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元贵

作品数:48 被引量:98H指数:5
供职机构: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安徽省高等学校青年教师科研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艺术哲学宗教文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2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15篇文化科学
  • 14篇艺术
  • 7篇哲学宗教
  • 7篇文学
  • 3篇经济管理
  • 2篇历史地理
  • 1篇建筑科学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社会学
  • 1篇语言文字

主题

  • 10篇审美
  • 10篇文化
  • 6篇审美尺度
  • 5篇大学美育
  • 5篇美育
  • 4篇艺术
  • 4篇情境
  • 4篇劝善
  • 4篇舞蹈
  • 4篇明清
  • 3篇仪式
  • 3篇自媒体
  • 3篇文化传播
  • 3篇文化情境
  • 3篇旅游
  • 3篇媒体
  • 3篇民间舞
  • 3篇民间舞蹈
  • 3篇克罗齐
  • 3篇课程

机构

  • 42篇安徽师范大学
  • 4篇复旦大学
  • 4篇东南大学
  • 1篇扎波罗热国立...

作者

  • 46篇陈元贵
  • 2篇魏雪苑
  • 1篇杨明
  • 1篇赵诚
  • 1篇钟飞
  • 1篇尹政

传媒

  • 3篇戏曲艺术
  • 3篇安徽师范大学...
  • 2篇兰州学刊
  • 2篇美术研究
  • 2篇中国大学教学
  • 2篇河池学院学报
  • 2篇艺术学界
  • 2篇苏州科技大学...
  • 1篇广西民族学院...
  • 1篇安庆师范学院...
  • 1篇安徽教育学院...
  • 1篇辞书研究
  • 1篇南京艺术学院...
  • 1篇东方丛刊
  • 1篇阜阳师范学院...
  • 1篇内江师范学院...
  • 1篇盐城师范学院...
  • 1篇郑州轻工业学...
  • 1篇淮南师范学院...
  • 1篇民族文学研究

年份

  • 2篇2024
  • 2篇2023
  • 3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3篇2019
  • 2篇2018
  • 4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5篇2010
  • 1篇2009
  • 4篇2008
  • 4篇2007
  • 3篇2006
  • 1篇2005
4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郑之珍《劝善记》明清刻本流变再论被引量:1
2022年
明代安徽祁门人郑之珍编创的《新编目连救母劝善戏文》(简称《劝善记》),于万历年间经歙县人黄刊刻(世称“高石山房本”)之后,流布甚广。后世复刻本纷起,影响较大者有明代富春堂本及清代种福堂本。至于民间传抄的各类台本,常常根据实际演出的需要而随意增删,使得面目上往往与《劝善记》相去甚远,更呈众声喧哗之相。
陈元贵
关键词:众声喧哗
文化交流背景下民国徽州演剧活动的变迁被引量:1
2014年
民国徽州演剧在人才、道具、展演剧目及审美风尚等层面均深受都市文化的影响,而外来剧种传入也对徽州传统地方戏形成挤出效应。由此,可探讨徽州文化的现代转型,对当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有一定启迪意义。
陈元贵
关键词:民国演剧文化交流
娱乐精神指引下的大学美育漫议被引量:4
2010年
在当下这样一个"娱乐至死"的时代,再对大学美育寄予传统的道德教化之厚望多少已经显得不合时宜。能让大学生在狂欢的时候仍有几分冷静,在冲动之后仍有几许沉思,这恐怕是大学美育所能达到的最大效果。传统的由感性的人到审美的人再到理性的人之单向度提升路径,由于价值观的多元化而在现时裂变为多种可能。在现有形势下,教育目标、教学方式以及教材编写或许均将不得不退守为娱乐精神的随从。
陈元贵
关键词:娱乐精神大学美育
沿袭与突进:民国昆腔本《劝善记》插图研究
2023年
明代安徽祁门人郑之珍所编创的《劝善记》,后世翻印本层出不穷。1919年上海马启新书局石印本为目前所知唯一以昆腔演唱之全本,却极少被学界提及。是书综合了明代富春堂本及光绪二十年石印本,沿袭前书的劝善主旨却又大胆增删插图,且在细节刻画与位置经营方面后起转精。昆腔本《劝善记》插图折射出晚清民初目连戏在上海地区传播的情况以及彼时戏曲刊印之风貌,且为《劝善记》版本流变之梳理提供了重要信息。
陈元贵
关键词:目连戏昆腔插图
美学辞典与中国当代美学的学术进程
2008年
美学辞典在当代中国经历了从无到有、从简到繁、从综合到分类、从借鉴到原创的转换历程,由此也折射出中国当代美学近30年间的学术进程:对西方美学的认识逐渐深入,对中国古代美学资源进一步开掘,将马克思主义美学向前推进。辞典编纂中所存在的问题,折射出美学自身的发展困境。在世界美学的大背景下,国人极力凸显中国美学的独特地位与丰富资源,此举也反过来影响美学辞典的编纂风格,并在电子信息时代酝酿着更大发展。
陈元贵
关键词:中国当代美学
迎神赛会场域中的宗族盛典——明清徽州民间舞蹈的二维解析被引量:2
2012年
在明清徽州,舞蹈多服务于迎神赛会的场合,且有赖于宗族的组织和财力支持。由此,民间信仰与宗法精神必然影响到徽州舞蹈的传承机制与审美尺度,而舞蹈也对宗族及迎神赛会活动有着反哺功能。现代民族国家的建立抽掉了徽州民间舞蹈的信仰基础并改变其运作机制,由此也造成它们在建国之后的衰微乃至消失。从迎神赛会和宗族控制的二维视角来解析徽州民间舞蹈,有助于深化我们对其审美形态、文化内涵以及历史变迁的理解。
陈元贵魏雪苑
关键词:迎神赛会明清时期
挑战与应对:“大学美育”慕课建设策略研究被引量:1
2022年
自媒体时代的“大学美育”慕课,应当立意高远,以传承中华美学精神为旨归;内容精当,以探讨“中国问题”为重心;表述生动,如风行水上之顺畅;画面精致,有悦耳悦目之美感。在此基础上,加以各大学习平台的赋能,才能使“大学美育”课程适应当代大学生的接受习惯,收到立德树人的良好教学效果,将国家加强高校美育工作的意见落到实处。
陈元贵
关键词:大学美育
文化情境与审美尺度的生成问题
2008年
说起审美尺度,人们往往认为它仅指审美判断的标准。但在前苏联学者A.A.别利亚耶夫等人所编篡的《美学辞典》中却认为,“尺度”(审美尺度)其实既可指艺术品在形象制作方面的规范或传统,也可指人内在的评判标准。然则审美尺度如何生成呢?又可从历时性角度和共时性(跨文化)角度做出分析。
陈元贵
关键词:审美尺度文化情境前苏联学者审美判断跨文化历时性
历史主义的“救赎”——克罗齐“直觉”说之再考辨被引量:1
2005年
克罗齐的”直觉“说在强调艺术独立性的同时,更将“直觉”说纳入他的全部心灵哲学,将艺术放在心灵活动的过程中进行考察,以历史主义来统领和救正他的“直觉”说,既肯定了作品中暗含的理性因素,避免了过分强调艺术独立,也由此生发出他的艺术批评理论──“美学的和历史的解释。”其历史主义的主要源头是维柯和黑格尔。
陈元贵
关键词:历史主义维柯黑格尔
以官方话语整合民间话语——论新中国成立初期徽州民间舞蹈的变迁被引量:1
2016年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政治生态,极大影响了民间舞蹈的命运走向。就徽州而言,民间舞蹈经历了以下变迁:首先,传统的带有巫术礼仪色彩的舞蹈被抛弃甚至从此销声匿迹;其次,既有的舞蹈资源被重塑与重组,以迎合新的意识形态的需要;再次,带有强烈政治意味的新舞蹈传入徽州,并且借助政治表达这一途径而后来居上,尽管这些舞蹈样式多少显得有点水土不服。徽州民间舞蹈的变迁,显示出较强的国家意识形态直接介入民间艺术生态、以官方话语整合民间话语的特点。回顾徽州民间舞蹈的这一变迁,对于探讨它们在旅游经济时代的发展与保护问题也不无参考价值。
陈元贵
关键词:民间舞蹈官方话语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