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瑜
- 作品数:3 被引量:10H指数:3
- 供职机构: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PDTC抑制阿霉素肾病大鼠转录因子NF-κB、AP-1活性被引量:4
- 2002年
- 目的 探讨肾病综合征 (NS)大鼠肾组织转录因子核因子 -κB(NF -κB)、活化蛋白 - 1(AP - 1)DNA结合活性变化及二硫代氨基甲酸吡咯烷 (PDTC)对其活性的影响。方法 应用凝胶电泳迁移率法 (EMSA)和同位素放射自显影等方法检测 :①阿霉素肾病大鼠模型形成过程的不同时间点NF -κB、AP - 1的DNA结合活性、血液生化指标和尿蛋白排泄量 ;②PDTC治疗对上述指标的影响。结果 ①大鼠经尾静脉注射阿霉素后第 7天 2 4h尿蛋白排泄量 (UpV) (mg/ 2 4h)开始升高 ,第 2 1天出现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高脂血症 ;②注射阿霉素后第 7天肾皮质组织NF -κB活性开始升高 ,第 2 8天达高峰 ,其相对密度值 (RDU)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1)。AP - 1活性升高迟于NF -κB ,于第 14天活性明显升高 ,第 2 8天活性最高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有明显差异 (P <0 .0 1)。③经用抗氧化剂PDTC后NF -κB结合活性明显下降 (P <0 .0 1) ,而AP - 1活性无变化 (P >0 .0 5 )。抗氧化剂治疗不能减少UpV(P >0 .0 5 )。结论 ①阿霉素肾病大鼠肾皮质中NF -κB、AP - 1DNA结合活性异常升高。②抗氧化剂PDTC能够抑制NF -κB活性但不能抑制AP - 1活性 ,亦不能减少尿蛋白排泄量。
- 赵润民卢思广陈瑜曹长春夏志强
- 关键词:阿霉素PDTC转录因子AP-1
- 姜黄色素对阿霉素肾病大鼠转录因子活性的影响被引量:3
- 2006年
- 目的探讨肾病综合征(NS)大鼠肾皮质组织转录因子核因子-κB(NF-κB)、活化蛋白-1(AP-1)DNA结合活性变化及姜黄色素(CC)对其活性的影响。方法应用凝胶电泳迁移率法(EMSA)和同位素放射自显影等方法,检测阿霉素肾病大鼠模型形成过程的不同时间点NF-κB、AP-1 DNA结合活性、血液生化指标和尿蛋白量,并观察CC治疗后上述指标的变化。结果大鼠经尾静脉注射阿霉素后7 d,24 h尿蛋白排泄量开始升高,21 d出现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高血脂症。注射阿霉素后第7天肾皮质组织中NF-κB活性开始升高,第28天达高峰,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AP-1活性于第14天明显升高,第28天达高峰,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但CC对NF-κB活性及24 h尿蛋白排泄量无影响。结论阿霉素肾病大鼠肾皮质中NF-κB、AP-1 DNA结合活性异常升高;CC能够抑制AP-1活性,但不能抑制NF-κB活性及减少尿蛋白排泄量。
- 赵润民卢思广陈瑜曹长春夏志强
- 关键词:肾病综合征核因子-ΚB活化蛋白-1姜黄色素
- 阿霉素肾病大鼠肾皮质糖皮质激素受体与核因子-κB活性的变化被引量:3
- 2006年
- 目的探讨阿霉素(ADM)肾病综合征(NS)大鼠肾组织转录因子核因子-кB(NF-κB)和糖皮质激素受体(GR)DNA结合活性的变化及地塞米松(Dex)、环孢霉素(CsA)对其活性的影响。方法应用凝胶电泳迁移率法(EMSA)和同位素放射自显影等方法检测:⑴阿霉素肾病大鼠模型形成过程的不同时间点NF-κB、GR的DNA结合活性、血液生化指标和尿蛋白的排泄量;⑵Dex和CsA治疗对上述指标的影响。结果大鼠经尾静脉注射阿霉素后7 d,24 h尿蛋白排泄量(UpV)(mg/24h)开始升高,21 d出现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高胆固醇血症。注射阿霉素后第7天,大鼠肾皮质组织NF-κB活性开始升高,28 d达高峰,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正常对照组及肾病7 d组GR活性最高,14 d、21 d、28 d组GR活性明显降低(P<0.01)。Dex不能抑制ADM大鼠的肾皮质细胞中已经升高的NF-κB结合活性(P>0.05),同时,也不能使GR DNA结合活性升高(P<0.01);而CsA能抑制NF-κB结合活性(P<0.01)。Dex不能减少ADM大鼠UpV(P>0.05);而CsA可减少(P<0.05)。结论ADM肾病大鼠肾皮质中NF-κB DNA结合活性异常升高,GR活性降低。CsA可抑制NF-κB活性,减少尿蛋白排泄量。
- 赵润民卢思广陈瑜曹长春夏志强
- 关键词:肾疾病阿霉素肾皮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