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薇
- 作品数:29 被引量:58H指数:4
- 供职机构:莆田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教育厅资助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2D-SWE联合血清学诊断模型评估老年慢性乙肝患者肝纤维化
- 2022年
- 目的探讨二维剪切波弹性成像(2D-SWE)联合血清学诊断模型评估老年慢性乙肝(CHB)患者肝纤维化程度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108例老年CHB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依据患者肝组织病理活检分期结果将其分为无明显肝纤维化组(n=36)、明显肝纤维化组(n=60)和早期肝硬化组(n=12)。比较三组患者血清学生化指标、肝脏弹性模量、APRI评分和FIB-4指数与肝纤维化不同分期之间的差异及相关性,并分析2D-SWE和血清学诊断模型单独和联合评估老年CHB患者肝纤维化的诊断效能,计算各无创评估方法的精确度、灵敏度及特异性。结果老年CHB患者AST表达水平、肝脏弹性模量、APRI评分和FIB-4指数随患者肝纤维化程度加重而升高(P<0.05),PLT表达水平随患者肝纤维化程度加重而降低(P<0.05),ALT表达水平各组间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此外,2D-SWE和血清学诊断模型(APRI评分和FIB-4指数)与肝纤维化程度呈正相关性(r值分别为0.617、0.453、0.430,P<0.05)。各种无创评估方法在单独和联合应用时,以2D-SWE联合血清学诊断模型评估肝纤维化准确性(AUC=0.915)、灵敏度(89.5%)和特异性(95.4%)最高。结论2D-SWE联合血清学诊断模型可高度精确评估老年CHB患者的肝纤维化程度,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并值得进一步推广。
- 陈凤娇陈薇陈洪盛蒋燕萍
- 关键词:肝纤维化
- 腹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小儿结肠息肉的临床价值被引量:2
- 2020年
- 目的探讨应用腹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以下简称彩超)检查对小儿结肠息肉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70例疑似结肠息肉患儿,均进行腹部高频彩超检查,以结肠镜诊断结果为金标准,评估腹部高频彩超的诊断价值。结果经结肠镜诊断,70例疑似结肠息肉患儿中,有51例结肠息肉患儿,有19例非结肠息肉患儿,腹部高频彩超诊断准确度为97.14%;腹部高频彩超息肉检出率为96.36%、息肉直径诊断准确率为94.55%;腹部高频彩超息肉分布诊断准确率为96.36%。结论应用腹部高频彩超检查诊断结肠息肉的准确度较高,对息肉数目、直径及分布的诊断价值与结肠镜相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许梅妹陈薇
- 关键词:结肠息肉小儿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腹部
- 心脏超声对高血压合并阵发性房颤的诊断价值被引量:2
- 2020年
- 目的探讨心脏超声对高血压合并阵发性房颤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18年1月-2019年1月我院接收的50例单纯高血压患者,设为A组;收集同期我院接收的45例高血压合并阵发性房颤患者,设为B组;另收集同期到我院进行体检的48例健康人群,设为对照组,所有受检者均接受心脏超声检查,对比其检查结果并分析心脏超声的诊断价值。结果B组左心房内径(LA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及左心室舒张末期间隔厚度(LVSD)、早期舒张心室快速充盈峰值速度/晚期舒张心房收缩峰值速度(E/A)均高于对照组及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LAD、LVSD、LVEDd、E/A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AD、LVSD、LVEDd、E/A水平与高血压合并阵发性房颤呈正相关(P<0.05)。结论给予高血压合并阵发性房颤患者心脏超声检查,可有效观察其心脏结构变化,初步判断病情程度,为临床治疗提供重要参考。
- 蒋燕萍林国兵陈薇
- 关键词:高血压阵发性房颤心脏超声
- 基于高频超声评估糖尿病患者关节病变情况及与血糖水平关系的价值研究
- 2022年
- 目的 分析高频超声检查用于检查糖尿病患者关节病变情况及与血糖水平关系的价值。方法 选取莆田学院附属医院2020年1月—2021年10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120例(240个关节),设为糖尿病组;另选取同期在莆田学院附属医院接受体检的健康体检者120名(240个关节),设为对照组。全部研究对象均接受高频超声检查,对两组声像图特征进行总结,并分析糖尿病患者膝关节病变与餐后血糖、糖尿病病程的相互关系。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糖尿病组的外侧滑囊积液、内侧滑囊积液及髌上囊积液均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糖尿病病程逐渐增加的过程中,膝关节滑囊病变的发生率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餐后血糖水平<9 mmol/L者的膝关节病变率显著低于餐后血糖水平≥9 mmol/L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膝关节病变与糖尿病餐后血糖水平存在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 采用高频超声检查能准确、清晰显示糖尿病患者膝关节早期病理改变,为早期诊治提供指导;且膝关节病变与糖尿病患者的病程、餐后血糖水平密切相关。
- 曾宸陈海兰陈薇蔡吓明
- 关键词:高频超声膝关节病变血糖水平病程
- 超声多模态声像图特征及各参数值与脑卒中颈动脉斑块易损性的相关性
- 2025年
- 目的探究超声多模态声像图特征及各参数值与脑卒中颈动脉(CAS)斑块易损性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20年3月—2021年3月本院收治的240例脑卒中颈动脉粥样硬化(Carotid artery arhrosclerosis,CA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冠脉造影斑块形态将CAS患者分为易损斑块组(n=76)和稳定斑块组(n=164)两组。采用二维超声、超微血管成像、剪切波弹性成像及超声造影对患者斑块特征进行评估,比较两组患者IMT、斑块积分、CAS狭窄程度、脑血流量与颈动脉血流量差异,并分析易损斑块组和稳定斑块组剪切波弹性成像杨氏模量参数和超声造影参数的变化,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超声多模态声像图特征及参数值联合应用对脑卒中颈动脉斑块易损性的诊断价值。结果与易损斑块组相比,稳定斑块组患者颈动脉硬化斑块面积以及IMT均明显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易损斑块组相比,稳定斑块组患者的CCA、ICA、VA狭窄度明显升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易损斑块组相比,稳定斑块组患者脑血流量和颈动脉血流量均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易损斑块患者的达峰时间少于稳定斑块患者的时间(P<0.05),易损斑块患者的最大峰值强度高于稳定斑块患者的强度(P<0.05)。易损斑块患者的平均杨氏模量、最大及最小杨氏模量均高于稳定斑块患者(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两组CEUS增强、SMI新生血管、表面形态和钙化结节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狭窄率、斑块回声和斑块极低回声区组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面形态(SMI)、CEUS增强、钙化结节及联合诊断鉴别斑块易损性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58、0.722、0.681和0.836。结论超声多模态声像图特征及各参数值与脑卒中颈动脉斑块易损性的相关性,其中超声多模态声像图特征及参数值联合应用对脑卒中颈
- 陈薇郑建华方荔香陈振东陈海兰翁育娟曾宸
- 关键词:脑卒中颈动脉斑块斑块易损性
-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颈动脉斑块易损性与脑血管意外相关性的评估价值体会被引量:4
- 2021年
-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颈动脉斑块易损性与脑血管意外相关性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2月~2020年12月本院收治的120例颈动脉斑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为60例。发生脑血管意外的分在观察组,无脑血管的分在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检测颈动脉斑块中的软斑、窄底硬斑、扁平斑、宽底硬斑、易损斑块和稳定斑块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检测结果的软斑和窄底硬斑明显高于对照组,而扁平斑和宽底硬斑的情况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易损斑块情况75%明显高于和对照组的50%,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动脉斑块易损性与发生脑血管意外有很大的相关性,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患者进行检测,可以很快地检测出颈动脉斑块易损性斑块和稳定性斑块情况,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对颈动脉斑块易损性评估可以有效预测患者发生脑血管意外的风险。
- 陈薇
- 关键词:颈动脉斑块彩色多普勒超声
- 超声检测孕晚期脐带绕颈胎儿血流指标对胎儿缺氧的预测价值被引量:2
- 2011年
- 目的探讨超声检测孕晚期脐带绕颈胎儿血流指标对预测胎儿宫内缺氧的价值。方法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晚孕期422例胎儿脐动脉(UA)、大脑中动脉(MCA)、肾动脉(RA)的收缩期最大流速与舒张期末流速的比值(S/D)及阻力指数(RI),并对比分析脐带绕颈组(55例)与对照组(367例)的分娩情况。结果脐带绕颈组胎儿UA和MCA的S/D、RI值高于对照组,而RA的S/D和RI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脐带绕颈组剖宫产率(61.8%)高于对照组(23.4%)。结论产前超声检测孕晚期脐带绕颈胎儿血流指数,对预测胎儿宫内缺氧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 陈爱灼郑建华方丽珊林雅莉陈薇
- 关键词:胎儿脐带绕颈脐动脉
- 颈项透明层超声测量在检测早期胎儿异常中的应用被引量:3
- 2009年
- 郑建华陈爱灼苏仙练许菁菁陈薇
- 关键词:胎儿异常胎儿颈项透明层超声检查
- 超声弹性成像联合FNAC在PTMC诊断方面的临床价值
- 2024年
- 目的探究超声弹性成像(UE)联合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FNAC)在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PTMC)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100例疑似PTMC患者病历资料,所有患者入院时均接受UE、FNAC检查,择期经手术病理检查,将手术病理结果作为依据,分析UE、FNAC单独及联合检查诊断PTMC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等方面价值。结果100例疑似PTMC患者经手术病理检查,结果显示,64例明确为PTMC,占64.00%。以手术病理结果为依据,UE、FNAC单独检查诊断PTMC的符合率为84.00%、88.00%,低于二者联合检查的96.00%(P<0.05)。UE、FNAC联合检查诊断PTMC与手术病理结果的一致性极好(Kappa=0.913);二者单独检查诊断PTMC与病理结果一致性一般(Kappa=0.665、0.746)。UE联合FNAC检查诊断PTMC的灵敏度、准确度均高于二者单独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UE、FNAC单独及联合检查诊断PTMC的特异度、阳性及阴性预测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UE联合FNAC诊断PTMC可提高诊断的灵敏度、准确度,与病理结果一致性极好。
- 李炜陈薇曾宸黄建新翁育娟郑建华
- 关键词: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超声弹性成像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
- 超声心动图与外周血管超声联合诊断心胸外科术后静脉血栓栓塞症的诊断效能
- 2024年
- 目的 探究超声心动图与外周血管超声联合诊断心胸外科术后静脉血栓栓塞症的诊断效能。方法 选择2021年3月—2023年3月本院收治的104例疑似静脉血栓栓塞患者为研究对象,按肺动脉CT血管造影(CTPA)和下肢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分为病例组(44例)和对照组(60例)两组。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及实验室相关指标,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法进行静脉血栓栓塞症危险因素分析,评价超声心动图与外周血管超声联合诊断心胸外科术后静脉血栓栓塞症的诊断效能。结果 两组患者D-二聚体、肺动脉压力及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下肢DVT、PAH和D-二聚体升高与静脉血栓栓塞症的OR值分别为1.123、1.022和9.076,可见下肢DVT、PAH和D-二聚体升高是静脉血栓栓塞症的独立危险因素。下肢DVT、三尖瓣反流、PAH及三者联合诊断静脉血栓栓塞症的AUC分别为0.635、0.647、0.621和0.827,可见下肢DVT、三尖瓣反流和PAH三者联合诊断静脉血栓栓塞症具有较高的诊断效能。结论 超声心动图与外周血管超声联合应用对诊断心胸外科术后静脉血栓栓塞症具有一定的诊断效能,值得推广应用。
- 陈薇郑建华方荔香陈振东陈海兰翁育娟曾宸
- 关键词:超声心动图静脉血栓栓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