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金吉哲

作品数:5 被引量:19H指数:2
供职机构:延边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蛋白
  • 2篇凋亡
  • 2篇他汀
  • 2篇普伐他汀
  • 2篇细胞
  • 2篇细胞凋亡
  • 2篇环孢素
  • 2篇环孢素A
  • 2篇伐他汀
  • 1篇蛋白质
  • 1篇蛋白质类
  • 1篇休克
  • 1篇血管
  • 1篇血管紧张
  • 1篇血管紧张素
  • 1篇血管紧张素转...
  • 1篇血管紧张素转...
  • 1篇血管紧张素转...
  • 1篇血管紧张素转...
  • 1篇抑制剂

机构

  • 4篇延边大学
  • 1篇延边大学医学...

作者

  • 5篇金吉哲
  • 4篇金英顺
  • 4篇李灿
  • 4篇金华
  • 3篇崔镇花
  • 2篇姜玉姬
  • 2篇金海峰
  • 2篇李锦姬
  • 2篇郑海兰
  • 1篇雷东明
  • 1篇金健
  • 1篇刘金莲
  • 1篇罗康
  • 1篇宁丹

传媒

  • 1篇延边大学医学...
  • 1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中华肾脏病杂...
  • 1篇中国病理生理...

年份

  • 1篇2016
  • 3篇2014
  • 1篇2005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普伐他汀对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探讨被引量:9
2014年
目的明确普伐他汀(pravastatin)对大鼠肾缺血再灌注(ischemia reperfusion,IR)损伤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作用的分子机制。方法健康Sprague-Dawley大鼠被分为假手术组(Sham,n=5)、缺血再灌注组(IR,n=8)和普伐他汀预处理组(P+IR,n=8)。IR组和P+IR组大鼠给予双侧肾动脉夹闭45min后恢复灌注,术后24h后处死大鼠。P+IR组大鼠术前1周给予普伐他汀(20mg·kg^-1·d^-1)灌胃。检测各组大鼠肾功能、体质量和血脂变化。过碘酸希夫(PAS)染色观察。肾组织病理改变;免疫组化法检测肾组织热休克蛋白70(HSP-70)的蛋白表达;TUNEL法和Western印迹法检测细胞凋亡相关蛋白Bcl-2、Bax和活性天冬氨酸特异性半胱氨酸蛋白酶3(活性Caspase-3)的变化。结果与Sham组相比,P+IR组大鼠肾组织HSP-70蛋白表达明显增加[(173.9±19.2)%比(100.9±13.7)%,P〈0.01]。与Sham组相比,IR组大鼠Scr、血BUN水平升高(P〈0.01),肾组织坏死评分增高【(36.0±1.2)%比0,P〈0.01】,TUNEL阳性细胞数增多[(295.4±28.3)个比(1.4±1.1)个,P〈0.011。IR组大鼠肾组织Bcl-2/Bax蛋白比值下降[(57.3±7.3)%比(100.0±5.4)%,P〈0.01],活性Caspase-3蛋白表达增高[(385.2+38.7)%比(96.9±3.1)%,P〈0.01]。P+IR组大鼠上述指标的改变减轻(P〈0.05)。结论普伐他汀预处理可保护大鼠肾IR损伤,其肾脏保护作用机制与诱导介质HSP.70蛋白有关,而不依赖其降脂作用。
金健朴尚国金英顺金吉哲方梅荣雷东明罗康刘金莲金华李灿
关键词:再灌注损伤细胞凋亡HSP70热休克蛋白质类普伐他汀
苯那普利对酒精性肾损伤大鼠肾脏结缔组织生长因子的影响
目的:建立大鼠酒精性肾损伤的动物模型,观察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苯那普利的保护作用。 方法:雄性Wister大鼠随即分为对照组(VH)、中毒组(AN)、治疗组(AF)。酒精性肾损伤模型的制备用400...
金吉哲
关键词:结缔组织生长因子苯那普利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文献传递
过度内质网应激在慢性环孢素A肾毒性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机制被引量:10
2014年
目的:探讨过度内质网应激在慢性环孢素A(CsA)肾毒性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机制。方法:将Sprague-Dawley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和慢性CsA肾毒性组,分别给予皮下注射橄榄油(1 mg·kg-1·d-1)和CsA(15mg·kg-1·d-1)1周或4周后处死大鼠。三色染色和TUNEL染色观察肾小管间质纤维化和细胞凋亡;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免疫印迹检测免疫球蛋白结合蛋白(BiP)、磷酸化的真核细胞翻译起始因子2α(eIF2α)、生长阻滞及DNA损伤诱导蛋白153(GADD153)、caspase-12和caspase-3蛋白表达。结果:CsA注射1周观察不到肾小管间质纤维化和TUNEL阳性细胞,而给予CsA注射4周大鼠表现为明显的肾小管间质纤维化[(38.9±3.3)%vs(0.0±0.0)%,P<0.01]和大量TUNEL阳性细胞[(89±9)%vs(7±2)%,P<0.01]。与对照组比较,CsA组BiP和caspase-12蛋白的表达于1周达到高峰,4周后降至正常水平;反之,eIF2α和caspase-3蛋白表达呈时间依赖性增加。结论:在慢性CsA肾毒性中,过度的内质网应激耗尽分子伴侣,激活凋亡途径,从而导致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和肾小管间质损伤。
全文淑金英顺金吉哲朴尚国崔镇花金海峰郑海兰李锦姬姜玉姬金华李灿
关键词:环孢素A肾毒性内质网应激细胞凋亡
骨桥蛋白和核转录因子在慢性环孢素A肾毒性中的作用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探讨炎性介质骨桥蛋白(OPN)的表达和核转录因子在慢性环孢素A(CsA)肾毒性中的作用。方法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喂食低盐(0.05%钠盐)饲料下分为两组,正常对照组给予皮下注射橄榄油(1 mL·kg-1·d-1);毒性组给予皮下注射CsA(15 mg·kg-1·d-1)4周。通过观察炎性细胞浸润(ED-1)和肾小管间质纤维化,比较两组大鼠的肾小管间质损伤程度;采用RNA印迹、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OPN在mRNA和蛋白水平的表达;用凝胶电泳迁移率实验(EMSA)分析法和免疫印迹法测定核转录因子(NF-κB和AP-1)的结合活性和IκB蛋白的表达。结果毒性组大鼠表现为肾小管间质带状纤维化[(38.9±3.3)%/5 mm2vs(0±0)%/5 mm2,P<0.01]和大量ED-1阳性细胞浸润[(89±9)vs(7±2),P<0.01]。与对照组相比,毒性组大鼠OPN mRNA和蛋白的表达增加[(729±37)%vs(103±4)%,P<0.01],分布于肾小管上皮细胞,其主要位于肾小管间质损伤部位;毒性组核转录因子NF-κB[(218±19)%vs(116±15)%,P<0.01]和AP-1[(735±225)%vs(101±4)%,P<0.01]结合活性增加,而IκB蛋白的表达减少[(9±7)%vs(105±7)%,P<0.01]。直线相关分析示OPN mRNA的表达与肾小管间质纤维化程度(r=0.959,P<0.001)和核转录因子的结合活性呈正相相关(NF-κB:r=0.773,P<0.01;AP-1:r=0.619,P=0.01)。结论炎性介质OPN和核转录因子参与了慢性CsA肾毒性肾小管间质的损伤。
方梅荣金英顺金吉哲崔镇花金海峰郑海兰李锦姬姜玉姬金华李灿
关键词:骨桥蛋白转录因子AP-1
普伐他汀和洛沙坦联合应用对慢性环孢素A肾毒性模型大鼠转化生长因子诱导基因h3的抑制作用
2016年
[目的]探讨普伐他汀和洛沙坦联合应用对慢性环孢素A(CsA)肾毒性模型大鼠抗纤维化作用的分子机制.[方法]取Sprague-Dawley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橄榄油1mg/kg)、CsA毒性组(皮下注射CsA 15mg/kg)、洛沙坦治疗组(洛沙坦10mg/kg+CsA)、普伐他汀治疗组(普伐他汀20mg/kg+CsA)、联合治疗组(CsA+洛沙坦+普伐他汀),均每日给药1次,持续4周.检测各组大鼠肾功能、收缩期血压、血脂水平;利用三色染色观察肾组织纤维化程度;利用Northern杂交、RNA原位杂交、免疫印迹法分别检测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TGF-β诱导基因h3(βig-h3)的表达.[结果]与CsA毒性组比较,普伐他汀和洛沙坦单独治疗组肾小管间质纤维化明显减轻(洛沙坦24.1%±4.0%,普伐他汀30.3%±5.2%,P<0.01,2.0%±3.0%),同时TGF-β1(洛沙坦230%±20%,普伐他汀240%±15%,P<0.01)和βig-h3(洛沙坦178%±21%,普伐他汀167%±10%,P<0.01)表达均明显降低,联合治疗进一步降低上述指标水平(肾小管间质纤维化程度13.5%±2.5%,TGF-β1 150%±28%,βig-h3 126%±9%,P<0.01).直线相关分析结果显示,βig-h3表达与TGF-β1(r=0.787,P<0.001)和肾小管间质纤维化程度(r=0.688,P<0.001)呈正相关.但是各组收缩期血压和血脂水平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慢性CsA肾毒性中,普伐他汀和洛沙坦联合应用通过抑制βig-h3表达起到抗纤维化协同作用,而不依赖于降低血压或降低血脂作用.
宁丹李娟朴尚国金英顺崔镇花金吉哲金华李灿
关键词:普伐他汀洛沙坦环孢素A转化生长因子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