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向东
- 作品数:7 被引量:11H指数:2
- 供职机构:暨南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医药卫生更多>>
- 空间视角的流域经济发展成本差异研究 ——以西江为例
- 成本最小化选择是经济决策的基本规则之一,在区域发展布局上亦然。然而出于实现区际均衡发展的初衷,人们往往只关注促进落后地区跨越式发展的“绩效”而忽略其“代价”。事实上,我国实施多年的如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产业转移等“扶弱...
- 陈向东
- 主体功能区划下的新型生态补偿措施:工业排放配额制被引量:4
- 2012年
- 国家"十一五"规划中主体功能区划的提出,从开发保护的角度看,国土被划为开发类和保护类功能区,由于各自主体功能不同引发公平问题:保护类功能区为保证生态质量放弃大量工业发展机会,开发类功能区却同享经济发展成果与优质生态服务,应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在借鉴以往生态补偿机制及总结国外生态补偿经验的基础上,较认同生态补偿的一种系统性且市场化程度更高的创新型方案—"工业排放配额制":通过企业间、区域间甚至国家间工业排放配额的公平分配及在市场上的自由交易,让那些为保护生态而放弃发展机会的低环境承载力区域得到补偿。
- 代明刘燕妮陈向东
- 关键词:主体功能区生态补偿期权
- 三叶青药材的特征图谱与含量测定方法研究
- 三叶青为葡萄科崖爬藤属植物三叶崖爬藤Tetrastigma hemsleyanumDiels et Gilg,主要分布于浙江、湖南、广西等南方省区。三叶青以其新鲜或干燥块根入药,具清热解毒、消肿止痛、化痰散结等功效,主治...
- 陈向东
- 关键词:黄酮类成分稳定性
- 基于马克思级差地租理论的流域经济梯度差异分析被引量:4
- 2010年
- 用马克思级差地租理论来分析流域经济梯度差异表明,资源禀赋、地理区位、开发程度和环境容量这四大变量是导致流域上中下游经济反差的主要成因。前两项属自然原因,类似级差地租Ⅰ的形成基础;第三项属技术原因,类似级差地租Ⅱ的形成基础;后一项属介于它们之间的"混合性"原因。这不仅彰显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当代的生命力,也为构建中国特色区域协调互动发展机制提供了新启示。
- 代明丁宁覃成林陈向东
- 关键词:流域经济级差地租马克思主义
- 广东珠江上游地区的经济发展与生态保障被引量:1
- 2010年
- 广东珠江流域上下游之间经济不均衡发展状况严重,呈"逆地理梯度发展效应"。其主要原因是上游山区遭遇工业化迟滞与边缘化困境,因而通过加速工业发展来摆脱"贫困恶性循环"是实现全流域经济差异收敛的有效途径。但是,由于区域单元主体功能定位不同,上游山区大规模推进工业化的努力与水系上游限制工业排放的环保要求直接矛盾。为此,需要找到兼顾上游地区经济发展与生态保障的两全之路。
- 代明覃剑丁宁陈向东
- 关键词:珠江流域生态补偿
- 基于面板数据的西江流域经济发展成本差异分析被引量:2
- 2012年
- 成本最小化选择是经济决策的基本规则之一,在区域发展布局上亦然。这就需要对不同类型区域的发展成本做比较分析。横贯我国西中东部、跨越南方四省(区)的西江流域在地理环境、发展成本及发展绩效上均呈现出较大的差异性,是进行此类分析的典型样域。基于面板数据的DEA和综合评价分析表明,西江流域不同域段单位产出的内部、外部和综合成本均与其地理梯度成正向关系,亦即流域发展成本大致呈上游>中游>下游的空间差异性和梯度性。此差异可能意味着需重新审视区域协调发展与均衡发展的关系、战略及政策。
- 代明陈向东覃成林刘燕妮
- 空间视角的流域经济发展成本差异研究
- 成本最小化选择是经济决策的基本规则之一,在区域发展布局上亦然。然而出于实现区际均衡发展的初衷,人们往往只关注促进落后地区跨越式发展的“绩效”而忽略其“代价”。事实上,我国实施多年的如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产业转移等“扶弱...
- 陈向东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