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彬
- 作品数:4 被引量:125H指数:3
-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上海申康医院发展中心市级医院临床管理优化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多学科团队诊疗模式在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12
- 2016年
- 多学科团队诊疗模式是现代临床治疗中的运行模式,也是目前国内医疗机构探索与发展的新方向,近年来在临床推广并取得了一定成绩。作者就多学科团队诊疗模式在临床恶性肿瘤、代谢外科、呼吸内科、神经外科、耐药菌控制的应用研究做一综述。
- 狄建忠李昆任庆贵杨玉妹沈洁顾彬周希哲罗莉曹建文
- 64例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胸部CT分析被引量:7
- 2010年
- 目的分析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MPP)的胸部CT影像学特点,指导临床早期诊断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2008年12月间64例诊断明确的MPP患儿的临床资料及胸部CT。结果①64例患者中,男35例(58.6%),女29例(41.4%)。年龄(1岁2例(3.1%),1~3岁14例(21.8%),4~7岁18例(28.1%),8~10岁20例(31.2%),(10岁10例(15.6%)。②病变影像局限于单侧的病变中,右侧30例(69.8%),左侧13例(30.2%),右侧明显多于左侧;多个叶段受累(65.5%)多于单个叶段受累(34.3%);各叶段受累情况分析以右下叶最多,共22例(34.2%),其次为右中叶(18.7%)、左上叶(18.7%)。③病变影像以大片实变影最多(84.3%),余分别为胸腔积液(31.2%)、肺不张(25.0%)、肺门淋巴结肿大(15.6%)和散在斑片状影(12.5%),年龄不同影像改变也有一定差异。结论儿童MPP年长儿发病率高于婴幼儿,右肺发病多于左肺,大片实变影最多,其影像特点与年龄有关,胸部CT影像学特点有助于儿童MPP的诊断。
- 顾丹萍顾彬吴良霞
- 关键词:肺炎支原体肺炎胸部CT儿童
- 肺炎3种病毒病原检测及分析被引量:4
- 2005年
- 目的探讨小儿肺炎中B组柯萨奇病毒(CVB)、巨细胞病毒(CMV)、Epstein-Barr病毒(EBV)的感染情况.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2001年10月~2002年9月住我院儿科住院的140例肺炎患儿血清CVB、CMV、EBV的特异性IgM抗体.结果 3种病毒总检出率38.6%,CVB-IgM、CMV-IgM、EBV-IgM阳性率分别为24.3%、8.6%、6.5%.结论 CVB在肺炎中有较高的感染率,是下呼吸道感染中的主要病原之一;CMV、EBV也有一定感染率,虽感染率不高,但因其可引起多器官、多系统损害,也应警惕和重视.
- 吴珉王子才顾彬叶宇冰
- 关键词:柯萨奇病毒感染巨细胞病毒爱泼斯坦巴尔病毒感染肺炎儿童
- 阿奇霉素和红霉素转换治疗儿童支原体肺炎疗效比较被引量:2
- 2009年
- 目的用阿奇霉素和红霉素分别转换治疗儿童支原体肺炎,比较两者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66位患儿随机分两组,阿奇霉素组36例,静滴阿奇霉素10mg/(kg·d),1次/d,连用5d,停用4d,转换为阿奇霉素糖浆10mg/(kg·d),1次/d,连用3d。红霉素组30例,红霉素针剂25~30mg/(kg·d),1次/d,连用5d,转换为红霉素片25—30mg/(kg·d),分3次口服,连用7d。临床观察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并对肺外并发症进行半年随访。结果阿奇霉素组优良率为94.44%,红霉素组优良率为83.33%,优良率阿奇霉素组高于红霉素组,但无统计学意义。胃肠道反应、注射部位疼痛和肝功能损害三个主要的不良反应发生率阿奇霉素组出现8,3,1例,红霉素组出现20,12,6例,二组有统计学意义。随访半年,在慢性咳嗽、头痛伴脑电图异常、关节疼痛、粒细胞减少、荨麻疹等并发症,二组无明显差异。结论阿奇霉素转换治疗儿童支原体肺炎疗效肯定,不良反应少,儿童支原体肺炎可优先考虑使用阿奇霉素。
- 顾彬张建华
- 关键词:儿童支原体肺炎阿奇霉素红霉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