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军亚

作品数:33 被引量:177H指数:9
供职机构:华中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政治法律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9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7篇经济管理
  • 15篇政治法律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4篇政治
  • 4篇社会
  • 4篇经济一体化
  • 3篇东亚经济
  • 3篇东亚经济一体...
  • 3篇政治学
  • 3篇韧性
  • 3篇小农
  • 2篇中国共产党
  • 2篇田野
  • 2篇区域经济
  • 2篇集体经济
  • 2篇共产党
  • 2篇国共
  • 2篇改革逻辑
  • 2篇产权
  • 1篇大一统
  • 1篇动力分析
  • 1篇对华反倾销
  • 1篇行风

机构

  • 27篇华中师范大学
  • 4篇中南财经政法...
  • 3篇北京大学
  • 1篇杭州师范大学
  • 1篇华东师范大学
  • 1篇南开大学
  • 1篇吉林大学
  • 1篇武汉大学
  • 1篇云南大学
  • 1篇浙江大学
  • 1篇中山大学

作者

  • 31篇陈军亚
  • 3篇徐勇
  • 2篇蔡洁
  • 1篇姚洋
  • 1篇王浦劬
  • 1篇朱光磊
  • 1篇徐湘林
  • 1篇郝宇青
  • 1篇张钰
  • 1篇卢福营
  • 1篇周光辉
  • 1篇郭熙保
  • 1篇肖滨
  • 1篇燕继荣
  • 1篇周平

传媒

  • 3篇华中师范大学...
  • 2篇江汉论坛
  • 2篇学海
  • 2篇理论与改革
  • 1篇政治学研究
  • 1篇新华文摘
  • 1篇中国社会科学
  • 1篇统计与决策
  • 1篇社会主义研究
  • 1篇当代经济
  • 1篇经济评论
  • 1篇湖北社会科学
  • 1篇社会科学
  • 1篇探索与争鸣
  • 1篇天津社会科学
  • 1篇云南社会科学
  • 1篇武汉理工大学...
  • 1篇广西大学学报...
  • 1篇社会科学论坛
  • 1篇江苏行政学院...

年份

  • 1篇2024
  • 5篇2023
  • 7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9
  • 3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0
3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产权发展与集体经济的效率差异被引量:11
2015年
集体土地产权的发展程度,即权利主体的明晰程度、权利内容的多元程度和权利流转的可实现程度,决定了集体经济的效率差别。人民公社时期,产权结构单一,发展程度低,集体经济缺乏效率基础;家庭承包经营责任制实现了集体土地所有权和承包权的二元分离,激发了农民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个体效率,但集体经济缺乏有效实现的产权基础;以土地确权和流转为核心的新一轮土地产权制度改革,重构集体经济有效实现的产权基础,激发了集体经济的效率,增强了集体经济实力。
陈军亚
关键词:产权制度产权发展集体经济经济绩效
“经验的自主表达”:概念建构的田野政治学路径——以“板结社会”概念为例被引量:4
2023年
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构建,建立在中国实践和经验的主体性基础之上。中国经验并非既有知识体系的“注脚”,或者创造性地适应于既有知识体系,而是要在学术研究的知识体系内做出中国经验的自主表达。田野政治学将田野现象和经验作为知识生产或概念建构的来源,“板结社会”是源于中国经验的概念建构,在国家建构的知识体系内,是基于国家权力进入乡村社会所遭遇的乡村社会政治形态做出的中国经验的自主表达。对于国家建构而言,国家权力穿透社会遭遇中间阻隔的一般规律赋予“板结社会”概念在知识体系中的有效性,它为20世纪上半期国家建构遭遇“内卷化”的结局提供了解释力,也为1949年后中国国家建构的实践进程提供了认识依据。
陈军亚
东亚经济一体化问题研究
陈军亚
关键词:经济一体化区域经济
小农韧性与韧性国家
2020年
近年来,华中师范大学政治科学高等研究院徐勇教授致力于倡导"田野政治学",旨在从田野汲取理论源泉,将田野调查提升为理论,构建田野和理论之间的学术关联。在徐勇教授带领下,田野政治学研究团队提出了"祖赋人权""家户制""韧性小农"等一系列原创性概念和理论,为中国政治学的本土理论建构作出了贡献。7月2日,由学人创办的田野政治学公众号主办了"小农韧性与韧性国家"的线上论坛。论坛由徐勇教授主持,华中师范大学政治科学高等研究院陈军亚教授,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徐湘林教授,吉林大学行政学院周光辉教授,北京大学姚洋教授就这一话题分别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徐勇陈军亚徐湘林周光辉姚洋张弘(整理)
关键词:政治学研究学术关联中国政治学理论源泉
东亚经济一体化的内在动力分析
2009年
东亚地区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内在动力主要体现在能够推动该地区一体化进程的客观有利条件。从经济层面上分析,这些有利条件包括该地区的贸易开放度、区内贸易依存度、贸易密集度以及区内相互投资的发展等方面。
陈军亚
关键词:经济一体化
对华反倾销中的“非市场经济地位”问题被引量:2
2008年
从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议定书中的"非市场经济地位"问题入手,分析了"非市场经济地位"对我国出口企业反倾销应诉的影响,着重从政府和企业层面提出了减少和规避"非市场经济地位"对我国出口企业反倾销应诉影响的对策。
陈军亚
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实施现状及应对措施被引量:9
2007年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和国际贸易竞争的加剧,技术性贸易壁垒以其隐蔽性和合法性的特点成为世界各国竞相采取的主要的贸易保护手段之一,并且成为影响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主要障碍。为了更好地克服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出口的影响,必须在研究和了解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实施现状的基础上,从提高产品技术标准、增强产品市场竞争力等方面加强我国的应对措施,同时根据WTO有关协议精神,加强反壁垒措施的研究工作。
陈军亚
关键词:技术性贸易壁垒
双重穿透:历史和社会视角下的中国国家建构被引量:2
2022年
从历史和社会的视角而言,中国的国家构建需要完成双重穿透:一是穿透地方,秦以来废封建、行郡县体制的确立开始,历经科举制度的实施和完善,消除来自地方多元分散的权力中心对集中的国家权力的威胁,从而确立了国家权力体系内部“中央和地方”之间的权力配置关系。二是穿透社会,消除外在于国家权力体制的乡村社会内生权威对国家权力的阻隔和威胁,解决“国家权力进入社会之中”的问题。前者虽然早于欧洲近两千年而开始,但由于未能实现第二层穿透,使得中国的国家构建始于早期,却折于半途。
陈军亚谢怡
因税而治:区域性国家治理的机理——以区域村庄形态调查为依据被引量:2
2019年
国家因税而生,因税而治。赋税是衡量政权对基层社会影响力和控制力的重要指标。从赋税的角度观察国家,国家权力在县以下的活动十分清晰,但其介入程度和治理方式具有明显的地区差异:在国家疆域的边缘及赋税可获得程度较低地区,国家呈现“浅度介入”与“悬浮治理”的特征;在中部赋税供给能力较高地区,国家政权在基层社会的活动具有更大的“延伸性”;在国家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江南地区,国家对基层社会具有强大的控制和渗透能力,且与基层社会呈现“互动式治理”。以赋税作为国家治理的特征变量,国家权力在不同区域的差异化形态,呈现“因税而治”的国家治理逻辑。
陈军亚
关键词:赋税
西方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的起源及发展被引量:12
2008年
西方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是伴随着世界范围内区域经济一体化实践的蓬勃发展而形成的,尤其在近半个世纪以来,在众多学者的广泛关注和深入研究之下,已经形成了一整套包括以产品市场一体化、要素市场一体化和政策一体化为研究对象的完善的理论体系。近年来,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的新发展更加赋予该理论以综合性和多学科的特点。但是与此同时不容忽视的是,随着区域经济一体化实践的深入发展,也使得人们更多地关注到一些超越现有理论体系的新现象和新问题,而这些,也为未来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的进一步完善提供了研究基础和方向。
陈军亚
关键词:区域经济一体化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