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韩佳蔚

作品数:25 被引量:37H指数:2
供职机构:长江师范学院传媒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国家语委科研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文化科学文学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2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7篇语言文字
  • 8篇文化科学
  • 2篇文学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6篇普通话
  • 6篇文化
  • 6篇方言
  • 6篇感动
  • 6篇感动中国
  • 6篇颁奖
  • 6篇颁奖词
  • 5篇课程
  • 5篇关中方言
  • 4篇教育
  • 3篇修辞
  • 3篇语言
  • 3篇中国人
  • 3篇普通话课
  • 3篇普通话课程
  • 3篇文学
  • 3篇美德
  • 3篇汉语
  • 3篇汉语成语
  • 3篇方言词

机构

  • 24篇长江师范学院
  • 3篇四川大学

作者

  • 24篇韩佳蔚
  • 1篇杨楠

传媒

  • 11篇文教资料
  • 1篇理论导刊
  • 1篇新闻爱好者
  • 1篇延安大学学报...
  • 1篇当代文坛
  • 1篇渭南师范学院...
  • 1篇采写编
  • 1篇成都大学学报...
  • 1篇陕西师范大学...
  • 1篇常州工学院学...
  • 1篇商洛学院学报
  • 1篇新闻研究导刊
  • 1篇时代文学(上...
  • 1篇山东工会论坛

年份

  • 1篇2017
  • 2篇2016
  • 2篇2015
  • 6篇2014
  • 3篇2013
  • 3篇2012
  • 2篇2010
  • 5篇2007
2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关中方言副词分析被引量:1
2010年
关中方言的副词体系呈现出个性鲜明的语法特色。关中方言中存在一些共同语所没有的副词,它们有特殊的语法功能和独特的表达效果。分析其来源,可以发现它们是汉语实词词义虚化的结果,其词义在演变的过程中留下不同于共同语的历史轨迹。这些方言中频频使用、特色鲜明的副词是构成关中方言地域性特征和独特魅力的重要因素。
韩佳蔚
关键词:关中方言副词词义虚化
振奋民族精神的“年度精神史诗”——“感动中国”2014年度人物颁奖词解读被引量:1
2015年
"感动中国"2014年度颁奖典礼以鲜明的主题表达呈现了时代精神,对"民众价值观的评判标准"和新时期民族精神建设产生了重要影响。颁奖词作为颁奖典礼主题思想的集中陈说,弘扬了忠诚爱国、敬业奉献、仁爱孝悌等中华传统美德,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注入了生命活力,是振奋民族精神的"年度精神史诗"。
韩佳蔚
关键词:爱国传统美德民族精神
震撼心灵的“言说”叙事——《感动中国》颁奖词文学修辞的文化品格被引量:2
2017年
《感动中国》颁奖词为媒体,也为当代文坛提供了一种"汇叙事、说明、描写、议论等于一体,融褒扬、宣传、激励、评价等于一炉"的综合性语篇类型。每一篇颁奖词都以深刻的思想鼓舞大众、以精彩的"言说"感动中国。颁奖词或频繁地"引经据典",将中国文化经典的思想意涵和文化品格融入其中,铸就一种宏阔深远、典雅凝练的语言风格;或选择看似直白通俗、不事雕琢的寻常词语,注重追求"语境上的切适性",于平淡朴素处潜藏字句锤炼的功夫;语篇构建以整句为主,并将整散句、长短句交错使用,语言风格兼具整齐匀称和错落变化的审美特征。《感动中国》颁奖词呈现出鲜明的"中国式"叙事风格,特别是通过"引经据典"布局谋篇、营造震撼心灵的传播效应,这不仅标志着当代传媒对传统叙事方式和思维模式的仿效与回归,而且体现了国家媒体在文化传播和文化构建中对民族传统文化的高度认同和自觉自信。
韩佳蔚
关键词:文学修辞引经据典
试论关中方言修辞现象的文化意蕴被引量:2
2007年
关中方言话语叙述的核心是农业生产活动,农耕经济下的乡村生活是关中人修辞的文化语境。关中方言中的修辞表达积淀了秦人群体对民族历史与艰辛生活的沉重记忆,蕴涵着古朴凝重的民俗风情和丰富的民间智慧。关中人的思想性格、生活情趣、价值取向,以及关中地区悠久的文化传统都弥漫于关中人的修辞活动中。
韩佳蔚
关键词:关中方言修辞艺术农耕文明民俗文化
对普通话课程教材现状的反思被引量:2
2013年
普通话课程教材现状值得我们深刻反思。多数教材以普通话水平测试《大纲》和《纲要》为指南,向应试培训倾斜,导致课程定位出现偏差;教材知识结构失衡,片面地以语音教学取代语言教学的丰富内涵;教材对实践教学设计不足,缺乏营造语言学习氛围的教学理念。语言学界在推进语言本体研究的同时,应加强对语言应用的研究,在普通话教材编写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改进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
韩佳蔚
关键词:普通话水平测试语言教育
普通话课程不应等同于应试培训课被引量:1
2012年
当前普通话课程教学几乎成为"普通话水平测试"的过级应试训练课,教学目标的单一化,导致课程的人文教育功能严重缺失。应该将古今中外的"文学经典",特别是承载祖国悠久历史与璀璨文明的汉语"文学经典"引入普通话朗读教学中,强化课程的文化教育功能;指导学生在达到朗读测试"评分标准"的同时,还应关注篇章结构的深层意蕴,不应将"评分标准"作为唯一的评价依据,而应全面考核学生的朗读技巧和运用有声语言表达思想感情的能力。
韩佳蔚
关键词:普通话水平测试朗读教学文学经典人文教育
对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吐字发声”教学的思考被引量:1
2015年
《普通话语音与播音发声》是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语音表达课程群"的先行课、基础课,该课程的"吐字发声"教学至关重要,承担着培养学生"基本专业技能"与"核心职业能力"的艰巨任务。《语言表达》《广播播音与主持》《电视播音与主持》作为课程群的后续课程,应担负起对"吐字发声"基本技能进行持续不断操作训练和长期实践的任务。应该强调课程群内部课程之间内在的连续性与逻辑性,在凸显每门课程个性的同时,将打造"吐字发声"基本技能作为课程群共同的教学任务,并贯彻于各门课程的教学中。
韩佳蔚
关键词: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
试论新时期“推普”与普通话教育的重大意义被引量:1
2014年
新时期"推普"和普通话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不仅能进一步实现普通话作为民族共同语、全国通用语言,在不同方言区之间、各少数民族之间、对外汉语教学及国际交流中的社会交际功能,而且在推动文化教育、社会发展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语言及其承载的文化乃是"国脉所系",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组成部分,应该从历史发展、文化传承和民族振兴层面认识"推普"的意义;普通话教育应肩负起保持、传播、发展民族文化,推动国家文化建设、母语文化传播、民族素质教育的神圣职责。
韩佳蔚
关键词:普通话教育交际功能素质教育
电视媒体实证“国家记忆”的价值功能——央视《等着我》“大叙事”寻人节目文化解读被引量:2
2016年
央视《等着我》推出一系列与民族历史、国家命运相交织,有"大叙事"特征的寻人节目,重现革命战争历史,实证"国家记忆",彰显了中华儿女在国家危难关头挺身而出、不畏牺牲、保家卫国的爱国主义精神。央视通过《等着我》的成功策划履行了国家媒体的社会职责和"保存国家记忆"的历史使命,发挥出"一种价值塑造和精神召唤的特殊功能",其对振奋民族精神、增进群体意识、彰显共同体价值、教育和鼓舞人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韩佳蔚
关键词:理想信念爱国精神
“锁定”在方言中的民间文化记忆——《李十三十大本》方言词例释
2014年
《李十三十大本》是清代乾嘉时期陕西戏剧家李芳桂创作的碗碗腔皮影戏剧本。作为以特定地域的乡村百姓为主要传播对象的民间戏剧脚本,作者使用关中方言。剧中人物,特别是社会下层人物的对白,有浓郁的乡土韵味和民俗特色。“姚婆”、“地方”、“乡约”、“外姓之人”等方言词语承载了关中地区的民间生活和历史文化信息。方言已处于“一个史无前例的急剧变化、萎缩和消亡的过程之中”,这意味着以方言为载体的民间文化正在消亡,因此应该对方言所负载的民间文化遗产进行抢救性研究。
韩佳蔚
关键词:《李十三十大本》历史记忆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