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玉琴 作品数:19 被引量:43 H指数:4 供职机构: 甘肃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 吴阶平医学基金会临床科研专项资助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高血压患者动态动脉硬化指数与左心室质量指数、左心房内径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1 2014年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动态动脉硬化指数(AASI)、相应对称性动态动脉硬化指数(AASI-BPVR)与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左心房内径(LAD)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常规24 h动态血压监测数据测定及计算286例高血压病患者AASI、AASI-BPVR以及经超声心动图测定左心室舒张末内径、室间隔厚度、左心室后壁厚度、LAD,计算左心室质量、LVMI、相对室壁厚度,同时检测空腹血糖、血脂水平,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及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将24 h AASI>中位数(即>0.51)者为A组(n=133),24 hAASI<中位数(即≤0.51)者为B组(n=153)。结果:A组较B组LVMI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左心室质量虽较大,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84);经Pearson相关分析,LVMI、LAD与各动态动脉硬化指数无明显相关,其中24 h AASI-BPVR与LAD相关系数r=0.111,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7)。结论:AASI、AASI-BPVR不是高血压左心室肥厚及左心房扩大的独立影响因素,目前尚不能作为高血压心脏损害的预测因子。 陆玉琴 李应东 赵信科关键词:高血压 动脉硬化指数 左心室质量 左心房内径 Wnt/β-catenin信号在高糖诱导H9c2心肌细胞损伤与凋亡中的作用 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探讨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是否参与体外培养条件下高糖诱导的H9c2心肌细胞损伤凋亡,及其与细胞自噬的关系。方法:构建高糖诱导H9c2心肌细胞凋亡细胞模型,CCK-8法和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存活率和凋亡率,Western blot检测H9c2心肌细胞caspase-3、LC3-Ⅱ/LC3-Ⅰ、Axin-1和β-catenin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50 mmol/L高糖处理H9c2心肌细胞48 h后,细胞存活率急速下降,caspase-3表达增强;其次,Western blot实验结果显示高糖促进wnt/β-catenin的激活,表现为Axin-1表达抑制,β-catenin表达显著升高,并伴随细胞内LC3-Ⅱ/LC3-Ⅰ比值降低;DKK预处理能削弱高糖引起的H9c2心肌细胞凋亡,下调Axin-1活性,增强β-catenin表达和LC3-Ⅱ/LC3-Ⅰ比值。结论:Wnt/β-catenin通路在高糖致H9c2心肌细胞损伤与凋亡过程中被激活,且其的激活抑制了自噬通路的活化。而当添加D-葡萄糖(Dickkopf-1,DKK-1)抑制Wnt/β-catenin后,自噬作用增强,高糖诱导的H9c2心肌细胞凋亡率明显下降。 王记 陆玉琴 赵信科 纪召娟关键词:糖尿病心肌病 WNT/Β-CATENIN 心肌细胞 凋亡 不同服药方法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节律影响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探讨不同给药方法对高血压患者血压节律的影响。方法选择非杓形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48例,随机分为A组和B组。A组清晨给予降压药非洛地平缓释片5 mg,坎地沙坦4 mg口服;B组清晨口服非洛地平5 mg,晚饭后服坎地沙坦4mg,两组其他基础治疗方法相同。两组患者均在服药前、服药后12周行24 h动态血压检查,记录白天及夜间血压负荷值、夜间血压下降率。比较两组患者上述动态血压参数的改变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比较动态血压参数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相比较,夜间血压下降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白天及夜间血压负荷值两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合理的给药方法不仅使血压水平下降,同时能使血压节律接近或恢复正常。 何华 陆玉琴关键词:原发性高血压 不同给药方法 血压节律 基质金属蛋白酶-3基因启动子5A//6A多态性与高血压病关系的研究 目的采用多聚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PCR-RFLP/)分析方法,检测甘肃兰... 陆玉琴关键词:基质金属蛋白酶-3 基因多态性 高血压病 文献传递 基质金属蛋白酶-3基因启动子5A/6A多态性与高血压病的关系 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基因启动子-1171(5A/6A)多态性对兰州地区汉族人群高血压病发病的可能影响。方法采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技术,检测高血压病患者(高血压病组,104例)和正常者(对照组,102例)MMP-3基因启动子SNP-1171(5A/6A)基因型的分布。结果高血压病组与对照组MMP-3基因型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按性别分组比较两组男性、女性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男性50岁以下病例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并且患高血压的危险性将增加5.97倍。不同血压分级之间基因型分布和等位基因频率比较无差异(分别为P=0.950,P=0.885)。结论MMP-3基因启动子-1171(5A/6A)多态性对高血压病发病的影响与性别年龄有关,与血压水平无关。 陆玉琴 马丽雅 马华 侯春霞关键词:基质金属蛋白酶-3 基因多态性 高血压病 139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脂和血尿酸水平分析 2013年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不同年龄、性别患者血尿酸和血脂特点。方法将139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分为男性组、女性组、<60岁组和>60岁组,对各组患者血脂和血尿酸水平进行分析,并比较其差异性。结果不同性别患者血尿酸、总胆固醇(TC)有明显差异;>60岁组女性患者TC明显高于同龄组男性(P<0.05),有统计学意义。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LDL-C)比较无明显性别差异和年龄差异。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女性高胆固醇血症更突出,>60岁组女性患者高胆固醇血症高于其他年龄组。高胆固醇血症是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发生、发展和引起并发症的重要危险因素,应积极防治。 何华 陆玉琴关键词:高血压 年龄 性别 血尿酸 血脂 动态血压参数预测靶器官损害 2013年 高血压是危害我国人民健康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靶器官损害(targetorgandamage,TOD)是高血压病的重要病理改变,也是高血压治疗的重要目标。无创性动态血压监测参数的临床价值已被国内外研究人员认可,不但证实了其众多参数与高血压靶器官损害的相关性,而且其对事件的预测价值也得到肯定。因此,动态血压监测有广阔的临床科研应用前景。 陆玉琴 李应东 寇宗莉 王纪关键词:动态血压 靶器官损害 降脂导滞胶囊治疗高脂血症41例疗效观察 2013年 目的观察降脂导滞胶囊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2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口服院内制剂降脂导滞胶囊,对照组口服来适可胶囊,2组均治疗90 d。治疗前后观察2组血脂及肝功能、肌酸激酶的变化。结果 2组治疗后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甘油三酯(TG)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2组治疗后比较,TC,LDL-C,TG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HDL-C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提示降脂导滞胶囊对HDL-C的升高作用优于来适可胶囊,而对TC,LDL-C,TG的作用与来适可胶囊相近。2组治疗前后谷丙转氨酶(GPT)、谷草转氨酶(GOT)、肌醇激酶(CK)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提示2组对肝功能及肌肉均无明显损害;2组治疗后比较,GPT,GOT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提示在改善肝功能方面,降脂导滞胶囊优于来适可胶囊。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0.0%,对照组为80.5%,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提示降脂导滞胶囊的调脂作用与来适可胶囊相近。结论中药降脂导滞胶囊治疗高脂血症疗效确切,临床使用安全,值得推广使用。 滕政杰 卢玉俊 钟栩 王纪 陆玉琴 张书娜关键词:高脂血症 中医药疗法 高血压病中医证型与2型糖尿病及其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7 2014年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中医证型、危险因素及2型糖尿病的关系,揭示高血压病中西医病因病机,为高血压病合并2型糖尿病的前期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及依据。方法:选取高血压病患者400例,运用OGTT进行评定,按其是否合并2型糖尿病分为2组。同时重点询问病史(家族史、冠心病史、糖尿病史和脑卒中史);测定身高(H)、体质量(W);检测空腹血糖(FPG)、餐后2小时血糖(2hPBG),血脂四项总胆固醇(CHOL)、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以及尿酸(UA),并进行血压测定。计算体重指数(BMI)=W(kg)/[H(m)]2。结果:1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组中医证型以阴虚阳亢证多见,其次为痰湿壅盛、肝火亢盛、阴阳两虚。2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组(A组)各指标相比较,A组患者家族史、冠心病史及收缩压明显高于高血压病不合并2型糖尿病组(B组)(P<0.05);B组患者BMI、TC、TG、FPG、2hPBG、HDL、LDL、UA与A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1A组患者中医证型以虚实夹杂为主,以阴虚阳亢证多见;2甘油三酯、BMI增高以及高血压家族史、冠心病史、收缩压高是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的主要危险因素。 邱勇玉 李应东 赵信科 潘丽 陆玉琴关键词:高血压病 2型糖尿病 证型 基质金属蛋白酶-3基因启动子5A/6A多态性对高血压患者左室重构的影响 2012年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基因启动子-1171(5A/6A)多态性对高血压患者左室重构的影响。方法采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技术,检测104例高血压病患者和36例对照者的MMP-3基因启动子-1171(5A/6A)基因型的表达,并且对并且对104例高血压患者和46例正常人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计算左室重量(LVM)及左室重量指数(LVMI)。结果高血压病组与对照组MMP-3基因启动子-1171(5A/6A)基因型分布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高血压病组的LVM、LVMI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病组内6A/6A基因型者的LVM、LVMI水平较5A/6A和5A/5A型高血压病患者升高,且两组女性患者LVMI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方差分析及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LVMI与患者高血压病程、脉压、6A/6A基因型等均有不同程度的相关。结论MMP-3基因启动子-1171(5A/6A)多态性对高血压病患者左室重构有影响。 陆玉琴 马丽雅 何华 侯春霞关键词:基质金属蛋白酶-3 左室重构 高血压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