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郭洪声

作品数:36 被引量:421H指数:12
供职机构:武警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广西教育厅科研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医药卫生生物学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2篇期刊文章
  • 2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2篇理学
  • 9篇医药卫生
  • 3篇生物学
  • 2篇化学工程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13篇分子
  • 12篇分子印迹
  • 9篇甲基
  • 8篇咪唑
  • 8篇苯并咪唑
  • 7篇亚甲基
  • 7篇药物
  • 7篇苯并咪唑亚甲...
  • 6篇印迹聚合物
  • 6篇配合物
  • 6篇分子印迹技术
  • 6篇分子印迹聚合...
  • 5篇三(2-苯并...
  • 5篇分子识别
  • 4篇分子模板
  • 3篇氧化物歧化酶
  • 3篇歧化酶
  • 3篇离子
  • 3篇化合物
  • 3篇超氧化物

机构

  • 21篇武警医学院
  • 12篇南开大学
  • 4篇广西师范大学
  • 4篇天津师范大学
  • 2篇天津市津华中...
  • 1篇湖北师范学院
  • 1篇山东农业大学
  • 1篇中国人民武装...

作者

  • 36篇郭洪声
  • 11篇何锡文
  • 7篇邓桂茹
  • 6篇缪方明
  • 6篇王瑾玲
  • 5篇张力
  • 5篇王敏
  • 5篇司玉昌
  • 4篇梁宏
  • 4篇龚海英
  • 3篇苑庆兰
  • 3篇王辉
  • 2篇王玉祥
  • 2篇陈朗星
  • 2篇张秋燕
  • 2篇赖家平
  • 2篇韩香
  • 2篇邓昌辉
  • 2篇周杰
  • 2篇王景华

传媒

  • 7篇武警后勤学院...
  • 5篇分析化学
  • 5篇武警医学院学...
  • 3篇高等学校化学...
  • 3篇天津师大学报...
  • 2篇化学研究与应...
  • 1篇天津化工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化学学报
  • 1篇武警医学
  • 1篇化学进展
  • 1篇天津药学
  • 1篇南开大学学报...
  • 1篇第七届全国X...

年份

  • 2篇2008
  • 1篇2007
  • 3篇2006
  • 4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2
  • 7篇2001
  • 4篇2000
  • 2篇1999
  • 6篇1998
  • 4篇1997
  • 1篇1996
3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三(2-苯并咪唑亚甲基)胺的钴(Ⅱ)配合物的合成及结构
1997年
目的:人工模拟合成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并测定其结构。超氧化物歧化酶是一种金属酶,它具有防御机体内氧自由基损害的功能。它的活性中心是以咪唑桥联的多核过渡金属配合物。而且它还有一特性,即当只保留一个金属离子时。其活性不变。方法:以市售分析纯Co(NO_3)_2·6H_2O为原料,将其与配体三(2—苯并咪唑亚甲基)胺(NTB)一起溶于甲醇中共热,粗产物重结晶后溶于二甲亚砜中得红色单晶体。对所得产物分别进行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分析和X—射线晶体结构测定。结果:红外光谱分析结果表明配合物中咪唑氮确与金属离子发生配位。X—射线晶体结构表明,此晶体属于正交晶系,其空间群为Fdd2,晶胞参数为a=31.575A,b=31.623A,c=22.356A,最终的偏离因子R=0.076。结论:本文以三(2—苯并咪唑亚甲基)胺为配体,合成了其钴(Ⅱ)的配合物,其结构与人体细胞中SOD结构相似,为人工模拟合成SOD提供了实验基础。
郭洪声苑庆兰王敏
关键词:三(2-苯并咪唑亚甲基)胺红外光谱分析
螺[异苯并呋喃-1(3H),9’-(9H)-占吨]-酮-3类化合物的合成及结构分析被引量:1
1996年
本文合成了数种2位不同取代基的螺[异苯并呋喃-1(3H),9'-(9H)-占吨]-酮-3类化合物,并进行了红外、紫外光谱分析,对代表性化合物用X-射线衍射的方法测定了晶体结构,讨论了该类化合物的显色机理.
文欣郭洪声马世坤刘小兰缪方明霍建中栗凤珍
关键词:晶体结构
浅议化学在医学教育中的地位
1997年
目前,国内外的医学院校均把化学作为基础课来教授。尽管如此,化学在医学中究竟占有什么位置,它与医学有着怎样的关系等问题一直困扰着医学院校的学生,甚至有些化学教师本身也怀疑化学在医学院校学生将来的工作及科研中的作用。有些学员毕业工作一段时间后,很诚恳地告诉我们,说化学在他们的工作中一点也用不上,言外之意。
苑庆兰郭洪声龚海英韩香
关键词:医学教育医学专业课医学院校学生基础课本科生基础化学
N-酰基-N-烃氧基氮正离子的芳香烃亲电取代反应的研究
2008年
采用正交设计法优化最佳反应条件,探究N-酰基-N-烃氧基氮正离子与不同取代的芳香烃发生分子间的亲电取代反应的最佳条件。结果表明以三氯甲烷作为溶剂,室温作为反应温度,高价碘化合物的用量为1.3eq,芳香烃的用量为50eq时得到产率最高。该类反应的深入研究为其在有机合成和药物合成及修饰方面奠定了理论和实验基础。
司玉昌王玉祥张婷婷郭洪声
关键词:芳香烃亲电取代
杯芳烃的功能化修饰及其在分子识别中的应用被引量:50
2001年
本文综述了近几年杯芳烃类人工受体在功能化修饰方面的研究进展 ,主要讨论了新型功能化衍生物的合成及其超分子识别功能的应用。
吕鉴泉陈朗星郭洪声何锡文
关键词:杯芳烃超分子识别化学修饰分子自组装
关于Fischer投影式及其规定的探索与改进
1998年
自1874年Van’t Hoff和Le Bel提出了碳原子具有正四面体的立体构型,与碳原子结合的四个基团分别占据四面体的四个顶点的概念以后,有机化合物的立体研究得到了突飞猛进地发展。有关对映体及旋光性的内容无论是对有机化合物的立体反应机理、有机合成路线还是对生物化学、药物化学的立体反应都是非常重要的。然而。
郭洪声王敏邓桂茹
关键词:FISCHER投影式碳原子对映体丁二酸反应机理药物化学
N-甲基羟胺与O-甲基烃胺对1-苯基-2-硝基丙烯的加成反应
2006年
【目的】研究N-甲基羟胺与O-甲基羟胺对不饱和硝基化合物的加成反应。【方法】N-甲基羟胺和O-甲基羟胺分别与不饱和硝基化合物进行亲核加成,反应产物通过色谱分离后计算产率并经1HNMR进行结构确认;利用Gaussian计算程序,由AM1半经验方法得到加成产物的最稳定构象。【结果】1HNMR图谱证实了加成产物结构的正确性;计算得到产物的产率及最稳构象。【结论】通过本实验方法可以得到目标产物,产物的产率提示N-甲基羟胺的加成反应具有立体选择性。
邓昌辉张力郭洪声
关键词:加成反应
分子印迹技术的回顾、现状与展望被引量:126
2001年
分子印迹技术是近年来集高分子合成、分子设计、分子识别、仿生生物工程等众多学科优势发展起来的一门边缘学科分支。分子印迹聚合物由于具有与天然抗体同样的识别性能和与高分子同样的抗腐蚀性能的双重优点 ,因而广泛应用于生物工程、临床医学、环境监测、食品工业等众多领域。本文回顾了分子印迹技术近十多年来的发展过程 ,总结了目前的研究现状 ,并展望了分子印迹技术未来的发展趋势。本文共收录文献 1
赖家平何锡文郭洪声梁宏
关键词:分子印迹技术分子印迹聚合物分子识别生物工程分子组装
分子印迹聚合物在电化学传感器中的应用
2005年
刘兵董培陈福全司玉昌郭洪声
关键词:分子印迹聚合物电化学传感器
分子印迹聚合物膜对氨基酸海因手性化合物的选择性结合和透过性质研究被引量:14
2006年
合成了可对氨基酸海因对映异构体选择性分离的分子印迹聚合物膜。利用紫外光谱法比较不同功能单体与模板分子的作用能力。以丙烯酰胺为功能单体,在极性溶剂中制备了5R-5氨-基酸海因的分子印迹聚合物膜,通过Scatchard分析法研究膜中结合位点情况。通过膜透过实验研究印迹膜对外消旋体的分离特性。Scatchard分析显示聚合物膜中形成了两类结合位点,其解离常数分别为1.88mmol/L和5.14mmol/L;选择性透过实验表明膜中形成了与5R-5氨-基酸海因分子形状和功能基因位置匹配的孔穴。与非印迹聚合物膜相比,印迹聚合物膜对对映体具有良好的选择性。
王辉张力郭洪声王刚
关键词:分子印迹分子印迹聚合物膜对映体选择性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