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婕

作品数:9 被引量:21H指数:3
供职机构: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西医结合科研计划课题天津市中医药管理局中医、中西医结合科研课题天津市卫生局中医、中西医结合科研专项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脾虚
  • 3篇功能性消化不...
  • 2篇药疗
  • 2篇药疗法
  • 2篇脾虚型
  • 2篇中医
  • 2篇中医药
  • 2篇肝郁
  • 2篇肝郁脾虚
  • 2篇肝郁脾虚型
  • 1篇蛋白
  • 1篇动物
  • 1篇动物模型
  • 1篇动物实验
  • 1篇动物实验研究
  • 1篇痘疹
  • 1篇痘疹样胃炎
  • 1篇学术思想
  • 1篇血清
  • 1篇血清素

机构

  • 9篇天津中医药大...
  • 1篇天津市第一医...

作者

  • 9篇陈婕
  • 3篇李慧臻
  • 3篇杨岩
  • 2篇王天麟
  • 2篇杜潇
  • 2篇刘琳
  • 2篇张津玮
  • 2篇孔祥茹
  • 2篇胡建功
  • 1篇贾艳敏
  • 1篇赵双梅
  • 1篇刘洪
  • 1篇李永成

传媒

  • 3篇河北中医
  • 1篇时珍国医国药
  • 1篇陕西中医
  • 1篇辽宁中医杂志
  • 1篇云南中医中药...
  • 1篇中国中医药现...
  • 1篇北京中医药

年份

  • 3篇2017
  • 1篇2015
  • 1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07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李永成教授脾胃学说之临床应用被引量:4
2015年
李永成教授认为气机失和是脾胃疾病的常见病因,脾虚胃弱是发病的基础。临床多见寒热虚实夹杂,虚多于实,虚证可贯穿于疾病的始终,气机不畅是脾胃疾病的主要病理变化。治疗本病当健脾和胃,平调寒热,兼顾虚实,以调理脾胃气机为主。采用半夏泻心汤为基础方,随证加减,常收奇效。
陈婕
关键词:中医师
口服中药联合中频药透治疗脾虚气滞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分析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观察中药配合中频药透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效果。方法符合诊断标准的病例9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8例患者。治疗组予中药合中频药透治疗,对照组予枸橼酸莫沙比利片,1个月为1个疗程。1疗程后观察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经X线钡餐检查胃蠕动或胃排空时间。结果中医症状观察:两组患者的症状缓解时间及程度治疗组大多好于对照组。胃排空检测:治疗组显效28例,有效12例,总有效率87.0%;对照组:显效23例,有效9例,总有效率70.0%(P<0.05)。结论中药合中频药透治疗脾虚气滞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效果明显。
陈婕刘琳
关键词:脾虚气滞功能性消化不良
胃安散对胃癌前病变HSP70、HP的影响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观察中药胃安散对胃癌前病变大鼠胃黏膜免疫原物热休克蛋白70(heat shock proteins 70,HSP70)表达、幽门螺选杆菌(HP)的影响,探讨中药胃安散治疗胃癌前病变的作用机制。方法建立SD大鼠胃癌前病变动物模型。将模型大鼠分为4组:模型组、胃安散高剂量组、胃安散低剂量组、胃复春组。采用HE染色检测病理变化、免疫组化SABC方法检测HSP70的表达、快速尿素酶法检测HP。结果胃癌前病变大鼠胃粘膜HSP70表达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胃安散高、低剂量组治疗胃癌前病变后,胃粘膜细胞HSP70表达明显增加,胃安散高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且胃安散高、低剂量组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胃安散高剂量组对HP清除率优于胃复春组(P<0.05)。结论 HSP70表达削弱、HP感染可能与胃癌前病变的形成有关,胃安散可诱导大鼠提高HSP70的表达,清除HP,促进大鼠胃癌前病变胃粘膜细胞的修复,对粘膜具有保护作用,是防治胃癌的有效中药。
李慧臻贾艳敏刘洪陈婕赵双梅
关键词:胃癌前病变胃安散
中药分期治疗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痘疹样胃炎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H感染的痘疹样胃炎的效果。方法:符合诊断标准的病例63例,予抗Hp治疗2周(耐信20mg,阿莫西林1g,克拉霉素0.5g,复方铝铋颗粒1袋,每日2次口服)。若胃胀明显者,加服吗丁啉10mg,3次/d。活动期多属脾胃湿热以泻心汤加减,半夏,黄芩,黄连,陈皮,枳壳,厚朴,金银花;修复期多属脾胃虚弱以六君子汤加减:太子参,茯苓,白术,甘草,陈皮,半夏,丹参,砂仁,檀香。1个疗程为4周,1个疗程后两组进行比对。结果:Hp感染61例患者转阴,HP根除率为95.8%;痊愈48例占76.2%;显效10例,占15.9%;有效4例,占6.3%;无效1例,占1.6%;总有效率98.4%。结论:西医结合治疗Hp感染的痘疹样胃炎具有显著疗效。
陈婕刘琳
关键词:痘疹样胃炎HP感染中药分期治疗
胃泰方对功能性消化不良肝郁脾虚型大鼠一氧化氮、神经降压素及胃窦5-羟色胺表达的影响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通过观察胃泰方、吗丁啉对功能性消化不良(FD)肝郁脾虚型大鼠一氧化氮(NO)、神经降压素(NT)及胃窦5-羟色胺(5-HT)表达的影响,从脑—肠轴途径探讨胃泰方治疗FD的作用机制。方法将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4组,即空白组、模型对照组、吗丁啉组、胃泰组,每组10只。以32 mm蝴蝶夹夹鼠尾后1/3处,30 min后放开,每日1次;于每周二、四、六禁食,余日给足量饲料,持续4周。造模成功后第2 d起,胃泰方组大鼠以0.9 375 g/m L胃泰方浓缩液按2 m L/kg灌胃,吗丁啉组以0.5 mg/m L吗丁啉混悬液10 m L/kg灌胃,空白组、模型对照组以0.9%氯化钠注射液10 m L/kg灌胃,日1次,连续28 d。检测血清中NO、NT及胃窦5-HT的表达。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对照组NO含量减少,NT含量增加,胃窦5-HT阳性细胞数及灰度值明显降低(P<0.05);与模型对照组比较,胃泰组、吗丁啉组NO含量增加,NT含量降低,胃窦5-HT阳性细胞数及灰度值明显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泰方能纠正NO、NT及胃窦5-HT的异常表达,其作用与吗丁啉基本相当,这可能是胃泰方治疗FD的关键所在。
陈婕张津玮杨岩胡建功李慧臻杜潇王天麟孔祥茹
关键词:血清素一氧化氮
肝郁脾虚型FD大鼠模型的建立及评价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建立肝郁脾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FD)大鼠模型。方法 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胃泰组、吗丁啉组,每组各10只。模型组采用夹尾联合不规则喂养法建立FD大鼠模型,用32 mm蝴蝶夹夹鼠尾后1/3处,30 min后放开,每日1次;每周予二、四、六禁食,余日给足量饲料,持续4周。观察比较2组大鼠一般状态、体质量增长情况、糖水消耗实验、敞箱实验(open-field法)、胃内残留率测定(胃排空率测定)、小肠推进率的测定、一氧化氮(NO)、神经降压素(NT)、胃窦组织形态学变化。结果大鼠逐渐出现精神倦怠、体重增长缓慢、糖水消耗减少、大鼠活动减少、胃内残留率增加/胃排空率降低、小肠推进率降低、无炎症细胞浸润等病理组织学改变。结论本造模方法简单易行,可重复率高,值得进一步推广与应用。
陈婕张津玮杨岩胡建功李慧臻杜潇王天麟孔祥茹
关键词:功能性消化不良动物模型肝郁脾虚动物实验研究
中医药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研究概况被引量:1
2013年
功能性消化不良(FD)是指来源于胃十二指肠的非器质性疾病,临床表现为上腹痛、上腹灼热感、餐后饱胀或早饱,可伴食欲不振、嗳气、恶心或呕吐等难以用器质性疾病解释的一组症候群;中医无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病名,但根据其症状,可归属于中医痞满、胃脘痛、嘈杂等范畴,历代医家对其病因病机都有所阐述,而且辨证治疗方法丰富。
陈婕杨岩李永成
关键词:功能性消化不良中医药
中西医结合治疗胃食管反流病72例被引量:1
2007年
陈婕
关键词:胃食管反流病汤剂中西医结合疗法
李永成教授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学术思想及经验总结被引量:2
2017年
通过李永成教授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案例,总结其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学术思想。李教授认为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主要发病机制在于肝脾不能正常发挥其功能,饥饱不适、情志不畅、外邪所伤、操劳过度等致病因素导致肝失疏泄,脾失运化,肝气不疏,从而使患者出现抑郁恼怒等情绪障碍,而脾失运化,则致其清浊不分,停滞中焦,精微随糟粕并行肠间,发为泄泻、腹痛。
王振雪陈婕
关键词:肠易激综合征中药疗法名医经验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