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篇期刊文章
  • 1篇专利

领域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电子称
  • 1篇端粒
  • 1篇端粒酶
  • 1篇多功能车
  • 1篇增生
  • 1篇增生性瘢痕
  • 1篇肉芽
  • 1篇肉芽组织
  • 1篇提醒器
  • 1篇推手
  • 1篇瘢痕
  • 1篇瘢痕疙瘩
  • 1篇垃圾
  • 1篇垃圾桶
  • 1篇表达及意义
  • 1篇称量

机构

  • 2篇青岛大学医学...

作者

  • 2篇陈磊
  • 1篇姜淑梅
  • 1篇焦玮
  • 1篇王冲
  • 1篇赵文君
  • 1篇李慧超
  • 1篇房晶
  • 1篇匡瑞霞
  • 1篇苏林娜

传媒

  • 1篇中华医学美学...

年份

  • 1篇2013
  • 1篇2012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一种医用多功能车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用多功能车,包括车体、整理盒、电子称、垃圾桶和提醒器,所述车体包括推手、推杆、底架和车轮;所述推杆有两个;所述整理盒固定于固定架上,所述固定架固定于所述两个推杆之间;所述电子称放置在固定盘上,所述固定...
姜淑梅王冲焦玮陈磊苏林娜
文献传递
端粒酶在瘢痕发生发展过程中的表达及意义
2012年
目的通过研究瘢痕发生、发展过程中成纤维细胞中端粒酶的表达,探讨端粒酶与瘢痕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PV-6000二步法)。实验分为5组:肉芽组织组18例、瘢痕疙瘩组17例、增生性瘢痕组16例、成熟性瘢痕组28例、正常皮肤组32例,对标本成纤维细胞端粒酶活性进行检测,用SPSS16.0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肉芽组织组成纤维细胞端粒酶阳性表达率为9d.4%,瘢痕疙瘩组阳性丧达率为58.8%,增生性瘢痕组阳性率为18.8%,成熟性瘢痕组阳性率为0。正常皮肤组阳性率为0,各纰间两阿比较,除成热性瘢痕组和正常皮肤组外。其余各组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瘢痕的形成是一个多闪素参与综合作用的结求.而端粒酶的激活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通过榆测搬痕发生、发展过科中的端粒胁活性,有可能削断搬痕的预后;通过涮拄瘢痕发生、发展过程中端粒酶的活性,有可能成为壤痕治疗的新途径。
陈磊匡瑞霞房晶赵文君李慧超
关键词:端粒酶肉芽组织瘢痕疙瘩增生性瘢痕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