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致

作品数:9 被引量:26H指数:2
供职机构:香港浸会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文学政治法律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篇历史地理
  • 2篇政治法律
  • 2篇文学
  • 1篇哲学宗教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篇清代
  • 2篇清代中晚期
  • 2篇科举
  • 2篇汉学
  • 1篇新石器
  • 1篇新石器时代
  • 1篇学术
  • 1篇折衷
  • 1篇人名
  • 1篇商略
  • 1篇诗经
  • 1篇石器
  • 1篇石器时代
  • 1篇释例
  • 1篇四言诗
  • 1篇晚商
  • 1篇王先谦
  • 1篇文学
  • 1篇文学评论
  • 1篇西周

机构

  • 9篇香港浸会大学

作者

  • 9篇陈致

传媒

  • 1篇湖南大学学报...
  • 1篇中国史研究
  • 1篇江西师范大学...
  • 1篇南京晓庄学院...
  • 1篇国学研究
  • 1篇美成在久
  • 1篇社会·历史·...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4
  • 1篇2012
  • 4篇2006
  • 2篇2004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海昏侯墓所见子(田允)父乙卣试释被引量:2
2016年
海昏侯墓中的晚商铜卣铭文富有深意。铭文中的"子(田允)(从田从欠)父乙"四字中的从田从欠一字当隶定为"(田允)",即"允"字。商周之际金文中的允傍有时讹作夷、作欠。"子允"、"子(田允)"为商贵族中较常见的人名。
陈致
关键词:晚商金文人名
「日居月诸」与「日就月将」:早期四言诗与祭祀礼辞释例
<正>2009年4月1日,笔者在香港浸会大学中文系举办的「跨学科视野下的诗经研究」国际研讨会上曾发表论文《从周颂及金文中的成语看西周中期四言诗体的形成》一文。文中研究金文与《诗经.周颂》中的习用语词,分析这些语词在先秦语...
陈致
文献传递
清代中晚期制艺中汉宋之别:以刘显曾(石朱)卷为例
本文以清代(石朱)卷以及其他相关文献为依据,分析乾隆中晚期以后科学考试中汉学考据之风对制艺的影响,提出清代乾嘉时期的考据学风,由民间兴起至乾隆中晚期而影响到官学和科学,清代中晚期制艺中形成的尚典实、重训诂、好用佚书奇字等...
陈致
关键词:汉学科学考试
文献传递
商略古今,折衷汉宋:论王先谦的今文《诗》学被引量:4
2006年
嘉道之后的《诗》学承乾嘉之余绪,固有重考据之风,然亦有其相当复杂的一面,首先是考据中有今文一派的兴起,其次是重视考据研《诗》的学者,无论是古文、今文学派,两种文本都很重视;三是所谓宋学,即重视义理、诗旨、文气的研究方法,并未因考据学的兴起而终止。王先谦的《三家诗义集疏》及其经学思想比较典型地反映了嘉道以后《诗》学的复杂状况。
陈致
关键词:王先谦今文经
从刘显曾、刘师苍朱卷看仪征刘氏的先世、科举与学术被引量:1
2006年
《清代朱卷集成》中收有刘显曾和刘师苍叔侄二人的朱卷,从中可以考知刘文淇先世谱系到十五世祖之远,大大丰富了仪征刘氏的家史资料。朱卷还反映出汉宋之学对清代科举考试的影响,特别是乾隆以后汉学进入制义,对清代的学术趋向影响甚巨,应该说,这是考察清代学术中的重要视角。
陈致
二南:南方的乐钟与雅音被引量:2
2004年
本文认为,《诗经》中“雅”、“颂”、“南”之称,本为乐器与地域名。“南”之本义为初生之竹,在商末周初,实指南方流行的乐钟。得益於现代诸多音乐考古学家的研究成果,本文能够就乐钟的类型及分布有一粗浅的认识,通过对“(甚土辶)(六阝)”编钟铭文的重新解释,本文提出《诗经》中的“南”一名,与“雅”相对而言,所代表的是具有地方色彩的乐式。此外,本文并从“二南”诗的语言和诗的内容等角度,进一步讨论“二南”诗所产生的地域等问题。
陈致
关键词:《诗经》文学评论
清代中晚期制艺中汉宋之别:以刘显曾硃卷为例
本文以清代硃卷以及其他相关文献为依据,分析乾隆中晚期以后科举考试中汉学考据之风对制艺的影响,提出清代乾嘉时期的考据学风,由民间兴起至乾隆中晚期而影响到官学和科学,清代中晚期制艺中形成的尚典实、重训诂、好用佚书奇字等风气,...
陈致
关键词:科举汉学
文献传递
陈致贺词
2014年
“邺羽竹书存史记,百年掇拾亦成编;四堂今已堂堂去,考古知人后有传。”这是我去年在安阳赠与唐际根、荆志淳两位教授的一首旧作。时值两位教授正对商朝都邑安阳殷墟遗址出土的人骨做同位素检测,得出部分遗骨来自安阳以外的结论。列子曾云:“状不必童而智童,智不必童而状童。圣人取童智而遗童状,众人近童状而疏童智。状与我童者,近而爱之;状与我异者,疏而畏之。有七尺之骸,手足之异,戴发含齿,倚而趣者,谓之人。”
陈致
夷夏新辨被引量:17
2004年
“华夏”族群的形成或出现 ,与“华夏”概念的产生当有所区别。族群的形成是自然发展的历史过程 ,观念的出现与形成标志着民族在文化上的自觉。西周时期的“夏”的观念事实上与春秋文献中的“夏”、“诸夏”、“华夏”所指并不一致。西周时期的“夏”所包涵的地理概念是指周人以宗周 (关中地区 )为中心的活动区域 ,并非指中原地区。“夏”所代表的文化族群观念则是指周人与周文化。自宗周倾覆 ,平王东迁洛邑之后 ,“夏”的地理和文化概念才发生了根本变化。自春秋始 ,“夏”与“中国”指中原地区以姬姜为主、居住着大量殷遗的各诸侯邦国。伴随着一统观念的形成 ,此地理文化概念乃逐渐形成为民族认同的“华夏”概念。本文认为周人“华夏”观念的形成 ,不应该否认有其被动的一面 ,从西周的以夏自居 ,到春秋的包容诸夏 ,以及夷夏之分 ,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基于周人在华夷杂处 ,王室播迁之后所产生的忧患意识。
陈致
关键词:华夏民族新石器时代西周时期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