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良华

作品数:56 被引量:327H指数:11
供职机构:四川农业大学林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四川省应用基础研究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6篇期刊文章
  • 9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8篇农业科学
  • 9篇环境科学与工...
  • 8篇生物学
  • 2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5篇土壤
  • 13篇污染
  • 9篇人工林
  • 9篇胁迫
  • 7篇美洲黑杨
  • 7篇黑杨
  • 6篇凋落
  • 6篇杉木
  • 6篇镉污染
  • 6篇物量
  • 6篇马尾松
  • 6篇马尾松人工林
  • 5篇土壤动物
  • 5篇铅胁迫
  • 5篇林窗
  • 5篇核桃
  • 4篇凋落叶
  • 4篇杨树
  • 4篇养分
  • 4篇幼苗

机构

  • 56篇四川农业大学
  • 2篇彭州市国有林...
  • 1篇四川省林业科...
  • 1篇成都市农林科...
  • 1篇西南林业大学
  • 1篇四川水利职业...
  • 1篇攀枝花市林业...
  • 1篇南充市林业局
  • 1篇中国电建集团...
  • 1篇中铁二十五局...
  • 1篇中国国家铁路...
  • 1篇中国铁道科学...

作者

  • 56篇陈良华
  • 27篇张健
  • 20篇杨万勤
  • 11篇张明锦
  • 10篇胡相伟
  • 8篇徐睿
  • 7篇高顺
  • 6篇张帆
  • 6篇朱鹏
  • 6篇胡庭兴
  • 5篇肖玖金
  • 4篇吴福忠
  • 4篇李勋
  • 4篇刘华
  • 4篇张艳
  • 3篇王小军
  • 3篇陈娜
  • 2篇苟小林
  • 2篇万雪琴
  • 2篇张丹桔

传媒

  • 11篇四川农业大学...
  • 4篇西北植物学报
  • 3篇应用与环境生...
  • 3篇西北农林科技...
  • 3篇云南大学学报...
  • 3篇生态学杂志
  • 2篇植物生态学报
  • 2篇生态环境学报
  • 1篇生态学报
  • 1篇环境科学学报
  • 1篇水土保持学报
  • 1篇干旱区资源与...
  • 1篇土壤学报
  • 1篇浙江大学学报...
  • 1篇果树学报
  • 1篇草业学报
  • 1篇应用生态学报
  • 1篇福建林业科技
  • 1篇浙江林学院学...
  • 1篇植物研究

年份

  • 4篇2023
  • 5篇2022
  • 8篇2021
  • 4篇2020
  • 2篇2019
  • 4篇2018
  • 6篇2017
  • 5篇2016
  • 7篇2015
  • 3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09
  • 3篇2008
  • 2篇2007
5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杨属植物分类的研究进展和展望
2023年
自林奈建立杨属(Populus)以来,众多的学者对杨属的分类进行了研究,并建立了较多的分类系统。目前的国际杨属分类,总体上还停留在传统形态分类阶段,存在明显的地域和国别特征。尽管各国在主流上都采用“属—组—种”的分类阶元,但在种、亚种、变种的划分上,却存在很大的不同。中国和美国分别是细分派和聚合派的代表,两国的分类系统存在很大分歧,但各有优点和缺点。即使在国内,杨属分类也还有很多需要解决的问题。新兴的分子系统学研究,为杨属的分类修订提供了一些有益参考,但总体贡献不大。国际杨属分类的趋势和终极目标是建立基于系统发生的统一分类系统。这需要基于种群和综合物种概念,融合形态学、生态学、生物地理学、基因组生物信息学和进化生物学等的综合系统分类来实现。
万雪琴时羽杰黄金亮黄金亮钟宇钟宇张帆
关键词:杨属分类学系统发育
巨桉凋落叶分解初期对小白菜光合生理特性的影响被引量:18
2012年
【目的】探讨巨桉凋落叶化感物质对受体植物光合效率及光合机构的影响。【方法】采用向栽植盆中直接施加巨桉凋落叶的方法,模拟巨桉凋落叶化感物质自然释放过程,分别设置0、20、40、80、120g/盆等5个巨桉凋落叶施用水平,选择受体作物小白菜进行盆栽控制实验。【结果】随着巨桉凋落叶施用量的增加,小白菜的各种色素含量显著下降,叶绿素a降幅最大,最高处理量(120g/盆)的小白菜叶绿素a比对照降低了67.3%;Pn-PAR曲线和Pn-Ci曲线的曲角也不断减小,光饱和下AQY、Pmax、Lsp、Lcp、Rd以及CO2饱和下CE、Pmax、Rp等拟合参数也呈总体降低的趋势,Ccp逐渐升高,Csp无明显规律;光适应下Fo'、Fm'、Fs、Fv'/Fm'、ΦPSⅡ、qP、qN等叶绿素荧光参数值也显著下降,80和120g/盆两个处理与对照差异显著(P<0.05)。【结论】巨桉凋落叶分解初期释放的化感物质显著地抑制了小白菜的光合作用,表现出明显的光抑制特征,光反应系统受到损害。
陈良华弓平杨万勤张健胡庭兴
关键词:化感作用巨桉小白菜叶绿素荧光
一种E3泛素连接酶基因的新用途
本发明提供一种E3泛素连接酶基因的新用途,该E3泛素连接酶基因具体为PtrRZFP1基因,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 .1所示。并提供了杨树PtrRZFP1基因能够调控杨树耐旱性的新应用,进而采用转基因技术,将包含P...
何方王婷陈良华李豪赵九九万雪琴
马尾松人工林林窗内土壤动物对凋落物微生物生物量的影响被引量:11
2016年
选择长江上游人工采伐形成的7种不同大小的马尾松人工林林窗(G1:100 m^2;G2:225 m^2;G3:400 m^2;G4:625 m^2;G5:900 m^2;G6:1 225 m^2;G7:1 600 m^2),探讨不同林窗大小、位置和凋落物分解时间下土壤动物对凋落物微生物生物量的影响.结果显示:中等林窗(G4和G5)内,土壤动物显著影响了凋落物的微生物生物量氮(MBN)(P<0.05),MBN分别增加了28.16%和26.18%.同时,林窗边缘的土壤动物使凋落物的MBN增加了29.06%(P<0.05).此外,分解30 d,土壤动物使凋落物的MBN增加了26.52%(P<0.05);分解90 d,土壤动物使凋落物中微生物生物量碳(MBC)显著增加了49.10%(P<0.05);但在180 d时,土壤动物显著降低了MBC(P<0.05).这些结果说明,在马尾松人工林林窗内马尾松凋落物分解初期,土壤动物对微生物生物量的增加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其作用大小受到林窗大小、林窗位置和凋落物分解时间的影响而表现出一定的差异.
张明锦陈良华张健杨万勤李勋张艳刘华
关键词:微生物生物量土壤动物凋落物分解林窗马尾松人工林
一种土钻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土钻,包括手柄杆、控制杆和钻器,所述钻器包括钻器主体、推土挡板、连接杆和紧固件,所述钻器主体为一端具有开口的腔体结构,钻器主体上相对的另一端与手柄杆的一侧垂直固定连接,手柄杆的两端为手柄,钻器主体具有...
杨森霖陈良华石坚李西悦刘选茹
用AFLP技术分析四川核桃资源的遗传多样性被引量:28
2008年
利用AFLP分子标记技术,运用EcoRⅠ/MseⅠ双酶切组合,选用多态性高、分辨力强的4对选择性扩增引物组合E32/M48、E33/M61、E35/M61、E33/M62分别对四川省3个野生核桃(Juglansregia)种群和1个野生铁核桃(J.sigillata)种群共46个样品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居群遗传结构分析及种属关系探讨。结果表明:1)共扩增出244个遗传位点,其中146个多态位点,多态率为59.84%;核桃群体组和铁核桃群体的多态性百分率分别为55.33%和52.05%,两个物种遗传多态性水平相当;核桃群体组所检出的位点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Ae、Nei’s基因多样度H、平均Shannon信息指数I分别为1.3229、0.1908和0.2863,而铁核桃群体分别为1.3399、0.1961和0.2898,铁核桃群体遗传多样性水平略高于核桃群体。2)群体间特异带及群体间共有带占总扩增带数的15.16%,其中铁核桃群体特异谱带最多,群体特异谱带揭示了群体间的遗传差异及相似性。3)Shannon信息指数(I)、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H)和分子方差分析(AMOVA)表明核桃遗传多样性在群体间和群体内的分布分别为14.36%和85.64%、12.6%和87.4%、11.07%和88.93%,表明群体内的遗传多样性大于群体间的遗传多样性;核桃群体组与铁核桃群体的变异主要存在于群体组内,组间的遗传变异仅占总变异的9.35%,两者间的遗传分化系数Gst为0.0935,与AMOVA分析结果一致。4)4个群体的Nei’s遗传距离在0.0382~0.0692之间,遗传一致度在0.9332~0.9625之间,表现出较高的遗传相似性;运用Nei’s遗传一致度对供试种群进行了UPGMA聚类,结果表明核桃的3个群体优先聚类,大渡河流域群体与甘南地区群体聚类最近。AFLP所检测出的结果既是核桃与铁核桃生物学特性的反映,又是其各自生态学特性的反映,该研究结果对核桃种质资源的保护和育种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陈良华胡庭兴张帆李国和
关键词:核桃铁核桃AFLP种群
遮荫和土壤类型对青桐幼苗生长和养分含量的影响被引量:8
2020年
为探究遮荫和土壤类型对青桐(Firmiana platanifolia)幼苗的生长和养分含量的影响,以青桐幼苗为试验材料,采用二裂式裂区试验设计,设置全光(A1,遮光率0%)、50%遮荫(A2,遮光率28%)、75%遮荫(A3,遮光率45%)、95%遮荫(A4,遮光率68%)等4个遮荫处理,结合酸性紫色土(B1)、碱性紫色土(B2)、红壤(B3)、黄壤(B4)等4种土壤类型,分析遮荫、土壤及两者交互作用对青桐苗期生长和养分积累与分配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遮荫、土壤和两者交互作用显著影响了青桐的生长和养分积累(P<0.05)。随着遮荫强度增加,青桐幼苗苗高逐渐增加,在A4B2处理下苗高最大,但地径最小,其中A3B2处理下青桐幼苗地径和总生物量最大;同样,K、Ca、Mg、Na总积累量在A3B2处理下均达到最大值,遮荫处理增加K、Ca、Mg向叶的分配比例,减少向根的分配比例。同时,A3B2处理下青桐幼苗对K、Ca、Mg、Na利用效率也较大。综合分析认为,75%遮荫和碱性紫色土可提高青桐幼苗生长和生物量及养分的积累量,但过度遮荫对幼苗生长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研究结果有助于筛选出青桐苗期适宜的关键栽培管理条件,为养分管理提供基础数据。
智西民何靖雯王梦颖蒋梦琳杨瑶李嘉鑫陈良华高顺
关键词:遮荫土壤类型积累量利用效率
干旱胁迫和施肥对巨能草生物量及C、N、P积累与分配的影响被引量:8
2016年
【目的】研究干旱胁迫和施肥对巨能草生物量及C、N、P积累与分配的影响,为巨能草栽培中的水肥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巨能草为研究对象,采用盆栽试验,利用控水、控肥的试验方法,设计干旱(田间持水量的25%)和正常水分(田间持水量的75%)2个水分梯度以及低肥(复合肥施肥量为2g/盆)、中肥(复合肥施肥量为4g/盆)、高肥(复合肥施肥量为8g/盆)3个养分水平,进行完全随机组合试验,共计6个处理,研究不同处理下巨能草生物量及其分配比例,C、N、P积累与分配特征,N、P吸收和利用效率,以及C∶N、C∶P、N∶P的变化。【结果】在正常水分条件下,随着施肥量的增加,巨能草的地上、地下生物量和总生物量都显著增加;干旱胁迫后,巨能草地上和地下生物量的积累显著降低,施肥对巨能草的地上、地下生物量和总生物量也有显著影响。在正常水分条件下,施肥对巨能草地上和地下生物量的分配比例没有显著影响;在干旱条件下,除低肥处理外,中施肥量和高施肥量均能显著提高巨能草地下生物量的分配比例。施肥和干旱胁迫处理对C、N、P积累量及分配比例也有一定的影响,与正常水分条件相比,干旱胁迫后巨能草的C、N、P积累总量均降低。在正常水分条件下,尽管低肥处理的N、P吸收效率显著低于中、高肥处理,但其N、P利用效率却显著高于中、高肥处理;干旱条件下,不同施肥处理的N、P吸收效率和P利用效率并无显著差异,但N的利用效率随着施肥量的增加而降低。正常水分条件下,施肥处理对地上部分的C∶P、N∶P无显著影响,但高肥处理显著降低了地下部分的N∶P,中、高肥处理显著降低了地上部分的C∶N和地下部分的C∶P;干旱条件下,施肥处理对地上和地下部分的C∶P及N∶P的影响都不显著,但高肥处理显著降低了地上和地下部分的C∶N。【结论】干旱胁迫处理减少
张明锦陈良华张健胡相伟徐睿
关键词:干旱胁迫施肥生物量
遮荫对青桐幼苗生长性状与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被引量:11
2021年
营养元素含量及化学计量比可反映植物器官营养元素的分配及互作关系,亦可反映其营养利用效率及生长环境的养分限制状况。以青桐(Firmiana platanifolia)幼苗为材料,分析4种不同光强(全光照,50%、75%和95%遮荫)对青桐幼苗生长,C、N、P、K含量及其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遮荫对青桐幼苗的生长性状、生物量、元素含量和积累量及化学计量比均有显著影响(P<0.05)。苗高和比叶面积随遮荫强度增加而升高,而地径和粗壮度随遮荫强度增加而减小。总生物量在75%遮荫下最大,在95%遮荫下最小。在各遮荫处理下,叶片C、N、P、K含量均大于根和茎,且N含量顺序为叶>根>茎,K含量顺序为叶>茎>根。C、P、K积累量随遮荫强度增大而增加,在75%遮荫下达到最大值,而在95%遮荫下达到最小值。青桐幼苗C∶N和C∶P呈现出相同的变化趋势,随遮荫强度变大先增加后减小,均在50%遮荫下达最大值。青桐各器官N∶P远低于14,即青桐幼苗在不同遮荫条件下的生长严重受N限制。这些结果说明,遮荫可调节青桐幼苗在不同光环境中的养分积累与分配,进而影响生物量。因此,青桐苗期培育宜选75%遮荫,有助于苗高、比叶面积、生物量、养分含量和积累量的增加,而过度遮荫可抑制幼苗生长发育。
智西民王梦颖牛畔青杨瑶蒋梦琳胡云一陈良华高顺
关键词:遮荫生物量积累量化学计量比
铅胁迫下杉木幼苗生长与养分含量的变化及铅富集特性被引量:2
2023年
【目的】探讨铅(Pb)胁迫对杉木幼苗生长与营养元素吸收的影响及Pb的富集与转移特性。【方法】以1年生杉木幼苗为试验材料,采用盆栽试验,设置0(CK)、250 mg/kg(T1)、500 mg/kg(T2)、750 mg/kg(T3)、1000 mg/kg(T4)和1500 mg/kg(T5)Pb胁迫处理,测定不同处理杉木幼苗的形态(株高、地径)、生物量、叶片光合色素含量及各器官(吸收根、运输根、主干、枝、叶)中氮(N)、磷(P)、钾(K)、Pb含量,计算各器官的Pb富集系数和不同处理的Pb转运系数。【结果】(1)随着土壤中Pb含量的增加,杉木幼苗株高、地径净生长量以及总生物量均呈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但各处理株高净生长量与CK之间均无显著差异,T4、T5处理地径净生长量和总生物量与CK差异达到显著水平。(2)随着土壤中Pb含量的增加,叶绿素a、叶绿素b和总叶绿素含量呈先升后降的趋势,其中T5处理的叶绿素a和总叶绿素含量显著小于CK,其余各处理与CK无显著差异,各处理间叶绿素b和类胡萝卜素含量无显著差异。(3)随着土壤中Pb含量的增加,杉木幼苗各器官的N、K元素含量均呈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而地下部分P元素含量总体呈上升趋势,地上部分则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吸收根、运输根、枝、叶P元素含量均显著大于CK。(4)随着土壤中Pb含量的增加,杉木幼苗各器官中Pb含量呈上升趋势,且在同一Pb胁迫处理下,各器官Pb含量由大到小依次为吸收根、运输根、主干、叶、枝。(5)随着土壤中Pb含量的增加,杉木幼苗各器官Pb富集系数总体呈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各处理间Pb转运系数无显著差异。【结论】杉木幼苗对Pb的转运能力有限,但在低含量Pb胁迫环境中生长受到促进,由于杉木生长迅速,因此可将其作为低含量Pb污染地区的造林树种。
官鹏胡红玲代大川文静陈刚陈良华
关键词:杉木铅胁迫营养元素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