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超

作品数:55 被引量:43H指数:4
供职机构:湖南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教育厅科研基金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文化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3篇会议论文
  • 17篇期刊文章
  • 8篇专利
  • 6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7篇理学
  • 11篇文化科学
  • 8篇自动化与计算...
  • 6篇化学工程
  • 6篇一般工业技术
  • 5篇环境科学与工...
  • 3篇医药卫生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语言文字
  • 1篇文学

主题

  • 15篇电化学
  • 10篇纳米
  • 9篇伏安法
  • 9篇传感
  • 8篇阳极溶出
  • 8篇溶出伏安法
  • 8篇分析化学
  • 7篇阳极溶出伏安...
  • 7篇生物传感
  • 7篇教学
  • 6篇化学实验
  • 5篇石英晶体微天...
  • 5篇葡萄糖氧化酶
  • 5篇晶体
  • 4篇电沉积
  • 4篇电分析
  • 4篇电化学石英晶...
  • 4篇电极
  • 4篇电位
  • 4篇直接电化学

机构

  • 54篇湖南师范大学
  • 2篇长沙医学院
  • 1篇湖南大学
  • 1篇浙江大学

作者

  • 54篇陈超
  • 31篇谢青季
  • 21篇谭月明
  • 18篇姚守拙
  • 16篇傅迎春
  • 12篇覃晓丽
  • 9篇谭亮
  • 6篇方正法
  • 5篇邓文芳
  • 5篇黄毅
  • 5篇马铭
  • 5篇部丽娟
  • 4篇何芳
  • 4篇孟越
  • 3篇王林萍
  • 3篇刘美玲
  • 2篇曾明
  • 2篇邹灿
  • 2篇肖红波
  • 2篇张青芳

传媒

  • 3篇第十二届全国...
  • 2篇精细化工中间...
  • 2篇大学化学
  • 2篇云南化工
  • 2篇化学传感器
  • 2篇化学教育(中...
  • 1篇曲阜师范大学...
  • 1篇电化学
  • 1篇电镀与涂饰
  • 1篇应用化学
  • 1篇物理化学学报
  • 1篇实验室科学
  • 1篇当代化工研究

年份

  • 2篇2023
  • 1篇2022
  • 3篇2021
  • 4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8
  • 5篇2017
  • 7篇2016
  • 6篇2015
  • 8篇2014
  • 3篇2013
  • 5篇2012
  • 3篇2011
  • 1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6
5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分析化学实验的绿色化及废液处理
2022年
分析化学实验过程中使用的试剂用量大,产生的废液较多,会对环境造成较大污染,影响教师和学生的身体健康。因此,分析化学实验的绿色化及废液的绿色化处理具有重要意义。以湖南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分析化学基础实验为例,采取微型化等方式对分析实验项目进行了绿色化改革,并以资源再利用等方式对分析实验废液进行处理。
邓文芳邓文芳方正法陈超
关键词:分析化学实验绿色化资源再利用
酪氨酸酶纳米修饰电极的制备及其在酚类污染物及阿特拉津检测中的应用
康秀芝陈超陈晨浦谢青季
浅析大学分析化学实验教学中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点
分析化学实验课在大学化学教学中有着重要和独特的功能,是一种基础理论与操作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活动。针对传统分析化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理论与实践脱节这一核心共性问题,本文从理论实践一体化角度出发,结合实际教学体会,探寻了分析化学...
郭宾陈超唐浩谭亮
关键词:分析化学实验教学
研究重金属离子——酶相互作用和酶抑制分析的实验平台
<正>重金属(HM)离子-酶相互作用是很多领域的重要研究课题。本文以葡萄糖氧化酶(GOx)为例,基于石英晶体微天平和电分析技术建立了定量研究HM离子-酶相互作用及其酶抑制分析的实验平台。基于酶生H2O2的阳极安培检测,研...
陈超谢青季王利华秦聪谢芳云姚守拙陈金华
文献传递
多媒体辅助双语分析化学实验教学模式探索被引量:4
2017年
"分析化学实验"是高等学校化学专业的基础实验课程之一,对于培养学生严谨的工作作风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以及帮助其树立严格的"量"的概念具有重要的作用。依托多媒体辅助双语授课形式构建了新型分析化学实验教学模式。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加强了学生对分析化学基础理论的巩固和对实验细节的掌握,双语教学的实施提高了学生专业英语水平。预习考查、原始实验数据网上录入等环节增强了实验课教学效果,培养了学生严谨、求实、细致的科学素养。
谭亮陈超方正法马铭
关键词:双语教学分析化学实验教学模式改革
一种单体预氧化后电聚合膜用于固定酶的方法
一种单体预氧化后电聚合膜用于固定酶的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1)在含酶和高分子单体的水溶液中,加入一种化学预氧化剂,或者采用一个预氧化电极施加一定的氧化电位,使单体分子氧化聚合成不溶性寡聚体,酶以包埋、掺杂和疏水作用方式...
谢青季傅迎春陈超徐霞红邹灿姚守拙
文献传递
聚多巴胺/多壁碳纳米管/玻璃碳电极上多巴胺的电分析被引量:2
2011年
基于多巴胺(DA)在多壁碳纳米管(MWCNTs)修饰玻璃碳(GC)电极上的电聚合,制得聚多巴胺(PDA)/MWCNTs/GC电极,并对该修饰电极进行了电化学阻抗谱(EIS)和循环伏安法(CV)表征。在该修饰电极上,DA呈现良好的电化学行为。在pH=7.4磷酸缓冲溶液中其氧化电流显著高于在裸电极上的响应,且能有效地抑制2.0 mmol/L抗坏血酸(AA)或K4Fe(CN)6的直接电化学响应,表明MWCNTs可增敏信号,且阳离子选择透过性PDA膜可抑制阴离子的电化学干扰。采用CV实验检测DA,DA氧化的半微分伏安峰高(ipa-sd)与多巴胺浓度在0.08~1.76μmol/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在无抗坏血酸和有0.5 mmol/L抗坏血酸共存时的线性回归方程分别为ipa-sd(μA/s1/2)=0.107+0.405c(μmol/L)(r2=0.986)和ipa-sd(μA/s1/2)=0.628+0.649c(μmol/L)(r2=0.992),检测限均为8.0×10-8 mol/L(S/N=3)。该法用于盐酸多巴胺注射液中多巴胺的快速测定,结果满意。
李云龙苏招红陈超孟越谢青季
基于原位微升滴阳极溶出伏安法的夹心型超敏生物分析
基于各种高特异性生物亲和行为所发展出的生化分析及生物传感方法选择性比较好,因此,提高其灵敏度一直是该领域最重要的研究目标之一。金属及其化合物纳米材料常用作生物电分析中的标记物,借助溶出伏安法检测金属成分,即可实现快速灵敏...
覃晓丽徐爱贵刘玲睢玉芸陈超谭月明谢青季姚守拙
基于双酶电化学生物传感器同时高效检测多种环境污染物
重金属离子、酚类污染物和农药残留是目前全世界共同面临的重大环境污染问题。重金属离子在人体内能和蛋白质及酶等发生强烈的相互作用,使它们失去活性,也可能在体内某些器官中积累,造成慢性中毒[1]。酚类污染物和有毒农药可经消化道...
刘兰君子陈超康秀芝张和平
关键词:重金属酪氨酸酶葡萄糖氧化酶
一种单体预氧化后电聚合膜用于固定酶的方法
一种单体预氧化后电聚合膜用于固定酶的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1)在含酶和高分子单体的水溶液中,加入一种化学预氧化剂,或者采用一个预氧化电极施加一定的氧化电位,使单体分子氧化聚合成不溶性寡聚体,酶以包埋、掺杂和疏水作用方式...
谢青季傅迎春陈超徐霞红邹灿姚守拙
文献传递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