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锦

作品数:20 被引量:181H指数:7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放射诊断科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成像
  • 7篇血管
  • 6篇动脉
  • 5篇造影
  • 4篇血管成像
  • 4篇血管造影
  • 3篇乳腺
  • 3篇颈动脉
  • 3篇扩散
  • 3篇磁共振
  • 2篇对比剂
  • 2篇数图
  • 2篇图像
  • 2篇图像质量
  • 2篇图像质量影响
  • 2篇全心
  • 2篇肿瘤
  • 2篇主动脉
  • 2篇自身对照研究
  • 2篇腺癌

机构

  • 20篇复旦大学

作者

  • 20篇陈锦
  • 11篇曾蒙苏
  • 10篇陈刚
  • 9篇周康荣
  • 8篇吴东
  • 7篇陈惠明
  • 7篇李轫晨
  • 7篇陈财忠
  • 6篇陈祖望
  • 6篇张澍杰
  • 6篇严福华
  • 5篇刘豪
  • 4篇沈继章
  • 4篇叶芳
  • 4篇唐建华
  • 4篇周梅玲
  • 4篇缪熙音
  • 4篇徐鹏举
  • 3篇张利军
  • 3篇周建军

传媒

  • 4篇放射学实践
  • 4篇临床放射学杂...
  • 3篇中国医学计算...
  • 2篇中华放射学杂...
  • 1篇中国医学影像...
  • 1篇医用放射技术...
  • 1篇中华医学研究...
  • 1篇第二届放射青...
  • 1篇第一届放射青...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 2篇2007
  • 2篇2006
  • 2篇2005
  • 2篇2004
  • 4篇2001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磁共振灌注成像参数图在小乳腺癌诊断中的初步应用被引量:15
2009年
目的:研究小乳腺癌在各种MR灌注参数图像上的影像表现及其灌注特征,评价磁共振灌注成像参数图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9例女性小乳腺癌[共46个经病理证实的病灶(最大径≤2cm)]被纳入研究范畴。采用快速小角度激发(FLASH)序列行双侧乳腺动态高分辨对比增强MR成像(DCEMRI),共连续6个回合成像,绘制时间-信号强度曲线(TIC),并选取3个时间点,通过软件获得Washin、Washout、MIPt及PEI等4种乳腺灌注伪彩参数图像,分别测定整个病灶、病灶周边及中心以及对侧正常乳腺组织的各灌注参数值,分析小乳腺癌的灌注特点。结果:Washin、Washout、MIPt及PEI等4种灌注参数图像分别可以显示41个、19个、44个及45个小乳腺癌灶,检出率分别为89.1%、41.3%、95.7%及97.8%。Washin图不能检出的5个病灶中4个(80.0%)TIC为Ⅰ型曲线,Washout图检出的19个病灶中,15个(78.9%)为Ⅲ型曲线。46个小乳腺癌中,35个(76.1%)呈现明显不均匀异常灌注增强,其中26个周边灌注更明显。对各参数值的测定及分析结果显示小乳腺癌灶与正常乳腺组织之间、乳癌周边部分与中心部分间的各灌注参数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动态高分辨对比增强MR灌注成像参数图对乳腺癌病灶的检出率较高,大部分小乳腺癌呈明显不均匀灌注增强,且增强早期即出现异常灌注,周边部分灌注更显著。乳腺MR灌注参数图像可为小乳腺癌的诊断和鉴别提供重要的补充信息。
唐建华严福华周梅玲叶芳徐鹏举沈继章陈财忠李轫晨张澍杰陈锦曾蒙苏
关键词:乳腺肿瘤灌注
螺旋CT血管造影在内脏动脉瘤诊断中的临床应用和价值
2004年
目的 探讨螺旋CT血管造影在内脏动脉瘤诊断中的临床应用和价值。方法 7例经手术证实的内脏动脉瘤患者进行了SCTA检查,成像技术为表面遮盖法(ssD)和最大强度法(M田),其中2例同时做了血管造影检查。结果 7例内脏动脉瘤患者术前均准确定性、定位,与手术结果完全一致。结论 SCTA作为一种无创性血管成像方法,在诊断内脏动脉瘤方面,具有分辨率高,快速,准确,经济等优点,SSD较MIP能提供更多的信息,将有可能取代传统血管造影。
吴东周康荣陈祖望陈刚陈锦陈惠明
关键词:动脉瘤内脏螺旋CT血管造影SCTA
多层螺旋CT颈动脉成像中智能触发监测点的合理选择被引量:40
2005年
目的比较4处不同智能触发监测位置对多层螺旋CT(MSCT)颈动脉成像的影响,以期获得颈动脉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MSCTA)合理的智能触发监测点。方法通过排列区分组法随机将120例分入颈总动脉、主动脉弓升部、主动脉弓降部、肺动脉主干4个监测组内,根据120条颈动脉、颈静脉的3段感兴趣区(ROI)强化情况综合评价,由2位有经验的放射科医生盲法评价,对比4组不同智能触发监测点对成像的影响。结果30例颈总动脉智能触发组中,11例触发失败,19例成功;30例主动脉弓升部智能触发组中,触发失败7例,23例成功;30例主动脉弓降部智能触发和30例肺动脉主干智能触发组全部触发成功。颈总动脉、主动脉弓升部、主动脉弓降部和肺动脉主干各组触发成功时分叉水平颈动脉强化值分别为318.1、275.8、301.2、293.9HU,邻近颈静脉的强化值分别为88.7、147.4、257.5、91.7HU;触发失败时,颈总动脉、主动脉弓升部强化值分别为279.6、247.4HU;邻近颈静脉的强化值分别为285.4、74.1HU。结论4组比较,肺动脉主干智能触发不仅成功率高,且静脉回流程度最轻,是颈动脉MSCTA的理想触发点。
周建军周康荣陈祖望吴东陈惠明陈刚陈锦缪熙音刘豪陆秀良许红莲张利军
关键词:颈动脉血管造影术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触发点监测点主动脉弓
单纯含服硝酸甘油对全心导航冠状动脉MRA成像参数及图像质量影响的自身对照研究
2011年
目的:探讨单纯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对全心自由呼吸导航三维采样冠脉MRA的成像参数和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使用自由呼吸导航三维采样全心MR冠状动脉成像序列,对17例志愿者完成基础状态以及舌下含服硝酸甘油的MRA扫描,并进行自身对照研究,分析含服硝酸甘油对成像参数和图像质量的影响。结果:服用硝酸甘油前后受试者的心率分别为(68±7)和(79±5)次/分(t=16.292,P<0.05)、MRA扫描的触发延迟时间分别为(406.5±36.8)和(358.6±41.2)ms(t=5.607,P<0.05)、数据采集时间窗宽为(186.4±38.9)和(146.8±39.5)ms(t=14.335,P<0.05),扫描时间为(8.67±2.04)和(10.18±2.58)min(t=5.167,P<0.05),服用硝酸甘油对图像的SNR(分别为16.46±2.92和17.44±4.66)无明显影响(t=1.053,P>0.05)。图像评分结果显示41.2%(63/153)的冠脉节段在服用硝酸甘油后评分增加,9.8%(15/153)评分下降,49.0%(75/153)无明显变化,差异有显著性意义(Z=5.437,P<0.05),提示服用硝酸甘油引起的冠脉管径增加[平均增加(25.4±6.3)%]在总体上有助于提高图像质量。结论:单纯含服硝酸甘油在总体上有助于提高全心自由呼吸导航MR冠脉成像的图像质量,但伴随出现的心率增快、扫描时间延长等为其不利因素。
金航曾蒙苏葛梅英恽虹杨姗陈锦
关键词:冠状动脉硝酸甘油
扩散加权成像与MR动态增强检测乳腺癌小病灶的比较研究
乳腺MR检查作为钼靶摄影及超声等传统乳腺影像检查方法的重要补充手段,其临床应用日益广泛,特别是多期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检查(DCEMRI)对乳腺癌小病灶的检出率和定性准确性均大大提高,已成为常规的乳腺MR检查方法。近年来,...
唐建华陈锦曾蒙苏严福华周梅玲叶芳徐鹏举沈继章陈财忠李轫晨张澍杰
关键词:扩散加权成像乳腺癌
文献传递
螺旋CT门静脉成像诊断门脉受侵的价值被引量:3
2001年
目的 评价螺旋CT门静脉成像诊断门脉受侵的准确性。材料与方法  75例患者于肝脏术前进行了螺旋CT门静脉成像 ,总共评价了 2 2 5支门静脉主干、左支及右支的受侵情况 ,包括包埋、闭塞和癌栓形成 ,螺旋CT门静脉成像的诊断结果与手术 病理相对照。结果 螺旋CT门静脉成像发现了 43支受侵中的 42支和 182支无受侵中的 180支 ,SCTP判断门静脉受侵的总敏感性为 97.7% ,特异性为 98.9% ,阳性预测值为 95 .5 % ,阴性预测值为 99.4%。结论 螺旋CT门静脉成像在诊断门静脉受侵中有很高的准确性。
吴东周康荣陈祖望陈惠明陈刚陈锦
关键词:肝占位螺旋CT血管成像肝癌
乳腺组织MR扩散加权成像中GRAPPA技术的应用被引量:5
2010年
目的:评价在乳腺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中应用全自动校准部分并行采集(GRAPPA)技术对改善图像质量及乳腺组织表观扩散系数(ADC)值测量的影响。方法:分别对28例女性乳腺MR受检者进行平面回波(EPI)序列的常规DWI和GRAPPA-DWI检查。常规DWI检查时扩散梯度因子(b)值取800s/mm2,GRAPPA-DWI检查时b值分别取800、1000s/mm2。比较不同参数条件下的图像质量分级、信噪比(SNR)及乳腺组织ADC值,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在相同b值(b=800s/mm2)条件下,GRAPPA-DWI组图像质量明显优于常规DWI组,乳腺组织的SNR高于常规DWI组,两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乳腺的平均ADC值略低于常规DWI组,但两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在GRAPPA-DWI组中,b值为800s/mm2组图像质量略优于b值为1000s/mm2组,但二者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而b值为800s/mm2组乳腺组织的SNR高于b值为1000s/mm2组,两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b值为800s/mm2时乳腺组织的ADC值略高于b值为1000s/mm2时,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GRAPPA技术的应用有助于改善乳腺DWI的图像质量,提高信噪比,并且不会影响乳腺组织ADC值的测量。
唐建华严福华周梅玲叶芳徐鹏举沈继章陈财忠李轫晨张澍杰陈锦曾蒙苏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扩散并行采集技术乳腺
大范围颈动脉MDCTA与DSA的对照研究被引量:33
2006年
目的通过比较MDCTA与DSA对颈动脉病变的诊断差异以期评价MDCTA的临床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1)搜集经颈动脉DSA和MDCTA检查的临床病例19例。(2)随机选择实验动物猪10头,通过导丝损伤和外科手术建立猪颈动脉血管腔内、腔外狭窄模型,行DSA和MDCTA造影对照。根据国外采用的分类方法并结合血管外科手术与否的判断标准,以50%为界将狭窄程度分成两组,分别评价MDCTA诊断价值。数据分析采用诊断实验评价。结果DSA检查正常13例中,MDCTA正常12例,1例误诊为轻度狭窄。狭窄血管56处,MDCTA漏诊3处。MDCTA对颈动脉狭窄程度的判断与DSA有很好的相关性,敏感性为94.6%,特异性为92.3%,准确性94.2%,阳性预测值为98.2%,阴性预测值为80.0%。其中,狭窄在50%以下者37处,CTA漏诊3处,敏感性为91.9%;狭窄超过50%者19处,MDCTA无漏诊,敏感性为100%。MDCTA显示病灶不规则内表面4例,斑块溃疡3例,均经病理标本证实,而DSA显示不规则2例,溃疡1例。结论颈动脉MDCTA可以取代诊断用途的DSA。在显示血管狭窄的形态、斑块表面不规则、斑块溃疡以及重度狭窄后血管等方面,大范围颈动脉MDCTA更有优势。
周建军周康荣陈祖望吴东陈惠明陈刚陈锦缪熙音张利军陆秀良刘豪
关键词:颈动脉多排螺旋CTCT血管成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螺旋CT门静脉成像评价门脉高压的价值被引量:18
2001年
目的 评价螺旋 CT门静脉成像 (SCTP)显示门静脉高压的价值。材料与方法  5 1例患者分别进行了 SCTP和常规门静脉造影 ,间隔时间 0~ 3天。其中 42例为肝癌患者伴或不伴门静脉高压 ,9例为单纯肝硬化伴门静脉高压患者。分析 SCTP图像上门静脉主干及左、右分支的开放性 ;侧支循环发生的部位和分布范围 ,结果与常规门静脉造影 (直接和间接法 )相对照 ,评价两者的符合情况。结果 在 5 1例患者共 15 3支门静脉主干和左、右分支中 ,SCTP显示 10 7支通畅中的 10 4支 ,46支充盈缺损、闭塞中的 44支 ,总符合率为 96 .7% (148/ 15 3)。除 1例冠状静脉曲张及 1例脐静脉开放未显示外 ,SCTP清楚显影其余侧支血管 ,总符合率为95 .3% (41/ 43)。结论  SCTP与常规门静脉造影诊断符合率高 ,能准确显示门静脉开放性和门静脉高压侧支循环分布情况 。
吴东周康荣陈祖望陈锦陈惠明陈刚
关键词:门静脉造影术门脉高压螺旋CT
1.5T与3.0T MR正常肝脏扩散成像的比较研究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分析比较1.5T与3.0T MR屏气扩散加权成像(DWI)对正常肝实质显示的图像质量及ADC值的影响。方法:分析16例无肝脏疾病的患者的1.5T与3.0T MR的DWI图像资料,b值为0.500s/mm^2,对图像质量进行3级主观评分,并计算肝左右叶的信噪比(SNR)、与肌肉的对比噪声比(CNR)及ADC值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5T的图像质量主观评分优于3.0T(2.60 vs 2.20,p=0.0312)。肝左叶、右叶在1.5T MR的平均SNR值均高于3.0T,并有显著统计学差异(左叶:47.9 vs 32.8,P=0.0018,右叶:46.2 vs 27.4,P=0.0004)。而肝左叶、右叶与肌肉的平均CNR值1.5T略高于3.0T,而平均ADC值1.5T略低于3.0T,均无统计学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1.5T与3.0T MR-DWI正常肝脏ADC值相似,而图像质量3.0T不如1.5T。
张澍杰饶圣祥李轫晨刘豪陈锦陈财忠姚秀忠曾蒙苏
关键词:肝脏磁共振成像扩散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