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数进
- 作品数:57 被引量:333H指数:11
- 供职机构:山西农业大学农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山西省科技攻关计划项目国家科技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文化科学社会学生物学更多>>
- 种子引发对盐胁迫下高粱幼苗生物量分配和渗透物质含量的影响被引量:20
- 2010年
- 以Tx623A×89-363和黑30A×大粒早2个高粱杂交组合为试验材料,100mmol.L-1NaCl溶液对种子进行引发处理。设计0、50、100和150mmol·L-1NaCl溶液模拟盐胁迫,研究种子引发对盐胁迫下高粱幼苗不同器官生物量分配、可溶性物质含量和Na+、K+离子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种子引发处理促进了幼苗生长,幼苗总干物质量增加,根系生物量比和根冠比也不同程度增大;150mmol·L-1盐胁迫下,引发处理,Tx623A×89-363根系生物量比、根冠比和总干物质量分别比其未引发处理高5.4%、6.2%和7.5%,黑30A×大粒早总干物质量也比其未引发处理高10.9%,引发处理显著提高了幼苗叶片和根系可溶性糖和脯氨酸的含量;150mmol·L-1盐胁迫下,Tx623A×89-363引发处理幼苗叶片和根系可溶性糖和脯氨酸含量分别比其未引发处理高9.4%、10.0%和8.5%、20.2%,黑30A×大粒早则高4.8%、7.1%和19.3%、26.4%;引发处理还显著降低了2品种幼苗茎叶和根系的Na+/K+值,150mmol·L-1盐胁迫下,Tx623A×89-363幼苗茎叶和根系Na+/K+降低了16.7%和20.6%,黑30A×大粒早降低了5.5%和13.2%。试验结果证明,引发处理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高粱幼苗对盐胁迫的适应性,引发处理在品种间产生的效应不同,对弱耐盐性品种效应优于耐盐性品种。
- 马金虎郭数进王玉国杨小环石强
- 关键词:高粱种子引发盐胁迫生物量分配
- “晋大73×RR1”杂交后代群体抗草甘磷大豆新品种的选育
- 本研究以"晋大73×RR"杂交后代群体为试验材料,对杂交亲本及后代的生物学性状、品质性状和抗性基因进行分析,利用DPS、Quantity One等软件,全面研究了杂交后代抗草甘膦大豆的产量、品质和抗性的遗传特性,为高产优...
- 李贵全马晓娟郭数进
- 关键词:大豆新品种杂交后代
- 文献传递
- 山西不同生态型大豆抗旱响应能力、遗传多样性及关联分析的研究
- 本研究以山西不同生态型大豆为研究材料,采用田间干旱胁迫、盆栽控水试验、田间测产等方法,研究不同品种在对干旱胁迫的响应能力、根系及地上部分在干旱胁迫下的应答变化、不同品种的产量能力、群体遗传多样性、群体结构及性状与分子标记...
- 郭数进
- 关键词:大豆生态型耐低温
- 文献传递
- 种子引发对盐胁迫下高粱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被引量:70
- 2011年
- 以"Tx623A"×"89-363"(Sb1,耐盐性较弱)和"黑30A"×"大粒早"(Sb2,耐盐性较强)2个高粱杂交组合为试验材料,利用100mmol·L-1NaCl溶液对种子进行引发处理。采用营养液沙培试验,设4个NaCl浓度(0、50mmol·L-1、100mmol·L-1和150mmol·L-1)模拟盐胁迫,研究种子引发处理对盐胁迫下高粱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盐胁迫强度增加,无论经引发处理还是未经引发处理2个高粱杂交组合种子的出苗时间均明显延迟,出苗率和成苗率下降,幼苗生长受到抑制,物质积累减少。同等盐胁迫强度下,引发处理与未引发处理相比,种子出苗时间缩短,出苗率和成苗率提高,幼苗地上部分干、鲜重和地下部分干、鲜重增加,光合色素含量升高,Na+/K+值显著降低。由此得出,种子引发处理可以不同程度地促进盐胁迫下高粱种子萌发,减轻盐胁迫对幼苗的伤害,促进幼苗生长,提高耐盐性;耐盐性不同的品种引发效果存在差异,对耐盐性较弱的品种引发效果更好。
- 杨小环马金虎郭数进李新基李盛
- 关键词:高粱抗盐性种子引发盐胁迫种子萌发幼苗生长
- 晋旱125×(昔野×501)杂交后代抗旱选择指标的研究
- 本文选用晋旱125×(昔野×501)杂交组合的亲本及后代所产生的有代表性的四个特殊类型为实验材料,这些后代分别是73-1(尖叶白花)、73-2(圆叶紫花)、73-3(圆叶白花)、73-4(尖叶紫花)。本实验通过实验室检测...
- 郭数进
- 关键词:大豆生理指标抗旱性隶属函数
- 文献传递
- 晋大滞绿1号大豆品质性状与产量的相关性分析
- 2023年
- 为了解滞绿大豆新品种晋大滞绿1号的产量性状表现及品质特征,以该品种及其对照品种亲本晋大74号为试验材料,通过多点生态适应性试验,对其单株荚数、单株粒数、单荚粒数、单株粒质量和百粒质量等主要产量指标的变异情况及产量进行对比分析,利用近红外光谱法对蛋白质、脂肪及氨基酸、脂肪酸各组分含量进行测定,并分析品质性状各组分含量与产量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与对照晋大74号相比,晋大滞绿1号百粒质量较低,单荚粒数显著增加,产量相关指标变异系数均小于晋大74号,增产幅度为3.73%~24.65%;蛋白质含量以及苯丙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赖氨酸、色氨酸等必需氨基酸含量较高,棕榈酸、亚油酸、油酸含量显著增高,硬脂酸、亚麻酸含量显著降低。除胱氨酸和蛋氨酸外,晋大滞绿1号大多数氨基酸组分均与产量呈极显著负相关,油酸含量与产量呈极显著负相关,亚油酸、亚麻酸含量与产量呈正相关,但相关系数较小。晋大滞绿1号主要产量指标在不同地区表现比较稳定,产量表现较好,多数必需氨基酸组分及油酸、亚油酸含量较高,可以作为优异的滞绿大豆种质资源加以利用。
- 郭玮武艳杏郭数进李贵全王鹏
- 关键词:大豆品质性状
- 晋旱125×昔野501杂交后代群体遗传性状分析
- 以栽培大豆晋早125为母本,昔野501为父本(晋豆501×昔阳野生豆)及其杂交后代群体共123份材料为试验材料,在2014、2015和2016年进行大田种植,采集数据。并运用EXCEL和SPSS软件对其株重、株高、茎粗、...
- 王鹏王宏勇郭数进温宏伟李贵全
- 关键词:大豆杂交后代遗传性状
- 文献传递
- 草甘膦对晋大73和RR1代谢的影响及优良抗草甘膦大豆品种选育
- 本研究以母本晋大73和父本RR1及其杂交后代34个品系为实验材料,首先在苗期时对母本—晋大73与父本—抗草甘膦大豆RR1喷施草甘膦溶液(浓度为1%),之后通过每天采集叶片测定晋大73和抗草甘膦大豆RR1两者生理指标的变化...
- 李贵全郭数进杨凯敏霍瑾周永航
- 关键词:抗草甘膦体内代谢农艺性状新品系选育
- 晋大78^(60)Co诱变M_5代的遗传变异分析被引量:6
- 2014年
- 为分析辐射诱变对拓宽大豆种质资源遗传基础的作用,以晋大78及其经60Co辐射处理产生的66份M5代群体为材料,利用60对SSR引物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18对筛选出的引物共检测到45个等位变异,平均每个等位变异数为2.5,不同位点的等位变异数为2~6个;多态信息量的变幅为0.058~0.760,平均每个引物的多态信息量是0.359;Shannon's指数范围为0.134~1.642,平均值=0.581;M5代群体与未辐射的晋大78之间的遗传相似系数的变幅为0.625~1.000。在遗传相似系数GS=0.72处,可将材料分为三大类。诱变后代中47份诱变后代材料诱变成功,与晋大78之间的相似系数GS小于1。诱变成功的材料遗传多样性丰富,与晋大78差异明显。
- 杨凯敏李贵全郭数进薛云云
- 关键词:大豆SSR聚类分析
- ^(60)Co-γ诱变大豆品质与农艺性状关联度分析被引量:3
- 2016年
- 以经^(60)Co-γ辐射的大豆品种晋大78M5代为材料,应用灰色关联度分析诱变后代蛋白质、脂肪含量与各农艺性状的关联度;利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技术,研究后代各品系7S、11S及其亚基相对含量,并分析其与蛋白质、脂肪含量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各性状中,脂肪和蛋白质的变异系数最小,主茎粗、株高、百粒重和主茎节数4个农艺性状的变异程度较低;单株产量、主茎节数、百粒重和主茎粗4个农艺性状与蛋白质含量、脂肪含量均有较高的关联度;7S相对含量与11S相对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7S、11S各亚基与其相对含量均呈极显著正相关;7S相对含量与蛋白质、脂肪含量均呈正相关,11S相对含量与蛋白质含量呈正相关,与脂肪含量呈负相关。品系14、16的α′、α亚基相对含量较低,可用于特殊加工,也可为选育7S球蛋白缺失品种提供种质资源。
- 郭数进杨凯敏周永航王燕平李贵全
- 关键词:大豆农艺性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