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瑜
- 作品数:15 被引量:57H指数:5
- 供职机构: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静脉输注高氧液对家兔小肠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被引量:2
- 2012年
- 目的评价静脉输注高氧液对家兔小肠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健康成年家兔24只,雌雄不拘,体重2.5~3.2k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家兔随机分为3组(n=8):假手术组(S组)、小肠缺血再灌注组(I/R组)和静脉输注高氧液组(HOS组)。S组仅开腹游离但不夹闭肠系膜上动脉,I/R组和I-IOS组采用夹闭肠系膜上动脉1h恢复灌注2h的方法制备家兔小肠缺血再灌注模型,于夹闭肠系膜上动脉即刻HOS组耳缘静脉输注高氧液20ml·kg-1·h-1,I/R组静脉输注等容量生理盐水。于再灌注2h时采集下腔静脉血样,检测血清乳酸浓度,处死家兔取小肠组织,测定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物酶(GSH-Px)的活性,光镜及电镜下观察肠上皮组织病理学结果,行肠黏膜损伤评分。取内脏组织,观察细菌移位情况。结果与S组相比,I/R组和HOS组肠组织MDA含量、血清乳酸浓度和细菌移位率升高,SOD、CAT和GSH—Px活性降低(P〈0.05);与I/R组相比,HOS组肠组织MDA含量、血清乳酸浓度和细菌移位率降低,SOD、CAT和GSH—Px活性降低(P〈0.05)。结论静脉输注高氧液可减轻家兔小肠缺血再灌注损伤。
- 龚辉高昌俊郭瑜牛江涛姜娜卢江明吴波
- 关键词:氧再灌注损伤小肠
- 七氟烷后处理对大鼠心肺复苏后脑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
- 孙丽任鹏程郭瑜邹海盯陈曦高昌俊
- 心脏移植术后行喉气管狭窄成形术麻醉1例被引量:1
- 2011年
- 患者男,33岁,体重90k,因“心脏移植术后,喉气管狭窄扩张术后1年,不能堵管”入院.行“胸段气管肉芽切除、气管裂开成形术”。患者4年前因扩张型心肌病行心脏移植手术。手术持续100h,术后持续呼吸机辅助呼吸。15d后因肺部感染行气管切开术,3个月后停呼吸机辅助呼吸。
- 郭瑜丁倩高昌俊陶蕾
- 关键词:心脏移植术后喉气管狭窄成形术麻醉行气管切开术
- 七氟醚后处理对大鼠窒息性心脏骤停心肺复苏后全脑损伤的保护作用被引量:11
- 2015年
- 目的评价不同浓度七氟醚后处理(SPC)对大鼠窒息性心脏骤停(CA)复苏后脑缺血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80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均分为五组:假手术组(S组)、模型组(C组)、0.5、1.0和1.5倍最低肺泡有效浓度(MAC)SPC组(P1、P2、P3组)。C、P1、P2和P3组建立8min窒息性CA模型,后给予心肺复苏抢救,并在复苏即刻给予间断吸入七氟醚2次,每次5min,间隔10min,确保浓度分别为1.25%、2.5%和3.75%。记录各组大鼠复苏后72h血糖值、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含量、海马CA1区神经元形态学变化及海马区P53蛋白的表达,复苏后24、72h和7d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DS评分),及复苏后7d至11d的大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结果P2、P3组复苏后血糖值、NSE值明显低于C组(P<0.05);S、P2、P3组海马CA1区存活神经元数量明显多于,p53蛋白表达明显少于C组(P<0.05);神经功能和空间学习记忆能力明显高于C组(P<0.05)。结论 1.0和1.5MAC浓度的SPC可以显著改善窒息性CA所致的大鼠全脑损伤。
- 孙丽郭瑜任鹏程陶蕾邹海盯安丽君高昌俊
- 关键词:窒息心肺复苏脑缺血损伤七氟醚后处理
- 七氟烷后处理对大鼠心肺复苏后脑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
- 目的:本实验旨在证明不同浓度七氟烷后处理对窒息性心跳停止(CA)复苏后脑缺血再灌注损伤(I/R)的保护作用.方法:80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五组:假手术组(S组)、模型组(C组)、 0.5MAC七氟烷后处理组(0.5...
- 孙丽任鹏程郭瑜邹海盯陈曦高昌俊
- 便携式纤维支气管镜法和听诊器法用于胸腔外科手术麻醉定位双腔气管插管的对比研究被引量:8
- 2015年
- 目的:比较便携式纤维支气管镜法和听诊法用于胸腔外科手术麻醉定位双腔气管插管的效果。方法:选择连续入院ASAⅠ-Ⅲ级需行双腔气管插管的胸科择期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听诊(A)组和纤支镜(B)组,每组100例。所有患者全麻诱导后待睫毛反射消失、肌松监测TOF值为0、熵指数40-60之间时在可视喉镜下行双腔气管插管。记录患者调整气管插管位置前、后平均动脉压、心率、脉搏氧饱度、TOF值、熵指数、呼气末二氧化碳、双腔气管插管定位时间及正确率。结果:两组患者双腔气管插管定位时间A组较B组用时长,尤其右侧双腔气管插管定位时间,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双腔气管插管准确率A组较B组低,尤其是行右侧双腔气管插管时,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便携式纤支镜法用于定位双腔气管插管快速便捷,准确率高,对患者循环系统影响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杨永慧郭瑜喻倩陶蕾丁倩
- 关键词:便携式纤维支气管镜听诊器双腔气管插管
- 目标导向液体治疗在高血压脑出血手术中的应用被引量:15
- 2017年
- 目的:探讨目标导向液体治疗在高血压脑出血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12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根据手术过程中治疗方式不同分为研究组(n=62)与对照组(n=58)。研究组患者以SVV为目标导向进行液体治疗,对照组患者使用传统液体管理方法进行液体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的各种指标值并观察患者治疗安全性。结果:1研究组患者输血量、输液量、呼吸机辅助通气时间及凝血酶原时间等指标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2手术前,两组患者各指标值无明显差别(P>0.05),而在治疗后,研究组患者各指标值均优于对照组(P<0.05);3研究组患者并发症(急性肺水肿、急性肾功能不全、脑水肿等)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目标导向液体治疗应用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手术中,安全、有效。
- 冀晋杰郭瑜麻瑞晨牛江涛赵建奎孙绪德
- 关键词:颅内出血颅内出血
- 心肺复苏后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治疗理念及相关动物模型研究进展被引量:8
- 2014年
- 心肺复苏后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是一个复杂的病理生理变化过程,由多种损伤机制共同参与。自心肺复苏后系统性综合治疗和亚低温治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后,目前已有多种治疗理念在不同的动物实验和动物模型基础上被提出,包括缺血预处理、药物预处理、缺血后处理、和药物后处理,而后吸入麻醉药对心肺复苏后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受到了人们的重视,而七氟烷后处理已经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之一。为了指导临床上的心肺复苏,人们一直在利用不同动物模型,探究不同保护方法,寻找有效的脑保护药物。而各种治疗理念的提出均是建立在动物实验和动物模型的基础上,窒息性心肺复苏模型模拟围术期气道梗阻,能较贴切的复制临床上由窒息引起的心肺复苏后脑损伤,对将来指导临床复苏具有重大意义。
- 孙丽郭瑜朱利娟邹海盯高昌俊
- 关键词:脑损伤心肺复苏动物模型
- 罗库溴铵持续泵注与间断静注的肌松效应被引量:9
- 2013年
- 罗库溴铵是一种中时效的甾体类非去极化肌松药,具有起效快、组胺释放少、心血管不良反应少、无蓄积等优点,已在临床得到广泛应用。目前肌松药常用的输注方式有间断给药、持续泵注和靶控输注等。广西威利方舟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闭环肌松注射系统CLMRIS,是在靶控注射的基础上结合肌松监测技术和自动反馈给药技术,
- 田芳芳丁倩郭瑜郑琴吴斌高静柴伟
- 关键词:肌松效应持续泵注罗库溴铵间断静注非去极化肌松药心血管不良反应
- 远隔缺血后处理对大鼠窒息性心脏停搏复苏后脑损伤的影响被引量:3
- 2014年
- 目的 探讨远隔缺血后处理对大鼠窒息性心脏停搏复苏后脑损伤的影响.方法 雄性清洁级SD大鼠69只,体重300 ~ 350 g,采用完全随机法分为3组(n=23):假手术组(S组)、窒息性心脏停搏复苏组(CA-CPR组)和远隔缺血后处理组(RIPost组).采用窒息8 min后心肺复苏法制备模型.RIPost组于自主循环恢复后即刻对右股动脉实施3个循环的夹闭与开放,每个循环夹闭与开放均持续15 min.于自主循环恢复后24 h、72 h和7d时行神经功能评分.于自主循环恢复后48 h时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浓度.于自主循环恢复后3d采用Nissl染色法观察大鼠海马CA1区神经元的形态,并计数存活神经元.于自主循环恢复后7d进行Morris水迷宫实验.结果 与S组比较,CA-CPR组和RIPost组各时点神经功能评分和海马CA1区存活神经元计数降低,血清NSE浓度升高,逃避潜伏期延长,靶象限停留时间百分比和路程百分比降低(P<0.05);与CA-CPR组比较,RIPost组各时点神经功能评分和海马CA1区存活神经元计数升高,血清NSE浓度降低,逃避潜伏期缩短,靶象限停留时间百分比和路程百分比升高(P<0.05).RIPost组海马CA1区神经细胞损伤较CA-CPR组减轻.结论 远隔缺血后处理可减轻大鼠窒息性心脏停搏复苏后脑损伤.
- 郭瑜孙丽陶蕾高昌俊
- 关键词:四肢缺血后处理心脏停搏心肺复苏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