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志文

作品数:52 被引量:20H指数:2
供职机构:上海大学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一般工业技术化学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2篇专利
  • 17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1篇理学
  • 8篇一般工业技术
  • 3篇化学工程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电气工程
  • 1篇建筑科学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17篇纳米
  • 15篇氧化锡
  • 15篇二氧化锡
  • 11篇催化
  • 10篇SUB
  • 8篇电池
  • 8篇离子
  • 7篇锂离子
  • 7篇锂离子电池
  • 7篇离子电池
  • 7篇纳米材料
  • 6篇石墨
  • 6篇石墨烯
  • 5篇退火
  • 5篇量子
  • 5篇量子点
  • 5篇半导体
  • 4篇氧化物
  • 4篇脉冲激光
  • 4篇脉冲激光沉积

机构

  • 52篇上海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山...
  • 2篇中国科学院上...
  • 1篇安徽大学
  • 1篇长沙理工大学
  • 1篇池州学院
  • 1篇上海科技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生...
  • 1篇中国科学院武...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作者

  • 52篇陈志文
  • 24篇焦正
  • 20篇吴明红
  • 9篇陈琛
  • 8篇汪文峰
  • 7篇王剑
  • 7篇刘延雨
  • 7篇张海娇
  • 6篇侯凌癸
  • 5篇李全宝
  • 5篇王利军
  • 5篇张乾
  • 5篇胡志翔
  • 4篇杜娟
  • 4篇郭敬新
  • 4篇丁国际
  • 4篇潘登余
  • 4篇任兰兰
  • 3篇王利军
  • 3篇陈大勇

传媒

  • 12篇上海大学学报...
  • 2篇中国科技论文
  • 1篇现代化工
  • 1篇燃料化学学报
  • 1篇环境工程学报
  • 1篇中国环境科学...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3
  • 2篇2021
  • 6篇2020
  • 3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7
  • 5篇2016
  • 4篇2015
  • 6篇2014
  • 7篇2013
  • 7篇2012
  • 6篇2011
5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用作锂离子电池负极的Mn<Sub>3</Sub>O<Sub>4</Sub>/RGO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操作简单,温和可控、节能环保的用作锂离子电池负极的Mn<Sub>3</Sub>O<Sub>4</Sub>/RGO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属于复合功能材料领域。本发明的主要内容是:应用改进的Hummers方法...
陈志文苗纯杰侯凌癸胡志翔任兰兰郜子明董敬余
文献传递
具有非线性电学特性的Au/Ge分形纳米薄膜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制备金(Au)诱导非晶半导体锗(Ge)的晶化方法及其分形纳米薄膜的非线性电学特性。本发明主要内容是:利用真空热蒸发技术,将高纯Ge(纯度:99.9wt.%)和高纯Au(纯度:99.99wt.%)分别放置于真...
陈志文李全宝陈琛焦正吴明红
文献传递
某水源水库嗅味来源及潜在产嗅藻分布特征解析被引量:1
2020年
华东地区某水源水库近年来出现季节性嗅味问题。为解析嗅味产生来源及其成因,于2018年4月至2019年12月对该水库上游以及库内水体进行长期监测。监测结果表明,2-甲基异莰醇(2-MIB)是主要的土霉味致嗅物质,伪鱼腥藻是该水库潜在产嗅藻种,且其主要为外源输入。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伪鱼腥藻的生长与水温及水下光照(透明度、浊度)等有关。为进一步解析水下光照因素驱动下伪鱼腥藻在水库水体中的分布特征,在水库高嗅期间开展了72 h连续监测,重点分析了伪鱼腥藻昼夜与垂向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在08:00,伪鱼腥藻往表层迁移,在10:00—14:00,表层密度达到最高值,白天在水体中呈现明显的垂向迁移特征,而夜晚在水体中各层的分布无明显变化,这进一步说明水下光照对伪鱼腥藻生长的重要性。以上结果进一步提升了对实际水体中伪鱼腥藻分布规律的认识,可为水源地中伪鱼腥藻导致的嗅味问题提供借鉴。
陈志文徐亚楠苏命侯伟昳徐晓庆于建伟贾泽宇杨敏
关键词:2-甲基异莰醇垂向分布饮用水
具有锗晶分形团簇的Al/Ge双层膜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涉及到一种制备技术简单、形貌可控、重复性良好的Al/Ge双层膜中Ge分形团簇的Al诱导合成方法,也即是一种具有锗晶分形团簇的Al/Ge双层膜的制备方法,属于半导体薄膜制备工艺技术领域。本发明方法的主要内容是:利用真...
陈志文李全宝陈琛刘延雨王利军焦正吴明红
文献传递
电子束辐照对二氧化锡纳米晶生长的影响被引量:2
2014年
通过溶胶凝胶法制备二氧化锡纳米晶,然后利用电子束辐照技术对其进行辐照。与未辐照样品对比表明:辐照样品的结晶性更好,比表面积比未辐照样品明显提高,辐照剂量为1 400kGy,辐照样品的比表面积近2倍于未辐照样品。同时发现辐照样品在538和680cm-1出现了新的拉曼峰。研究结果表明:电子束辐照技术对二氧化锡纳米晶成核和量子点生长是一种重要手段。
汪文峰侯凌癸黄茹婷张乾陈志文
关键词:二氧化锡电子束辐照量子点
氧化锌/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被引量:4
2020年
印染废水具有色度深、毒性大和可生化性差等特点,在被排放到自然水体之前,对其进行有效的脱色和矿化处理是非常必要的.效率高、环境友好的半导体光催化技术被认为是一种治理环境污染的有效方式,而该技术的核心在于高效催化剂的设计.氧化锌(ZnO)是一种常用的半导体催化剂,但目前报道的ZnO存在比表面积小、催化效率欠佳等问题.通过水热法设计合成了ZnO/石墨烯(graphene)复合催化剂.石墨烯的引入有效促进了半导体光生电子的迁移和光生载流子的分离,使复合材料表现出增强的催化活性.此外,石墨烯作为吸附剂富集有机污染物分子,提高了光催化反应过程中的传质效率.在100 min的反应时间内,ZnO/Graphene复合物样品对于亚甲基蓝(methylene blue,MB)溶液的脱色率高达89.2%,优于纯相ZnO的59.0%.
李琦罗志刚陈大勇黄守双胡张军陈志文
关键词:光催化石墨烯亚甲基蓝
Fe<Sub>2</Sub>O<Sub>3</Sub>@Co<Sub>9</Sub>S<Sub>8</Sub>双中空核壳结构纳米复合材料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Fe<Sub>2</Sub>O<Sub>3</Sub>@Co<Sub>9</Sub>S<Sub>8</Sub>双中空核壳结构纳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方法步骤如下:将氯化铁溶液和磷酸二氢铵溶液混合并...
黄守双宁萍陈志文吴成昊胡张军
锰掺杂诱导正交相SnO_2的生长行为
2013年
通过一种简单的共沉淀方法制备了Mn掺杂二氧化锡(SnO_2)颗粒,对前驱体在不同温度下热处理,并通过X射线衍射(X-my diffraction,XRD)和高分辨电子显微学(high-resolution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HRTEM)对样品的微纳米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样品中除了四方相Sn02外,还存在正交相SnO_2.XRD测试结果显示,随着退火温度的增加,正交相SnO_2的峰强减弱,四方相的峰强增加.HRTEM分析表明:样品中可以同时找到四方相和正交相SnO_2的晶格像,进一步证实了正交相SnO_2的存在.Mn掺杂SnO_2后,Mn离子进入SnO_2晶胞,替代了Sn离子,因此引起晶格扭曲畸变,对正交相SnO_2的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
王利军陈琛刘延雨陈志文
关键词:四方相晶格畸变微纳米结构
电子束辐照对二氧化锡微结构和光致发光性能的影响
2015年
通过溶胶-凝胶法制备二氧化锡纳米晶,再进行电子束辐照。研究发现辐照剂量为1 400kGy的二氧化锡纳米粒子比未辐照的结晶性更好,辐照后二氧化锡纳米晶具有四方金红相结构,粒子平均大小为4nm。辐照后二氧化锡在535cm-1和691cm-1处出现新的拉曼峰,带隙能为3.29eV。结果表明电子束辐照对二氧化锡微结构和光性能具有重要影响。
侯凌癸汪文峰黄茹婷张乾陈志文
关键词:电子束辐照微结构光致发光
一锅法合成CexZr1-xO2固溶体催化剂用于热化学循环分解CO2制CO
2019年
采用一锅蒸发诱导自组装法(EISA)制备了一系列不同铈锆物质的量比的铈锆固溶体催化剂,用TGA研究了其热化学循环分解CO2制CO的催化性能,并采用XRD、Raman光谱、H 2-TPR、XPS、SEM和N 2吸附-脱附等手段对催化剂的物相结构、还原性能和表面化学性质进行了表征分析,用热重分析(TGA)研究了铈锆固溶体对热化学循环分解CO2制CO的催化性能。结果表明,随着Ce/Zr物质的量比增加,铈锆固溶体催化剂的CO2高温分解活性先增大后减小。Ce/Zr物质的量比为1的Ce 0.5 Zr 0.5 O2催化剂由于具有较多的晶格缺陷和氧空穴,氧迁移能力强,催化活性高,而Ce/Zr物质的量比为3的Ce 0.75 Zr 0.25 O2催化剂具有相对稳定的氧空穴数,循环稳定性好。循环反应后,所有的催化剂均出现了一定程度的烧结,且富锆固溶体发生了相分离,这可能会影响催化剂的性能。
施衡雒京蒲彦锋王峰李枫陈志文宋权斌肖福魁赵宁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