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扬清
- 作品数:7 被引量:4H指数:1
- 供职机构:澄迈县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孕产妇梅毒血清学检测结果分析及意义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了解孕产妇免费梅毒筛查实施情况落实的效果,为有效阻断和降低梅毒母婴垂直传播的发生,预防和控制梅毒的蔓延。方法:对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来我院首次孕期保健和待产妇及其新生儿进行免费梅毒血清学检测。结果:免费筛查孕产妇7256名,经梅毒确诊试验阳性的36名,梅毒阳性的孕妇,除选择流产外,所生新生儿25名,确诊胎传梅毒的有6名。结论:孕产妇实施产前梅毒血清学检测,能有效阻断梅毒母婴传播,可提高优生优育水平。
- 陈扬清徐小燕
- 关键词:孕产妇梅毒胎传梅毒
- 肺炎支原体抗体检测在诊断儿童肺炎中的意义被引量:3
- 2012年
- 采用ELISA法对1134例呼吸道感染患儿血清中的肺炎支原体抗体(Mp-Ab)进行检测并分析。结果1134例患儿抗Mp-Ab阳性率为21.34%,<2岁的阳性率最低,为8.85%,其次是7~15岁的阳性率为20.14%,2~7岁的阳性率最高,为31.58%。各组之间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冬秋季节阳性率最高,分别为26.07%和24.5%,春季阳性率为17.84%,夏季最低为14.94%。冬与春夏季节和秋夏季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性别差异。
- 陈扬清
- 关键词:肺炎支原体呼吸道感染酶联免疫吸附法
- sFas、sFasL、β2-MG和细胞因子与ITP患者的相关性
- 2016年
- 目的探究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病患血清中可溶性Fas(s Fas)、可溶性Fas配体(s Fas L)、β2-微球蛋白(β2-MG)以及细胞因子的水平,并分析其相关性。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海南省澄迈县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ITP病患73例,并记为观察组。再随机选择同期在本院进行健康体检的志愿者73名,同时记为对照组。对比两组血清中s Fas、s Fas L、β2-MG及相关细胞因子水平,最后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s Fas、s Fas L、β2-MG、CD4+及CD28+水平分别为(14.94±2.08)、(0.67±0.13)、(2.63±0.45)、(25.61±4.28)及(32.74±7.03),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5.82±1.46)、(0.33±0.06)、(1.27±0.19)、(36.09±5.12)、(50.17±10.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观察组IL-2水平(0.31±0.07)低于对照组(0.62±0.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s Fas、s Fas L及β2-MG与ITP呈正相关,而IL-2、CD4+及CD28+与ITP呈负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 Fas、s Fas L和β2-MG参与了ITP的发病过程,可以应用于病变的诊断及分型。并且ITP病患免疫功能出现缺陷,对预后效果有一定的指导价值。
- 陈扬清
- 关键词:FASFASΒ2-MG细胞因子
- 澄迈县吸毒人群丙肝感染状况调查
- 2012年
- 目的了解澄迈县吸毒人群丙肝感染状况。方法用酶联免疫法对208例吸毒人员进行HCV抗体检测。结果208例吸毒人员HCV抗体阳性为112例,阳性率为53.84%。感染途径以注射吸毒感染为主;对照组100例血清丙肝抗体阳性2例,阳性率为2%。结论吸毒人群HCV感染率高,是丙肝的重要传染源,应采取措施加强对吸毒人员的监测,广泛开展针对性预防知识的宣传教育,防止丙肝在人群中传播和蔓延。
- 陈扬清
- 关键词:肝炎丙型
- 心肌肌钙蛋白Ⅰ检测缺血性心肌损害的诊断价值
- 2005年
- 在缺血性心脏病的诊断中,除了病历、身体检查和心电图以外,生化标记物的测量一直是一个重要的评估指标,大量的临床实践发现,约有25%的急性心肌梗死(AMI)病人发病早期没有典型的临床症状,约50%左右的AMI病人缺乏心电图(ECG)的特异改变,在这种情况下,心肌损伤生化指标物的检测在诊断AMI时尤为重要.
- 陈扬清
- 关键词:AMI病人缺血性心脏病急性心肌梗死生化标记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