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啸

作品数:55 被引量:21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南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湖北省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经济管理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31篇期刊文章
  • 4篇学位论文
  • 3篇会议论文
  • 3篇专利

领域

  • 31篇文学
  • 2篇经济管理
  • 1篇哲学宗教
  • 1篇电气工程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政治法律
  • 1篇文化科学
  • 1篇语言文字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24篇散文
  • 10篇京派
  • 9篇文学
  • 9篇海派
  • 8篇京派散文
  • 5篇都市
  • 4篇文化
  • 4篇合流
  • 3篇学史
  • 3篇俗文学
  • 3篇通俗文学
  • 3篇文体
  • 3篇文学史
  • 3篇文学史写作
  • 3篇写作
  • 3篇精英文学
  • 3篇尖新
  • 2篇都市散文
  • 2篇语境
  • 2篇语言

机构

  • 25篇中南民族大学
  • 14篇华东师范大学
  • 8篇南通大学
  • 4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安徽省肥东县...

作者

  • 41篇陈啸
  • 3篇胡志高
  • 3篇褚君浩
  • 1篇徐勇
  • 1篇曹蓓

传媒

  • 3篇河北师范大学...
  • 3篇中南民族大学...
  • 3篇南通大学学报...
  • 3篇济宁学院学报
  • 3篇淮北师范大学...
  • 2篇中国现代文学...
  • 2篇海南师范大学...
  • 1篇江汉论坛
  • 1篇华中师范大学...
  • 1篇写作
  • 1篇上海师范大学...
  • 1篇中山大学学报...
  • 1篇宁夏社会科学
  • 1篇周口师范学院...
  • 1篇大理学院学报...
  • 1篇广东技术师范...
  • 1篇现代语文(上...
  • 1篇创作与评论
  • 1篇郑州师范教育
  • 1篇中国现代文学...

年份

  • 1篇2023
  • 3篇2021
  • 2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7
  • 2篇2016
  • 4篇2015
  • 10篇2014
  • 3篇2013
  • 4篇2012
  • 2篇2011
  • 3篇2010
  • 4篇2009
5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民国时期上海张若谷都会散文创作论被引量:1
2014年
张若谷是民国时期上海都会散文的代表作家。张氏散文文体大体包括读书断想、上海"一·二八"战事之报告及一般的抒情小品等。作为身居都会空间,土生土长的上海人,真正属于张若谷的是他的市民味,其散文小品所体现的文学世界虽谈不上多有气魄,但一定程度上却具有着中国现代都会散文范式的意味。
陈啸徐勇
《骆驼草》《水星》《文学杂志》与京派散文的生成及运命被引量:1
2012年
真正文学史意义上的京派散文是以沈从文、何其芳、李广田、萧乾、师陀、林徽因、吴伯箫等为代表的以纯散文创作为宗旨的作家群体。在其发展史上,大公报"文艺副刊"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文艺副刊"影响了京派散文的发展形态和变异,形成了京派散文作家队伍和京派散文的创作规范、散文美学,制约了京派散文的文体形式等,没有它,京派散文难以成派。而京派文学之其他刊物如《骆驼草》、《水星》、《文学杂志》等与京派散文同样休戚相关,它们与大公报"文艺副刊"一道共同生成了京派散文,由此系列报刊,大可管窥出京派散文的兴衰历程。
陈啸
关键词:传媒语境公共空间
H基金公司个人客户价值评价体系优化研究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国民经济实力也在不断上升,而与此同时越来越多普通大众开始将目光聚焦到公募基金上。近几年来,公募基金的总募集规模不断地创新高,公募基金的个人客户规模也越来越庞大。然而,相比已经有近百年发展史的欧美国...
陈啸
关键词:公募基金个人客户客户价值RFM模型
都市伦理的现代想象——苏青文学书写的文化表征意义被引量:1
2021年
近代以来的上海,在殖民文化的影响下,都市化进程呈畸形发展态势。高度文明的知识经济结构与城市空间结构,促使生活于其间的都市文人的转型。作为典型海派的作家之一,苏青开始远离宗法血缘的创作根性,思索都市中人与人、人与城的关系。她的文学作品凸显了普通市民生活的伦理价值,其最重要的文化表征意义即体现了一种真正的、依赖于工商经济与市民群体的都市伦理。苏青的书写还只能算是一种合理的想象,但却呈现了“血缘”文化到“业缘”文化的颠覆性变化,具备了现代都市伦理的基本格局与本质内涵。苏青的文学世界体现了一种文化的开新,她在呼唤一个光明时代的到来,并前瞻性地思考了现代都市伦理,这才是苏青文学的历史意义。
陈啸
关键词:城市化文化表征海派作家
京海合流的先锋派:1930年代的章衣萍
2017年
章衣萍是一个有着明显"海派"倾向的"京派"作家,在1930年代京海合流的过程中,也是一个迅速由京派蜕变成海派的典型作家。类似于经典海派,对现代都市男女情爱的病态化描述,并且故意追求性爱的某种原始意味,是他最终迎合海派而"背叛"京派的标志。然而,章衣萍又是矛盾的。上海时期的章衣萍依然有着"北京"的情结,而上海的现实与复杂的时局也时时对之形成冲击,加上独有的天性,形成了他颇有意味的海派风格。他远离经世文章,却又始终有着掩藏不住的忧郁与沉重,与海派文学的"潇洒"究竟不同。"另类"的章衣萍在那个特殊时代背景的"可怜"与"骄傲",也足以引发我们对那个时代的回望与思考。
陈啸
关键词:章衣萍先锋派
通俗文学与精英文学关系考辩与文学史写作的反思
通俗文学与精英文学从来有着同源异流、转化交会、相克相生、互文互补等诸多规律性的复杂关系.通俗文学好比是地基,精英文学好比是向上的高楼,高楼不能无地基,地基也需要高楼向上的'仰望'.二者之间是个'宽'与'窄','大'与'小...
陈啸
关键词:通俗文学精英文学写作思路
文献传递
京派散文的赋形结构
2012年
从整体上看,京派散文的结构是一种超越外在表现形态的内部生长型的生命结构。其所内在遵循的是自洽的凝聚。它常常将一种情绪或一种理念作为赋形的凝聚点,将情感的流动作为散文的中心轴线,去纵横交错地吸附和粘连一切使情感得以产生和表现的自然之物,整体呈现出开放自由美和有序凝聚美。这在整个中国散文结构的发展史甚至整个中国古典文章的结构史上,京派散文都是有开创和启示意义的。
陈啸
大众媒介与海派散文的文体选择
2014年
大众媒介与消费文化所形成的"言论空间"或"公共领域"生成了海派散文作家群及都会散文观。在消费文化的逻辑下,传统文学所包含的道德感、价值感与美感在淡化甚至消解,海派散文有着非文学化的倾向,是杂散文的表现形态。大众媒介不仅仅适应与符合着大众的口味。工商资本的外壳是一种躁动与追求,包含着对既有传统的怀疑,如此又规约了海派散文的尖新。海派散文是大众媒介制约下通俗与尖新并存一体的现代之文、城市之文、生活之文。
陈啸
关键词:大众媒介文体塑型尖新
哈哈镜里的人世影像——民国时期上海章克标都市散文创作论
2016年
章克标的散文有着感性的明确与深刻,虽不毒辣,也无风雅,但同样醒人,有着思想的前卫性与先锋性。他以平视的眼光看取俗世的一切,以轻松漫聊的方式肆意臧否身边随遇的一切。在近于油滑与插科打诨式的腔调里消遣与消解了现实人生的一切。在冷静的叙述与微讽中自然地抵达人心,虽笑言微言但自有深意与前进的愿望。章克标的散文是属于市民的,在现代中国都市散文作家中,章克标无疑有着某种范式的意义,也有着当下的启示意义。
陈啸梅道兰
关键词:章克标尖新
海派散文的都市感知与形而下超越被引量:1
2015年
作为现代工商文化的产物,海派散文更多地执于形而下的物欲与官能的追求,有着平民化、平面化的审美意识。它们不太相信日常生活之外的历史,着眼与关注于可触摸的真实存在。以同情的眼光看待世界,有着浓厚的小市民情结及生存意识,杂遝、卑俗、热闹是其标签。然而,在此尘嚣市街与凡俗世事的抒写中亦满蕴着诗意,甚至又有着形而上的意味。当然,这种形而上更为直接地升华于"现实"与本真,从非理性的层面直接切入形而上,凸显着浓厚的个体感官经验的色彩。海派散文的"形而下"意味着对传统"形而上"神话的消解,是一种先验与超越的终结,有着后现代的趋向与意味,同时又有着时代的印记,记录着现代中国早期都市人生活及心灵的历史。
陈啸
关键词:形而下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