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郭艺迪

作品数:5 被引量:3H指数:1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篇生物学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3篇曲霉
  • 2篇诱变
  • 2篇食品
  • 2篇食品领域
  • 2篇糖化
  • 2篇糖化酶
  • 2篇酶活
  • 2篇黑曲霉
  • 2篇表观
  • 2篇表观遗传
  • 1篇蛋白
  • 1篇生产菌
  • 1篇生产菌株
  • 1篇特异
  • 1篇特异性
  • 1篇去甲基化
  • 1篇组蛋白
  • 1篇组蛋白去甲基...
  • 1篇米曲
  • 1篇米曲霉

机构

  • 5篇吉林大学

作者

  • 5篇郭艺迪
  • 3篇胡鑫
  • 2篇于寒松
  • 2篇李悦
  • 2篇王玉华
  • 2篇梁冬雪
  • 1篇付学奇
  • 1篇陈亚光
  • 1篇李校堃
  • 1篇潘艳
  • 1篇付璐
  • 1篇李悦
  • 1篇梁冬雪

传媒

  • 1篇生物技术通讯
  • 1篇中国调味品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0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一株新型黑曲霉和其生产糖化酶的方法
本发明属于食品领域,公开了一种以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为原始菌株,通过诱变与筛选获得的产耐热糖化酶的生产菌株的其制备方法与其产糖化酶方面的应用,并按此方法成功得到产耐热糖化酶生产菌株黑曲霉(Aspe...
胡鑫李悦梁冬雪王玉华于寒松郭艺迪
文献传递
富硒米曲霉发酵废液处理的研究
2010年
富硒米曲霉发酵产生的废液目前尚无现成的处理工艺或方法套用,为此考察了铁硒共沉淀法的除硒效果。结果表明,发酵废液pH值控制在5.5~6.5;氯化铁(FeCl3.6H2O)的投加量5 g/L;搅拌时间15 min;静置30 min;高速离心20 min(3000 r/min);出水硒含量达到硒排放一级标准。
潘艳郭艺迪付璐陈亚光
关键词:富硒米曲霉废液
一株新型黑曲霉和其生产糖化酶的方法
本发明属于食品领域,公开了一种以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为原始菌株,通过诱变与筛选获得的产耐热糖化酶的生产菌株的其制备方法与其产糖化酶方面的应用,并按此方法成功得到产耐热糖化酶生产菌株黑曲霉(Aspe...
胡鑫李悦梁冬雪王玉华于寒松郭艺迪
文献传递
赖氨酸特异性组蛋白去甲基化酶1与白血病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14年
表观遗传学是后基因组时代兴起的一门新学科,它使人们认识到包括DNA甲基化、组蛋白修饰、染色质重塑及非编码RNA调控在内的修饰也可以记载遗传信息;并且许多表观遗传改变是可逆的,对表观遗传修饰和调控的研究已成为生命科学的热点和发展前沿。2004年发现的赖氨酸特异性组蛋白去甲基化酶1(LSD1)是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组蛋白赖氨酸去甲基化酶,使人们认识到组蛋白甲基化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通过组蛋白甲基转移酶和去甲基化酶的相互作用,动态地调控基因转录的激活和抑制等生物学过程。这重新定义了组蛋白甲基化,同时也为进一步深入研究组蛋白修饰提供了新的途径。我们在此简要介绍LSD1的结构与功能、LSD1与白血病的关系,LSD1在白血病的发生和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是一个潜在的治疗白血病的靶基因。
郭艺迪梁冬雪李悦李校堃付学奇胡鑫
关键词:白血病表观遗传
LSD1介导的表观遗传修饰调控GATA Switch的机制研究
背景:LSD1是第一个被发现的组蛋白赖氨酸特异性去甲基化酶,它的发现使人们重新定义了组蛋白去甲基化这一可逆的过程,它以一种FAD依赖性的氧化反应方式特异性的催化H3K4位点的单甲基化及二甲基化的去甲基化,且可以和TAL1...
郭艺迪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