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益气
  • 4篇益气活血
  • 4篇活血
  • 4篇降纤
  • 4篇降纤酶
  • 3篇血性
  • 3篇中风
  • 3篇缺血
  • 3篇缺血性中风
  • 3篇中药配合
  • 3篇疗效
  • 3篇疗效观察
  • 3篇化瘀
  • 2篇糖尿
  • 2篇糖尿病
  • 2篇通络
  • 2篇化瘀通络
  • 2篇甲状腺
  • 2篇甲状腺功能
  • 2篇2型糖尿

机构

  • 9篇江门市新会区...
  • 1篇江门市新会区...
  • 1篇江门市新会区...

作者

  • 9篇陈文娟
  • 5篇杨劲松
  • 5篇钟妙文
  • 4篇罗治华
  • 2篇陈金仲
  • 2篇林红霞
  • 1篇何洪兵
  • 1篇张玉松
  • 1篇麦美秀
  • 1篇唐荣德
  • 1篇李树
  • 1篇郭爱群
  • 1篇李沛然
  • 1篇吴兵
  • 1篇黄小兵

传媒

  • 2篇中西医结合心...
  • 1篇内蒙古中医药
  • 1篇新中医
  • 1篇深圳中西医结...
  • 1篇热带医学杂志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 1篇2007年全...
  • 1篇全国危重病急...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1
  • 1篇2018
  • 3篇2007
  • 1篇2006
  • 2篇2005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真武汤加减治疗甲状腺功能减退症(脾肾阳虚型)30例疗效观察被引量:23
2006年
目的:观察真武汤加减配合小剂量L-甲状腺钠片治疗甲状腺功能减退症(脾肾阳虚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0例。治疗组用真武汤(由附子、自芍、白术、茯苓、甘草、生姜等组成)加减配合小剂量L-甲状腺钠片治疗;对照组单纯用L-甲状腺钠片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甲状腺素(T4)、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促甲状腺激素(TSH)的变化。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3%,对照组为70.0%,2组比较, 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T3、T4、FT3、FT4、TSH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 <0.01)。结论:真武汤加减配合小剂量L-甲状腺钠片治疗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疗效较好,副作用少。
陈文娟钟妙文杨劲松
关键词:甲状腺功能减退症脾肾阳虚中西医结合疗法真武汤
西格列汀联合胰岛素对胰岛功能严重受损的2型糖尿病的疗效观察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探讨西格列汀联合门冬胰岛素30注射液治疗胰岛功能严重受损的2型糖尿病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3月至2021年3月于江门市新会区中医院治疗的80例胰岛功能严重受损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40)和观察组(n=40)。对照组给予门冬胰岛素30注射液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西格列汀治疗。比较不同方案的治疗价值。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h 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低于对照组,而空腹C肽、餐后2 h C肽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高于对照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胰岛素用量及血糖达标用时少于对照组,且治疗后体质量指数(BMI)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低血糖发生率(10%)显著低于对照组(2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胰岛功能严重受损的2型糖尿病患者病情较为严重,予以西格列汀联合胰岛素方案干预治疗效果显著,对血糖等指标有着积极改善作用,治疗安全性高,符合临床治疗需求。
陈金仲陈文娟戴月娟林红霞
关键词:2型糖尿病门冬胰岛素30注射液胰岛功能
江门市新会区甲状腺功能检测结果的调查分析被引量:2
2005年
目的初步探讨新会地区甲状腺疾病的发病情况。方法对近3年(2001年11月~2004年10月)该区三家综合性医院共15648例体检者、门诊病人和住院病人的甲状腺功能检测结果进行调查,以甲状腺功能检测异常值结合临床诊断来判断甲状腺疾病的发病率及与性别、年龄的关系,并以三个时间段来估价其发病趋势。结果各种甲状腺疾病在总被检人数中的比例是:甲亢的发病率占12.9%,甲减占3.6%,亚临床甲亢占6.6%,亚临床甲减占6.7%,其他甲状腺疾病占2.0%;各种甲状腺疾病在总发病例数中的比例是:甲亢的发病率为40.6%,甲减为11.5%,亚临床甲亢为20.7%,亚临床甲减为21.1%,其他甲状腺疾病为6.2%。甲状腺疾病发病率男女之比是1∶2.60,其中以甲亢差别最大、男女之比是1∶4.03。甲状腺疾病发病年龄以中青年(20~49岁)居多。在受检人群中甲状腺疾病总发病率是31.7%,其中2001.11~2002.10为28.1%,2002.11~2003.10为32.9%,2003.11~2004.10为33.8%。结论甲亢发病率远高于甲减,亚临床甲亢发病率与亚临床甲减差不多,其他甲状腺疾病发病率比较低。该区3年来甲状腺疾病的发病稍有递增趋势。
唐荣德黄小兵郭爱群李树李沛然陈文娟
关键词:甲状腺疾病甲状腺激素促甲状腺激素
身痛逐瘀汤合四物汤加减治疗消渴病痹症阴虚血瘀证的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对身痛逐瘀汤合四物汤加减治疗消渴病痹症阴虚血瘀证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方法:将我院2015年7月~2017年7月收治的消渴病痹症阴虚血瘀证患者11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57例以及对照组57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方法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联合身痛逐瘀汤合四物汤加减方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经过治疗,两组FBG、2h PG水平均有所下降(P<0.05),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4.74%)较对照组(80.70%)更高(P<0.05)。结论:身痛逐瘀汤合四物汤加减治疗消渴病痹症阴虚血瘀证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戴月娟陈文娟
关键词:身痛逐瘀汤四物汤阴虚血瘀证疗效观察
益气活血化瘀通络中药配合降纤酶治疗进展性缺血性中风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进展性缺血中风的临床治疗效果。 方法:对78例进展性缺血性中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常规方法治疗,抗血小板聚集,低分子肝素抗凝,疏通循环,脑保护剂和康复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
杨劲松罗治华钟妙文陈文娟
关键词:益气活血化瘀通络降纤酶缺血性中风
文献传递
益气活血化瘀通腑中药配合降纤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
2005年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通腑中药配合降纤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和副反应。方法将205例中重度偏瘫的急性脑梗死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106例和对照组99例。对照组用葛根素和胞二磷胆碱静脉输注,配合常规方案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上偏瘫Ⅰ方(本院的协定处方)煎服和大黄粉口服,并以降纤酶10U加生理盐水静脉输注,连用3d。观察两组治疗后1d、3d、7d、14d、21d及28d神经功能缺损变化和副反应,抽查纤维蛋白原在用药前后的变化。结果治疗28d后总有效率治疗组94.3%,与对照组83.8%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在治疗后第7天、第14天进步率与对照组相比较,均有统计学性意义(P<0.01);治疗组纤维蛋白原下降较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除出现少数皮下淤斑和腹泻外,无一例出现颅内出血副反应。结论益气活血化瘀通腑中药配合降纤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显著,副反应轻微。
杨劲松罗治华钟妙文陈文娟何洪兵吴兵张玉松
关键词:脑梗死降纤酶
降纤酶结合益气活血化瘀通络中药治疗进展性缺血性中风的临床研究被引量:6
2007年
目的观察降纤酶结合益气活血化瘀通络中药治疗进展性缺血性中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8例进展性缺血性中风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常规方法,即抗血小板聚集、低分子肝素抗凝、疏通循环、脑保护剂和康复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上降纤酶和益气活血化瘀通络的中药(偏瘫方)治疗。对两组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进行评定和总疗效对比分析。结果治疗组治疗后7d后进步率为5%,14d、21d疗效均显著好于对照组(P<0.01),治疗28d的总疗效治疗组(95.0%)与对照组(76.3%)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降纤酶结合益气活血化瘀通络的偏瘫方治疗,能有效控制进展性缺血性中风,可显著提高早期进步率。
杨劲松罗治华钟妙文陈文娟
关键词:益气活血降纤酶
益气活血化瘀通络中药配合降纤酶治疗进展性缺血性中风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进展性缺血中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对78例进展性缺血性中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常规方法治疗,抗血小板聚集,低分子肝素抗凝,疏通循环,脑保护剂和康复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上...
杨劲松罗治华钟妙文陈文娟
关键词:降纤酶益气活血缺血性中风
文献传递
MMC管理模式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管理效果观察
2024年
探讨与观察国家标准化代谢性疾病管理中心(Metabolic Management Center,MMC)管理模式在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中的管理效果。方法 研究时间为2022年4月至2023年4月,研究对象从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中医院进行选择,均患有2型糖尿病,遵循随机数字表法,800病例被分成2个小组。常规护理的病例组被命名为一般组,联合应用MMC管理模式的病例组为实验组,每一个组中的病例数都是400,时间1年。比较最终的效果。结果 餐后2h血糖、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在干预1年后比较不同干预措施采取之前更低,结果 还显示出实验组为更低的水平(P<0.05)。自我管理能力评分在护理6个月后、1年后比较在不同干预措施采取之前更高,结果 还显示出实验组为更高的水平(P<0.05)。护理1年后实验组的各维度生存质量评分与一般组相比也提高非常多(P<0.05)。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中在经MMC管理模式护理之后,血糖水平降低,生活质量提高,对患者病情改善就有较大的促进作用。
麦美秀陈文娟陈金仲苏调想林红霞
关键词:2型糖尿病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自我管理能力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