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松

作品数:46 被引量:207H指数:9
供职机构: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交通运输工程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4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8篇天文地球
  • 19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理学

主题

  • 18篇沉积物
  • 11篇重金
  • 11篇重金属
  • 9篇表层沉积物
  • 8篇疏浚物
  • 8篇污染
  • 8篇
  • 7篇动力学
  • 7篇污水
  • 7篇
  • 6篇长江口
  • 5篇化学特征
  • 4篇地球化
  • 4篇地球化学
  • 4篇地球化学特征
  • 4篇有机物
  • 4篇通量
  • 4篇重金属含量
  • 4篇金属含量
  • 4篇

机构

  • 45篇国家海洋局第...
  • 2篇中国科学院

作者

  • 46篇陈松
  • 36篇廖文卓
  • 23篇许爱玉
  • 19篇骆炳坤
  • 4篇庄国顺
  • 3篇潘皆再
  • 2篇傅天保
  • 2篇姜善春
  • 1篇傅文通
  • 1篇蔡水源
  • 1篇傅天宝
  • 1篇李轩如
  • 1篇黄自强

传媒

  • 30篇台湾海峡
  • 5篇海洋学报
  • 3篇应用海洋学学...
  • 2篇海洋环境科学
  • 1篇海洋与湖沼
  • 1篇沉积学报
  • 1篇海洋通报
  • 1篇热带海洋
  • 1篇全国腐殖酸化...

年份

  • 3篇1999
  • 4篇1998
  • 2篇1997
  • 3篇1996
  • 1篇1995
  • 2篇1994
  • 5篇1993
  • 4篇1992
  • 7篇1991
  • 2篇1990
  • 4篇1989
  • 2篇1988
  • 4篇1987
  • 1篇1984
  • 1篇1983
  • 1篇1900
4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长江口底质腐殖酸铜铅络合物的表观稳定常数被引量:1
1988年
采用差示脉冲阳极溶出极谱法测定了长江口底质腐殖酸每个分子中可键合金属位置的平均数,计算其平均分子量约为800,并估算出长江口底质腐殖酸-铜、铅络合物的表现稳定常数高达10^(11)-10^(12)数量级。
庄国顺廖文卓潘皆再陈松
关键词:腐殖酸铅络合物铅化合物表观稳定常数长江口底质
九龙江口厦门港沉积物中镉、铜、铅的分布和行为被引量:9
1983年
一、前言河口区是江河所携带的泥砂、悬浮物和各种化学物质的主要沉积场所。河流悬浮物是重金属元素很好的清除剂。在河口水质条件急剧变化和复杂的化学、生物等过程中,它们能从水体中吸附大部分的重金属元素一起进入沉积物。Hely指出:Back河口海水中有些痕量金属的浓度要比排入该河废水中低10—100倍,这种减少既有海水的稀释作用,也有流出物中所含有颗粒的沉积作用,而更重要的是悬浮物的吸附和聚沉作用。因此测定河口沉积物中痕量重金属含量(总含量和各种可能迁移相),通常能预示该地区的污染情况。如果再指出它们与沉积物的某些重要组份及所处环境条件,就有可能进一步了解河流物质进入海洋的过程和机制。
廖文卓潘皆再陈松
关键词:CD重金属含量间隙水底质水PB
九龙江河口区磷的转移和入海通量被引量:12
1996年
1992~1993年4个航次的调查研究结果表明,九龙江河口区总磷的分布和转移受悬浮物含量明显控制。当SPM含量低时,其迁移过程接近理想行为;SPM含量高时则为非理想行为。估算得出,九龙江水体总磷的平均人海通量为1.47×103t/a。其中,溶解态磷为0.43×103t/a,约占29%;颗粒态磷占71%,九龙江水磷的输入以颗粒态为主。溶解态磷的分布,基本上在某一水平上了波动,其入海通量受环境影响很小,可能意味着颗粒磷的缓冲作用。
陈松廖文卓骆炳坤许爱玉
关键词:通量悬浮物
河口重金属在沉积物-海水的界面转移被引量:12
1989年
本文主要综合多年来我们在海洋重金属固-液界面过程的研究结果,从广泛的调查资料入手,结合深入的理论研究,对重金属在沉积物-海水的界面转移作一次较定量系统的介绍。
陈松廖文卓许爱玉
关键词:重金属沉积物
南沙海域沉积物/海水界面分配与转移 Ⅱ.铁和锰被引量:3
1999年
根据1993年11~12月航次调查结果,研究南沙海域铁和锰在沉积物/间隙水/海水的界面分配和转移。结果表明,沉积物中Fe含量与其他海域差不多, Mn具有明显特色:不但含量很高,在不同站位差异悬殊,且 Fe、 Mn之间存在分离现象。沉积物中Fe、Mn含量与水深呈正相关。估计本海区有锰的微结核存在。在间隙水中Fe、Mn均产生明显富集,比海水含量高30多倍。Fe、Mn(尤其是Mn)的界面分配和转移与水深密切相关,与沉积物的氧化还原条件也存在着一定关系。
陈松廖文卓许爱玉骆炳坤
关键词:南沙海域
九龙江河口区有机物的转移和入海通量被引量:6
1996年
1992~1993年4年个航次调查结果表明,九龙江河口区水体中总有机物的含量和转移与悬浮物含量密切相关。当SPM含量低时,其转移过程接近于理想行为;当SPM含量高时,则为非理想行为。估算得出,九龙江水悬浮泥沙入海通量约为142×104t/a;总COD的入海通量约为48.3×103t/a。其中,溶解态COD为38.4×103t/a,约占80%,表明有机物的转入以溶解态为主,如溶解态有机物以DOC表示,则DOC的入海通量为42.1×103t/a。研究还表明,水体溶解有机物的转移接近于保守行为。
陈松廖文卓许爱玉骆炳坤
关键词:入海通量有机物
厦门西港表层沉积物对铅的吸附作用被引量:6
1991年
在海水介质中,模拟研究了厦门西港沉积物对Pb吸附过程的热力学和动力学性质,提出相应的定量模式,测定饱和吸附量、吸附速率常数和表观活化能等重要物化参数。结果表明,沉积物-Pb的吸附以化学作用为主,静电作用为辅。其吸附性质与水合氧化铁-Pb的吸附类似。
陈松林汝健骆炳坤许爱玉廖文卓
关键词:沉积物
厦门港表层沉积物对海水中铅的吸附动力学被引量:2
1998年
模拟研究厦门港表层沉积物对海水中Ph的吸附动力学及水环境条件的影响,当海水温度由20~30℃、pH5~8和盐度30~4变化时,吸附速率分别提高约50%、1个数量级和5倍。吸附速率与盐度之间呈负指数相关关系。吸附过程可用交换吸附动力学模式描述。测定吸附速率常数、表观活化能和平衡吸附量等参数研究表明,沉积物对Pb的吸附性质以化学作用为主。
陈松骆炳坤许爱玉廖文卓
关键词:吸附动力学沉积物海洋污染
厦门港疏浚物海洋倾废评价的试验研究 Ⅰ.主要有害物质在围隔海水中的释放被引量:3
1991年
应用围隔海水实验技术研究厦门港疏浚物倾倒入海后其中主要有害物质的释放及其对海洋初级生产力的影响。本文仅讨论了倾倒——沉降及倾倒——混合两种情况下几种主要有害物质从实验疏浚物释放到水体的结果,提出了评估释放程度的方法。释放系数计算结果表明:沉降条件下油类、666、DDT、Hg和Pb没有净释出,某些有害物质如DDT、Hg、Pb还可能由于疏浚物的加入,从水体中清除掉。Cd的释放程度较高,值得注意。搅拌混合条件下,油类、Hg、Pb、Cd、Cu的释放程度略有增加。
曾秀山傅天宝陈松
关键词:海洋污染疏浚物废物
城市污水与海水混合过程中有机污染物的转移被引量:7
1994年
以3种不同混合体系模拟研究了城市污水与海水混合过程中有机污染物的转移。在“污水颗粒物-过滤海水”体系中,颗粒态有机物有一定的释放,释放率约在0.02~0.04d-1之间。释放过程可用交换平衡动力学模式描述。在“天然海水-过滤污水”和“海水-污水”混合体系中,未发现有机污染物有明显的吸附或释放。在这3种混合体系中均发现化学耗氧量(COD)的降解现象,降解过程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降解速率常数在0.04~0.07d-1之间。
陈松廖文卓黄自强
关键词:有机污染物动力学城市污水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