一大批崭露头角的青年作家为河北散文创作增添了活力,他们的出现预示着河北散文的未来方向。
郭宝亮倪素梅
关键词:散文艺术特征
孙犁“小资情调”批判及其背后的文学史张力(1949-1952)
2023年
从文学评价史的角度看,“小资”问题一直是悬于孙犁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1951年10月6日,《光明日报》“文学评论”双周刊以整版篇幅刊登了林志浩、张炳炎的《对孙犁创作的意见》和王文英的《对孙犁〈村歌〉的几点意见》,集中批判了孙犁创作中存在的“小资产阶级情调”。而这场批判又与“萧也牧事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以孙犁及其作品的历史遭遇为线索,重返共和国初期的文学场域,对主流意识形态结构内部不同文学力量相互制衡、角力所牵涉的相关性问题进行考察,不仅有助于厘清《光明日报》“文学评论”双周刊与《文艺报》在文学理念、批评实践上产生的种种分歧与冲突,同时可以有效揭示“当代文学”建构过程中的复杂性及其背后蕴藏的文学史张力。
赵振杰郭宝亮
王蒙小说语言的反讽性修辞及其功能
2005年
在王蒙小说的语言系统中存在有大量的反讽性修辞,具体表现为:压制性语言,拟权威语言,戏谑调侃式语言等.这种反讽式语言的修辞表现功能是它可以制造喜剧,从而增加语言的情趣,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同时,反讽式语言由于它的言在此而意在彼的双重指向,使语言产生复义,从而加强了语言的内在张力.反讽式语言的文化功能体现为一种世界观.正是由于世界的破碎,理性的无力,才使王蒙感到了内心的分裂.王蒙的由理想主义到经验主义的变化,导致了他对昔日的审视,而正是这审视才有了反讽.可见,历史的反讽,生活的反讽,存在的反讽是王蒙语言反讽的本源.
郭宝亮李延江
关键词:语言文化
探寻有宽度和厚度的“可能性”书写——读李浩长篇小说《灶王传奇》
2023年
李浩是一位具有远大艺术雄心又十分执着的作家,他崇尚“智慧之书”,特别善于在小说中埋藏机巧,使其繁复多义。因此,李浩的小说都不是就事论事之作,对有宽度和厚度的小说的多种“可能性”书写,就成为他孜孜以求的理想目标。他最新出版的长篇小说《灶王传奇》就很好地体现了这种追寻。一、文化的宽厚度与可能性《灶王传奇》显示了李浩丰沛的想象力和虚构能力。故事以中国民间家喻户晓的灶王为视点,讲述了灶王在仙俗两界的所作所为、所见所感、所闻所触。
郭宝亮王丽杰
关键词:想象力
恢弘而独特的“长河小说”——评刘凤起长篇小说《永远的大运河》
2017年
刘凤起的长篇小说《永远的大运河》是一部恢弘而独特的作品。该小说将战争题材与家族叙事、人物传奇熔于一炉,为乡土文学提供了鲜明的“河流性”特征。作为意象存在的“大运河”在小说中承载着双重想象功能,建构起一种带有作者独特叙事风格的“个人化历史想象力”,使文本散发出浓郁的烟火气、香火气、民俗气、江湖气,称得上是中国当代文学史上的“长河小说”。
郭宝亮赵振杰
关键词:乡土文学
现场感、反思性与新乡土写作——评关仁山《白洋淀上》
2023年
关仁山的《白洋淀上》是一部全景式反映白洋淀人们日常生活以及雄安新区建设景象的百余万字长篇巨制。小说关注当下火热的现实生活,写出真正的“现场感”来,同时又将当下与历史组成套叠结构,从而将历史与现实交汇,传统与现代套叠,成为一部地地道道的恢弘史诗;小说没有回避当下现实生活的各种矛盾,也没有回避人性的幽暗,而是最大可能地写出其复杂性,因而具有了很强的反思性;《白洋淀上》以真正现实主义方法拓宽和开新了乡土写作的路径。这种拓宽与开新,不仅是对关仁山自我写作的超越,更重要的也是对当代文学乡土写作的超越。同时继承“荷花淀派”的写作传统,进而将其推向新的高度,成为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新乡土写作的某种标本。
郭宝亮
关键词:现场感
王蒙小说中的闲笔——王蒙小说语言论纲之三被引量:2
2004年
“闲笔”是王蒙小说语言运用中的普遍现象。从表现功能上说,闲笔可以增添语言的情致,使语言更有趣味。从叙事功能上看,闲笔可以调节叙事节奏,制造间离效果。从文化功能上说,闲笔扩大了生活内容的表现范围,体现了广泛真实性原则。
郭宝亮
关键词:王蒙小说闲笔语言
刘震云小说的新世纪转型
2015年
刘震云的小说创作经历了四次转向,即新写实转向,新历史转向,以及新世纪以来的新媒体批判转向和日常叙事转向。从《一腔废话》到《手机》的新媒体批判转向中,刘震云以对现实的极大关注,深刻批判了大众传媒时代的各种荒诞丑态。从《我叫刘跃进》到《一句顶一万句》中,刘震云逐渐走向“日常叙事”,这标志着刘震云基本完成了对此前叙事的由繁到简、由张扬到内敛、由奢侈到朴实的转变。
郭宝亮
关键词:新世纪小说
大众传媒时代的“无根”写作——20世纪90年代以来文学艺术中的“猎奇化”现象被引量:5
2007年
"猎奇化"现象,已经成为20世纪90年代以来文学艺术中的痼疾,也是我们时代普遍的精神症候。猎奇化的宗旨是为了寻求刺激,这种刺激决不会涉及心灵,它是肉体的、感官的、肤浅的,因而也是无根的。猎奇化还是资本运作的机制。我们的审美是被资本所控制的,资本营造了我们生存的幻像,并以"艺术的"方式满足了我们的虚拟享乐的欲求。猎奇化的深层动因是我们时代的虚无主义价值观。猎奇化使文学成为无根的写作,既缺乏现实的支撑,也缺乏历史的支撑。因此,重铸历史深度,重新确认精神价值的优先地位,是大众传媒时代写作的当务之急。
郭宝亮
关键词:大众传媒时代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