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CD供肾肾移植免疫诱导方案的临床研究
- 詹胜利蔡明李州利陈昌庆况夏雨袁清韦星
- 肾移植术后患者并发恶性肿瘤临床分析
- 目的:探讨肾移植术后患者恶性肿瘤的发病情况、病理类型及治疗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4年6月8例肾移植术后患者发生恶性肿瘤情况及免疫抑制剂的使用.结果:8例肾移植术后并发恶性肿瘤患者中,膀胱合并输尿管尿...
- 孙曙蔡明李州利李聪然陈昌庆石炳毅
- IL-21mRNA在肾移植受者中的表达及其与排斥反应的关系
- 陈昌庆李州利蔡明许晓光黄海燕詹胜利况夏雨
- 后腹腔镜及开放保留肾单位手术治疗T_(1a)N_0M_0期肾癌的临床疗效比较被引量:5
- 2014年
- 目的:分析比较后腹腔镜及开放保留肾单位手术治疗T1a N0M0期肾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8月~2013年5月在我院治疗的保留肾单位手术患者52例,分为后腹腔镜组(23例)和开放组(29例),观察比较两组患者肾动脉阻断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及术后输血率、术后并发症、恢复进食时间、引流天数、术后住院天数、IL-2用药情况、出院时肌酐及远期肾功能、有无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等指标。结果:两组患者在肾动脉阻断时间、手术时间、恢复进食时间及术后住院天数上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术中出血量、术中输血率、术后引流天数、术后输血率、术后并发症、IL-2用药、出院时肌酐水平、病理类型及远期肾功能、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后腹腔镜下保留肾单位手术治疗T1a N0M0期肾癌疗效可靠,与开放性手术相比,术后恢复快,远期肾功能、局部复发及转移率方面相似。
- 李州利蔡明陈昌庆金海龙王强韦星李聪然曾春林石炳毅刘志佳
- 关键词:肾细胞癌保留肾单位手术
- IL-17和IL-21在肾移植受者中的表达及其与排斥反应的关系
- <正>目的:通过研究Th17/IL-17&IL-21与移植肾发生排斥反应的相关性,探索排斥反应的发生机制,为临床诊断和防治排斥反应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严格按照纳入标准选取我院健康体检人员15名及肾移植术后穿刺及复查...
- 陈昌庆李州利蔡明袁清孙曙王强李聪然韦星
- 文献传递
- 亲属肾移植术后并发6例淋巴漏分析
- 陈昌庆李州利蔡明詹胜利况夏雨
- 凝血对血清可溶型CD226、CD100浓度的影响
- <正>研究背景:血可溶型CD226、CD100浓度与肿瘤、病毒感染等疾病有相关性,目前研究采用的标本多为血清标本。血小板组学发现,血小板活化过程中释放了金属蛋白酶,可以在血液中将膜型CD226和CD100酶切释放到血液中...
- 刘志佳陈昌庆孙署王爽李州利肖漓金伯泉石炳毅
- 文献传递
- 白细胞介素17在肾移植排斥反应中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2
- 2014年
- 背景:白细胞介素17是一种强效的炎性细胞因子,在急性排斥反应研究中较多,而在慢性排斥反应以及急性和慢性共同研究甚少。目的:通过研究白细胞介素17表达与移植肾发生排斥反应的相关性,探索白细胞介素17表达与排斥反应的关系。方法:选取解放军第309医院肾移植后穿刺及复查患者47例,根据患者病情分为肾功能稳定组(n=20)、急性排斥组(n=15)和慢性排斥组(n=12),另取健康体检人员15人作为正常组。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4组受试对象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白细胞介素17 mR NA的相对表达水平,分析其与血清肌酐和排斥时间的相关性。结果与结论:与正常组相比,急性排斥组与稳定组患者白细胞介素17 m RNA的表达水平差异有显著性意义;而慢性排斥组患者白细胞介素17 mR NA较稳定组升高了2.89倍(P<0.01)。急性排斥组及慢性排斥组患者白细胞介素17 mR NA表达水平与肌酐、移植后排斥时间均无明显相关性。提示白细胞介素17在排斥反应中存在显著性意义。
- 孙曙李州利蔡明王强金海龙陈昌庆刘志佳孔祥瑞李聪然石炳毅
- 关键词:白细胞介素类移植物排斥肾移植白细胞介素17慢性排斥反应血清肌酐
- IL-21mRNA在肾移植受者中的表达及其与排斥反应的关系
- 陈昌庆李州利蔡明詹胜利况夏雨许晓光黄海燕
- IL-21mRNA在肾移植受者中的表达及其与排斥反应的关系
- 目的 通过研究IL-21 在肾移植受者中的转录表达水平,探讨IL-21mRNA 与移植肾发生排斥反应的相关性,为临床诊断和防治排斥反应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 严格按照纳入标准选取我院健康体检人员15 名及肾移植术后穿刺...
- 陈昌庆李州利蔡明李响詹胜利许晓光韩永黄海燕石炳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