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钟继洪

作品数:94 被引量:1,058H指数:19
供职机构:广东省生态环境与土壤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经济管理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75篇期刊文章
  • 15篇科技成果
  • 3篇专利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8篇农业科学
  • 19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经济管理
  • 2篇化学工程
  • 1篇哲学宗教
  • 1篇天文地球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水利工程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3篇土壤
  • 31篇红壤
  • 27篇水分
  • 22篇赤红壤
  • 19篇亚热带
  • 19篇南亚热带
  • 18篇土壤水
  • 18篇土壤水分
  • 17篇丘陵赤红壤
  • 12篇亚热带丘陵
  • 12篇南亚热带丘陵
  • 11篇水分循环
  • 9篇土壤水分循环
  • 9篇坡地
  • 9篇桉树
  • 7篇有效性
  • 7篇人工林
  • 7篇污染
  • 6篇堆肥
  • 5篇生态系统

机构

  • 93篇广东省生态环...
  • 5篇中国科学院
  • 5篇广东省农业环...
  • 3篇华南农业大学
  • 3篇中国科学院研...
  • 1篇广州中医药大...
  • 1篇广东省农业科...
  • 1篇华中农业大学
  • 1篇佛山市南海区...
  • 1篇广州地理研究...

作者

  • 94篇钟继洪
  • 55篇谭军
  • 46篇郭庆荣
  • 36篇骆伯胜
  • 28篇李淑仪
  • 22篇黄湘兰
  • 22篇蓝佩玲
  • 21篇林兰稳
  • 21篇张秉刚
  • 20篇廖新荣
  • 18篇廖观荣
  • 12篇李芳柏
  • 10篇万洪富
  • 9篇卓慕宁
  • 9篇杨国义
  • 7篇高淑涛
  • 6篇张国林
  • 6篇张天彬
  • 6篇徐胜光
  • 6篇余炜敏

传媒

  • 16篇热带亚热带土...
  • 11篇生态环境
  • 7篇土壤与环境
  • 5篇水土保持学报
  • 5篇农业系统科学...
  • 5篇生态环境学报
  • 3篇水土保持通报
  • 3篇生态科学
  • 2篇生态学杂志
  • 2篇应用生态学报
  • 2篇土壤侵蚀与水...
  • 2篇农业环境科学...
  • 1篇土壤通报
  • 1篇地理研究
  • 1篇土壤肥料
  • 1篇土壤学报
  • 1篇土壤
  • 1篇环境科学与技...
  • 1篇农业现代化研...
  • 1篇植物生理学通...

年份

  • 1篇2013
  • 1篇2012
  • 3篇2011
  • 1篇2010
  • 4篇2009
  • 3篇2008
  • 13篇2007
  • 3篇2006
  • 8篇2005
  • 9篇2004
  • 16篇2003
  • 2篇2002
  • 5篇2001
  • 2篇2000
  • 2篇1999
  • 19篇1998
  • 2篇1997
9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广东丘陵红壤土壤水分性能特征比较研究被引量:4
2009年
对不同植被、不同利用方式下广东丘陵红壤水分性能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与自然地带性植被下的赤红壤比较,次生植被、人工植被下红壤类土壤导水性、持水能力和供水能力一般均较低。在同样的吸力下,次生植被、人工植被下红壤类土壤持水量较少,在同样吸力段,土壤释放的水量较少。玄武岩砖红壤持水量较大,但土壤水分有效性低。研究表明,广东丘陵旱地土壤局部干旱的发生,与其本身的土壤水分性能有密切关系,改良土壤水分性状,是调控广东丘陵旱地土壤水分的重要环节。
钟继洪谭军林兰稳骆伯胜余炜敏
关键词:丘陵红壤
南亚热带丘陵赤红壤水分性能变化及其机理被引量:1
1998年
对丘陵赤红壤水分性能变化的研究结果表明,与地带性自然植被下丘陵赤红壤比较,次生植被或人工植被下丘陵赤红壤水分性能变劣,表现在导水性降低,120min饱和渗水量减少,自然赤红壤比耕型赤红壤的减幅大;持水能力下降,在同样吸水力下,土壤持水量较少;供水能力下降,在同样吸力段,表土释放的水量较少;亚表土在低吸力段释放水量较少。通径分析结果表明,养分贫瘠化,特别是贫有机质化,是丘陵赤红壤水分性能降低的主要内在因素。
钟继洪骆伯胜谭军郭庆荣黄湘兰卓慕宁
关键词:丘陵赤红壤导水性自然植被人工植被次生植被持水性能
桉林-砖红壤水分性能特征研究被引量:10
2002年
根据室内测定资料,对雷州半岛桉林地砖红壤水分性能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与自然植被下的砂页岩赤红壤比较,浅海沉积物桉林-砖红壤导水性、持水能力及供水能力均较低。在同样的吸力下,土壤持水量较少,在同样的吸力段,土壤释放的水量较少;玄武岩桉林-砖红壤持水能力较高,但导水性和供水能力较低。通径分析结果表明,浅海沉积物桉林-砖红壤持水能力较低主要受粘粒较少影响,其水分的有效性较低主要与其有机质的较少有较大关系;玄武岩桉林-砖红壤持水能力较高而水分的有效性较低,主要受其粘粒含量较高、有机质含量较低的制约。
钟继洪郭庆荣谭军廖观荣李淑仪蓝佩玲廖新荣
关键词:桉林砖红壤
桉树人工林生态系统养分循环与平衡研究 Ⅳ.桉树林间种山毛豆对生态系统养分循环的作用被引量:19
2003年
桉树人工林间种山毛豆,增加了凋落物量和养分归还量,改善了营养元素的生物小循环。在一个轮伐期内山毛豆归还土壤养分的数量如下:氮528.37 kg/hm2,磷28.06 kg/hm2,钾66.20 kg/hm2,钙184.96 kg/hm2,镁57.21 kg/hm2;而同期刚果W5桉归还土壤养分的数量为:氮85.98 kg/hm2,磷3.94 kg/hm2,钾11.80 kg/hm2,钙36.98 kg/hm2,镁18.30 kg/hm2。由于间种山毛豆增加了生态系统的养分收入,减少了水土流失的养分支出,系统的各种养分出现了盈余的状况。
廖观荣钟继洪李淑仪蓝佩玲廖新荣王尚明杨国清简明李宏
关键词:桉树人工林山毛豆养分归还量养分平衡
桉树人工林生态系统养分循环与平衡研究 Ⅴ.桉树林间种山毛豆对土壤肥力与林木生长的作用被引量:21
2003年
桉树人工林间种山毛豆对提高土壤肥力和促进林木生长有极其显著的作用。间种5年后,林地表层土壤有机质和全量养分N、P、K的质量分数,分别为18.21 kg/hm2、0.85 kg/hm2、0.43 kg/hm2、1.30 kg/hm2,而对照林地分别为13.70 kg/hm2、0.56 kg/hm2、0.34 kg/hm2、1.10 kg/hm2;林地土壤有效养分含量显著提高;土壤结构和土壤水分物理性质显著改善;桉树生长量显著增加,刚果W5桉平均株高增长16%,平均胸径增长22%,单位面积的木材蓄积量增加59%。
廖观荣简明钟继洪李淑仪蓝佩玲廖新荣王尚明杨国清李宏
关键词:桉树人工林土壤肥力土壤养分含量土壤水分物理性质
广东旱坡地春玉米氮吸收特征研究被引量:2
2003年
针对广东旱坡地肥力较低、氮肥施用效益及其利用率较低等问题进行了旱坡地春玉米氮吸收特征以及高产施肥技术研究。结果表明 ,玉米植株不同部位对氮的吸收表现为 :籽粒的吸氮量最大 ,占植株吸氮总量的 60 .0 %以上 ;茎秆的吸氮量次之 ,占吸氮总量的 1 5 .0 %~ 3 2 .3 % ;苞叶、苞心的吸氮量最小。苗期吸收的氮量比较少 ,不超过全生育期吸氮总量的 1 .0 % ,且不同处理间的差异比较小 ;孕穗期吸收的氮量不超过吸氮总量的 3 5 .0 %。玉米产量随着植株吸氮总量、籽粒吸氮量的增加而按线性变化规律增加 ,两者达到显著和极显著水平。利用氮素肥料效应方程式对春玉米产量和氮肥施用量进行了统计分析 ,确定了最佳施氮量 。
郭庆荣钟继洪钟仕俊吴锦暖
关键词:旱坡地春玉米氮素施氮量
雷州半岛桉树人工林土壤肥力特征及其成因被引量:49
2005年
对雷州林业局桉树人工林地进行了土壤普查,结果表明,桉树人工林土壤肥力很低;其现状肥力特征的形成与桉树人工林生态系统水土流失严重,人为因素对土壤养分生物积累过程的干扰,桉树全树利用方式,耕垦和采后剩余物处理不适当有关。因此,增加桉树人工林生物多样性、回归林地凋落物于土壤,应用适当地采伐利用方式和采伐剩余物的处理方式,是改善桉树人工林土壤肥力必须采取的措施。
钟继洪李淑仪蓝佩玲廖新荣廖观荣
关键词:桉树人工林地土壤肥力雷州半岛
南亚热带丘陵土壤水分循环及其有效性研究被引量:11
2000年
根据对丘陵缓坡地和低丘梯地的系统观测资料 ,阐明了赤红壤贮水库容、有效贮水库容较小 ,而通透库容较大 ;降雨集中 ,地表径流明显 ;赤红壤贮水量季节性变化明显 ,有效贮水量低等特征 ;同时对SPAC连续体系中的水分势能和水流阻力的分布规律进行了分析 .
骆伯胜张秉刚郭庆荣钟继洪谭军黄湘兰
关键词:丘陵赤红壤土壤水分循环有效性SPAC水土流失
南亚热带丘陵赤红壤—龙眼—大气连续体水分运移力能变化及分布规律被引量:4
1997年
根据田间试验观测资料,分析了南亚热带丘陵赤红壤—龙眼—大气连续体水分运移过程中能量和水流阻力变化及分布规律.结果表明水流在连续体中运移时,其能量主要消耗在由叶部到大气这一环节上,水流阻力主要分布于从叶气孔腔到大气的扩散过程,叶—气系统的水流阻力占连续体水流总阻力的90.13%~98.71%,叶—气系统的水流阻力是决定连续体中水流速率的主导因素.
郭庆荣张秉刚钟继洪黄湘兰骆伯胜谭军
关键词:丘陵赤红壤龙眼连续体水分运移
广州市污水污泥堆肥在环境绿化中的应用被引量:20
2006年
将广州市大坦沙污水处理厂产生的脱水生污泥与粉煤灰、稻草按质量比例4∶1.2∶1混合堆制而成的污泥堆肥,堆肥总养分含量高于农家肥中的鸡粪,无论单独施用或与化肥结合使用应用于草坪等园林绿地,均有明显效果。污泥堆肥在草坪土壤应用的肥效试验表明,污泥堆肥与化肥结合使用效果较好,能缩短草坪草出苗和成坪时间,显著提高建植初期草坪草的生物量,但每公顷施用纯污泥堆肥30t与60t比较两者草坪草生物量没有显著差异;污泥堆肥施用污染风险初步分析表明,土壤中的重金属含量、渗滤液中的NO3--N和全P含量随着污泥堆肥施用量的增加而明显提高,考虑到广东地处热带、亚热带,雨量丰富且暴雨多,土壤呈酸性的特点,在园林绿地等相对封闭的体系中施用本项目堆制的污泥堆肥,只要将年施用量控制在30t/hm2以下,是基本安全的。
林兰稳钟继洪张国林谭军
关键词:污泥堆肥环境绿化
共1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