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诚
- 作品数:8 被引量:13H指数:3
- 供职机构:佛山市南海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南海区10年间区镇级医疗机构消毒质量监测被引量:1
- 2007年
- [目的]对南海区区、镇两级医疗机构消毒质量进行连续性监测,了解其消毒工作效果,以便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方法]按《医院消毒卫生标准》和《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卫生标准》于1995~2004年对南海区区、镇两级医疗机构进行消毒质量监测。[结果]监测样品12502份,合格11908份,总合格率为95.25%;各年度消毒质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998年合格率最低;区、镇两级医疗机构消毒的合格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各类消毒监测结果不同,室内空气合格率相对较差。[结论]南海区区、镇两级医疗卫生机构消毒质量随着监督管理力度的加强及医护人员卫生消毒意识有了明显的提高,但空气消毒效果还需加强。
- 陈妙芬钟诚梁洁雅
- 关键词:消毒质量
- 佛山市南海区外来儿童计划免疫管理方法初探
- 2007年
- 钟诚
- 关键词:计划免疫管理外来儿童无脊髓灰质炎卫生管理部门珠江三角洲
- 佛山市南海区人群华支睾吸虫感染现况分析被引量:3
- 2007年
- 目的了解南海区华支睾吸虫病感染状况及流行特点,为制定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抽取样本,用改良加藤氏厚涂片法粪检华支睾吸虫卵。结果共调查1137人,发现感染华支睾吸虫为263人,感染率为23.13%。男性感染率27.05%高于女性感染率19.15%(χ2=9.98,P<0.05);未成年组(0~15岁组)感染率3.98%低于成年组(20~岁组)感染率32.63%(χ2=16.82,P<0.05),沙头镇人群华支睾吸虫感染率高于里水镇(χ2=143.36,P<0.05)。结论南海区人群华支睾吸虫感染仍属高度流行区。人群华支睾吸虫感染与生产方式、生活习惯、卫生条件等密切相关,应加大宣传力度,提高人们卫生意识,改变生活、饮食习惯,以有效人群控制华支睾吸虫感染。
- 梁子良曹晓鸥钟诚吕海韵石文娟李莹涛
- 关键词:华支睾吸虫感染率
- 佛山市南海区2000~2005年麻疹流行病学分析
- 2007年
- 目的分析南海区2000—2005年麻疹流行病学特征,提出麻疹控制策略。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的方法,运用Excel2002软件进行分析。结果南海区2000—2005年共报告麻疹445例。年平均发病率为3.73/10万;流动人口年平均发病率为6.37/10万;常住人口年平均发病率为1.70/10万。发病以流动人口为主。流动人口发病占总发病的74.83%。年龄分布以学龄前儿童和成人为主,同时〈8月龄婴儿发病为8.98%。病例中有免疫史者占11.01%,无免疫史者占30.11%,免疫史不详者占58.88%。麻疹发病季节以3.7月为发病高峰期,其中5月发病最高。结论人口的频繁流动使麻疹控制工作难度日趋加大,免疫空白及免疫失败人群的自然积累是麻疹发病的主要原因,加大对流动人口的管理力度,高覆盖率的常规免疫结合加强免疫和有效的疾病监测系统是控制麻疹的策略。
- 钟诚石文娟
- 关键词:麻疹流行病学特征控制策略
- 佛山市南海区人群华支睾吸虫感染现况分析
- 2007年
- 目的了解南海区华支睾吸虫病感染状况及流行特点,为制定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以改良加藤氏厚涂片法粪检华支睾吸虫卵。结果共调查1137人,其中感染华支睾吸虫为263人,感染率为23.13%。男性感染率27.05%高于女性感染率19.15%(χ2=9.98,P〈0.05);未成年组(0-15岁组)感染率3.98%低于成年组(20-岁组)感染率32.63%(χ2=16.82,P〈0.05),沙头镇人群华支睾吸虫感染率高于里水镇(χ2=143.36,P〈0.05)。结论南海区人群华支睾吸虫感染仍属高度流行区。人群华支睾吸虫感染与生产方式、生活习惯、卫生条件等密切相关,应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卫生意识,改变生活、饮食习惯,从而有效人群控制华支睾吸虫感染。
- 梁子良曹晓鸥钟诚吕海韵石文娟李莹涛
- 关键词:华支睾吸虫感染率
- 佛山市南海区2004年居民死亡原因分析被引量:4
- 2006年
- 目的:分析佛山市南海区居民死亡原因及影响居民健康状况的主要卫生问题,为解决居民对卫生服务的需求和促进医疗保健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佛山市南海区2004年的居民死因资料进行分析。结果:佛山市南海区居民死亡率为5.17‰,居民期望寿命为73.13。居民死亡原因前5位分别是循环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恶性肿瘤、损伤和中毒外部原因和消化系统疾病。结论:根据南海区的经济发展特点及居民的健康状况和死因分析结果,必须采取相应的科学的干预措施,以促进我区居民健康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 陈妙芬钟诚梁子良梁洁雅
- 南海区2005年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病学分析及免疫策略探讨被引量:5
- 2007年
- 目的了解流行性腮腺炎发病和流行的特征,为预防和控制该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中国疾病预防控制系统/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网上直报2005年南海区流行性腮腺炎病例资料,采用Excel及SPSS分析软件进行数据统计与分析。结果全年均有发病,7月份为发病高峰;男性发病明显多于女性;发病年龄最小6个月龄,最大81岁,以4~6岁发病最多,以学生及学龄前儿童为主,成人发病占15.72%;免疫1次或以上86人,占同年龄组发病的15.44%。结论对1~14岁的人群进行一次流行性腮腺炎疫苗的普遍免疫,迅速提高易感人群的免疫水平;将流行性腮腺炎疫苗纳入常规免疫;对正值青春期的青少年和未患过该病的成人也应进行免疫接种,控制其发病。
- 钟诚
- 关键词: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病学免疫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