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华山
- 作品数:86 被引量:17H指数:2
- 供职机构:南京市琅琊路小学更多>>
- 发文基金: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重点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社会学哲学宗教文学更多>>
- 有“品”,方成“格”
- 2014年
- 爱上语文,语文便慷慨地将无限的欣喜与乐趣注入我的血液之中,在不经意间唤醒我的生命,改变我的生活。我愿意用所有的生命激情来焐热这个儒雅而又充满智慧的名字——语文。
- 陆华山
- 关键词:生命激情语文
- 语文味:语文教学的应有之义被引量:2
- 2009年
- 凸显语文味,是语文教学的应有之义。语文味越浓,越是回到了语文教学的本源,越能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真正的"语文味"就在于以语文本体特征观照下的课堂上的"书声琅琅,议论纷纷,笔尖沙沙,情意浓浓。"语文教学应注重开掘文本意韵,玩味关键语词,夯实圈注练笔,触摸文本内核。
- 陆华山
- 关键词:语文味语文教学语文素养
- 个性化阅读应有“度”
- 2008年
- 追求“个性化”阅读,让学生有“独特的感受”,这是对的。问题是语文教师要有灵心慧眼在独特体验和文本价值取向之间找到支点——“度”。新课标要求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是建立在“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的基础上的,我们只有把握“适度”,讲究“力度”,并在此基础上追求“高度”,才能真正使文本的价值取向与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和谐统一,这样才能把学生的个性化阅读引向正确的轨道。
- 陆华山吴雪莹
- 关键词:个性化阅读文本价值语文教师教学内容
- 情动于中而形于外——名师朗读训练艺术赏析
- 2008年
- 语文是有声的艺术,不只是沉睡的字符。学语文,就要朗读。近年来.不少专家学者和有识之士呼吁阅读教学要返璞归真,以读为本.以读悟情。因为对于文章的精义妙理,作者的神思妙笔。只有通过反复朗读才能体味得到,而非教师的分析讲解所能替代。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真正成功的朗读训练.重在深刻领会课文意蕴。激起情感共鸣,从而达到“情动于中而形于外”的美妙境地。众多名师的课例,很值得我们细细揣摩、赏析、借鉴。
- 陆华山
- 关键词:朗读训练艺术赏析名师返璞归真以读为本
- “飞”:精神与智慧的曼妙翩跹——《牛郎织女》课堂实录与思考
- 2011年
- 一、前奏:唤醒美好的记忆
(出示介绍民间故事主要特点的一段文字)
师:同学们,读一读这段话,你会对民间故事这种文学形式有着较为准确的认识和把握。(学生自由读)
- 陆华山
- 关键词:《牛郎织女》课堂实录民间故事文学形式
- 儿童阅读:儿童精神成长的诗意唤醒
- 2009年
- 一、当下的儿童阅读:别在胡同中迷路
“孩子们幸福吗?”
- 陆华山
- 关键词:儿童阅读唤醒诗意孩子
- 把语言的“百草园”还给儿童
- 2012年
- 一道考试题目
我校四年级第二学期语文期末试卷上有这样一道题——
发挥你的想象,运用恰当的语言描述小鸟活跃的情形,力求生动吸引人,力求写出你的个性。
- 陆华山
- 关键词:语言描述儿童考试题目期末试卷
- “老师,让我来教这节课”
- 2008年
- 我在语文教学中,总喜欢标新立异、另辟蹊径,时间一长,我的那帮学生也被悄悄“感染”,说话做事不喜欢人云亦云,总喜欢独立思考,发表个人独特见解。这不,下周一要学习《爱因斯坦和小女孩》这一课,想法一向大胆而新奇的赵一伟同学这回更加异想天开:“老师,我想来教这节语文课!”
- 陆华山
- 关键词:老师《爱因斯坦和小女孩》语文教学标新立异语文课同学
- 语文课:不必“前怕狼后怕虎”
- 2013年
- 每一轮课程改革,总会因为理念的更新而给课堂吹来一股清新之气;每一次课标修订,总会悄然改变和优化一线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前些日子,诸多杂志上刊载了诸多关于新课标的解读,这些文章有研究专家写的,也有一线教师写的,针对重点,切中要害,既有理性的阐释,也有感性的呈现,对于一线教师来说不无教益。但语文课上,我们仍能见到教师们因为对新理念的理解不透,
- 陆华山
- 关键词:语文课课堂教学行为一线教师课程改革
- 小标点演绎新精彩——阅读教学中巧用标点资源的几点尝试
- 2007年
- 对于阅读教学,为力求人文性与工具性之和谐统一,扣本循文、披文入情、赏词析句已越来越为众多语文教师所接受,并在语文课堂上积极运用。然而,作为语言文字的"姊妹"——标点符号却被很多教师所忽视。笔者和同事们在大量的教学实践中,发现引领学生亲密接触文本语言,
- 陆华山
- 关键词:阅读教学自然段文本语言省略号披文入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