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凤菊
- 作品数:5 被引量:9H指数:2
- 供职机构:天津市眼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眶前部占位性病变231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对我科收治的231例(281眼)眶前部占位性病变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方法总结眶前部常见病变的病理类型,对一些常见的、有代表性的及容易混淆的疾病分别进行讨论。结果本文收集的眶前部病变有20种。其中最常见的有皮样囊肿34例(34眼),泪腺脱垂27例(49眼),眶脂肪脱出24例(40眼),皮样脂肪瘤22例(24眼),海绵状血管瘤21例(21眼),泪腺炎14例(24眼),副泪腺导管囊肿12例(12眼),结膜上皮性囊肿9例(9眼)。结论发生于眶前部病变种类繁多,CT和彩色多普勒是初步判断病变特性的重要手段,也是选择合理的手术路径,完整切除病变及获得最佳外观的基本保证。
- 潘叶唐东润翟文娟陈凤菊
- 关键词:眶周占位病变眼眶肿瘤
- 13.结膜囊狭窄98例的治疗体会
- 探讨眼球摘除术后眼窝凹陷及结膜囊狭窄患者的手术治疗方案及疗效.方法 收集1994年10月~2004年10月间在我院行眼球摘除术后伴有眼窝凹陷结膜囊狭窄的患者98例,先行羟基磷灰石(HA)眼座二期植入,术后6个月再行全结膜...
- 翟文娟陈凤菊
- 结膜囊狭窄98例治疗体会被引量:2
- 2008年
- 目的探讨眼球摘除术后眼窝凹陷及结膜囊狭窄患者的手术治疗方案及疗效。方法收集1994年10月至2006年10月间行眼球摘除术后伴有眼窝凹陷和结膜囊狭窄的患者98例,先行羟基磷灰石(hydroxyapatite,HA)眼座二期植入,术后6个月再行全结膜囊成形术或部分结膜囊成形术。结果术后随访6个月至2年,术后效果较好者61例(62.2%),表现为结膜囊深浅正常,义眼佩戴顺利,眼窝凹陷得到矫正。效果一般者32例(32.7%),结膜囊深度略浅,义眼能佩戴不滑脱,眼窝凹陷矫正。效果较差者5例(5.1%),表现为残留上眶区凹陷,结膜囊较小,不能佩戴义眼。结论采取HA义眼座植入,待义眼座完全血管化并与机体融为一体,二期再行结膜囊成形术,因植床血供好,移植的黏膜或皮片易存活,是理想的治疗方法。
- 翟文娟陈凤菊
- 关键词:结膜囊狭窄眼球摘除术结膜囊成形术
- 下睑外翻的手术矫正被引量:4
- 2001年
- 目的 观察不同手术方法矫正下睑外翻的疗效。方法 根据外翻的不同原因和程度 ,采用睑缘缩短术 +下穹窿成形术、旋转异位皮瓣矫正术治疗下睑外翻。结果 11例患者 13只眼采用不同手术 ,均获得满意效果 ,随访观察 3~ 36个月无复发。结论 矫正下睑外翻的手术设计要合理 ,严格掌握皮瓣设计原则 ,才能使外翻获得矫正。
- 陈凤菊朱红
- 关键词:下睑外翻旋转皮瓣
- 结膜切除与结膜切除并巩膜固定治疗结膜松弛症的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 比较结膜切除与结膜切除并巩膜固定治疗结膜松弛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设计.33例(33只眼)结膜松弛症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单纯切除组和切除固定组.单纯切除组行单纯结膜切除术,切除固定组行结膜切除和巩膜固定术.比较两组术后结膜松弛情况、BUT及反映主观症状的眼表面疾病指数(OSDI)积分情况.术后结膜松弛情况和BUT的比较采用确切概率法,OSDI分值的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 术后6个月单纯切除组结膜松弛者比例为6/16,切除固定组结膜松弛者比例为1/17,丽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39).两组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时BUT正常比例(单纯切除组:8/16、9/16、10/16,切除固定组:8/17、10/17、11/17)均较术前提高(单纯切除组:3/16,切除固定组:4/17),术后6个月时A、B两组BUT正常比例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单纯切除组P=0.029,切除固定组P=0.037),但术后各时间点上两组间差异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1.00).两组术后6个月时OSDI分值较术前均明显减少(单纯切除组:术前22.35±14.68,术后6个月7.76±2.42,切除固定组:术前21.83±15.73,术后6个月7.21±2.39),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单纯切除组:t=6.598,P<0.01,切除固定组:t=6.603,P <0.01),但两组间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0.647,P=0.537).结论 结膜切除与结膜切除并巩膜固定均能有效改善患者症状,但后者复发率更低.
- 王小强陈凤菊汤欣
- 关键词:结膜疾病眼外科手术结膜巩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