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马坚

作品数:223 被引量:2,124H指数:19
供职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卫生部卫生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一般工业技术金属学及工艺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194篇期刊文章
  • 26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14篇医药卫生
  • 2篇金属学及工艺
  • 2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机械工程
  • 1篇电子电信

主题

  • 131篇消融
  • 79篇心房
  • 73篇心动过速
  • 62篇导管消融
  • 61篇房颤
  • 58篇心房颤动
  • 56篇射频消融
  • 49篇射频
  • 40篇导管
  • 39篇静脉
  • 37篇心律
  • 36篇电生理
  • 35篇消融治疗
  • 31篇房室
  • 30篇心律失常
  • 30篇心脏
  • 29篇起搏
  • 28篇心电
  • 27篇室性
  • 26篇折返

机构

  • 129篇中国医学科学...
  • 68篇中国医学科学...
  • 18篇武汉大学
  • 15篇首都医科大学...
  • 14篇广东省人民医...
  • 12篇江苏省人民医...
  • 1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0篇大连医科大学...
  • 10篇上海市胸科医...
  • 9篇四川大学华西...
  • 9篇中国医学科学...
  • 8篇首都医科大学...
  • 7篇上海市第一人...
  • 6篇第二军医大学
  • 6篇浙江大学医学...
  • 6篇上海市第十人...
  • 5篇复旦大学
  • 5篇中南大学
  • 4篇大连医科大学
  • 4篇南京医科大学

作者

  • 222篇马坚
  • 150篇张澍
  • 92篇王方正
  • 56篇陈新
  • 51篇方丕华
  • 50篇楚建民
  • 49篇张奎俊
  • 49篇华伟
  • 38篇姚焰
  • 37篇刘旭
  • 31篇孙奇
  • 27篇孙瑞龙
  • 27篇陈柯萍
  • 26篇王锦志
  • 25篇郭晓刚
  • 22篇周公哺
  • 21篇黄从新
  • 21篇楚建民
  • 18篇贾玉和
  • 17篇余培桢

传媒

  • 109篇中华心律失常...
  • 28篇中国循环杂志
  • 26篇中国心脏起搏...
  • 8篇中华心血管病...
  • 4篇心电学杂志
  • 3篇临床心电学杂...
  • 2篇家庭医学(上...
  • 2篇中华老年心脑...
  • 2篇中华医学会心...
  • 2篇中国心脏大会...
  • 1篇中国介入心脏...
  • 1篇世界医学杂志
  • 1篇内科急危重症...
  • 1篇中华超声影像...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实用老年医学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临床心血管病...
  • 1篇心脏起搏与心...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1
  • 6篇2020
  • 2篇2019
  • 5篇2018
  • 7篇2017
  • 12篇2016
  • 11篇2015
  • 9篇2014
  • 6篇2013
  • 5篇2012
  • 7篇2011
  • 4篇2010
  • 4篇2009
  • 11篇2008
  • 16篇2007
  • 10篇2006
  • 11篇2005
  • 17篇2004
  • 6篇2003
22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单中心晕厥住院患者的病因分析被引量:8
2018年
目的:分析单中心晕厥住院患者基础疾病、临床特征和病因分布情况。方法:入选2014-09至2017-04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心律失常诊治中心收治的晕厥患者,依据晕厥诊断与治疗指南或专家共识进行危险分层,并分析临床特征及病因分布。结果:在5 191例住院患者中,入选了末次晕厥发生在入院前180天内的300例患者,男性177例(59.0%),平均年龄(57.7±15.4)岁,29例(9.7%)为复发性晕厥,242例(80.7%)为高危患者;144例(48.0%)患者存在先天性心脏病、心肌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瓣膜病等基础心脏疾病。266例(88.7%)能够明确病因诊断,其中214例(71.3%)为心原性晕厥、44例(14.7%)为神经介导反射性晕厥、8例(2.7%)为低血容量及体位性低血压性晕厥。缓慢型心律失常最多见,为112例(37.3%)。结论:在本中心晕厥住院患者中,绝大多数可明确病因,高危晕厥患者和缓慢型心律失常比例高,针对病因及时治疗有助于改善患者预后。
吴瑛陈若菡孙奇戴研马坚陈柯萍
关键词:反射性晕厥体位性低血压心律失常
影响心房颤动冷冻球囊消融治疗后电复律成功率的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4
2020年
目的:探讨影响心房颤动(房颤)冷冻球囊消融治疗后电复律成功率的相关因素。方法:连续入选2017年1月至2018年9月在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心律失常中心接受第二代冷冻球囊消融治疗的症状性房颤患者935例,需电复律治疗的房颤患者为217例,其中4例患者因除颤电极贴与皮肤粘合不紧密导致电复律失败排除入选,根据电复律结果分为电复律成功组192例和电复律失败组21例,对其相关临床因素变量进行统计分析,包括:年龄、性别、身高、体重、体重指数(BMI)、房颤类型、房颤病程、合并基础疾病、左心房直径、左心室直径、射血分数、抗心律失常药物、抗凝药物以及C反应蛋白等指标。结果:入组患者首次电复律成功率为90.1%,最终电复律成功率为96.2%。与电复律成功组的患者相比,电复律失败组的患者阵发性房颤、合并糖尿病、未服胺碘酮药物的比例更大,并且体重、BMI、C反应蛋白较前者明显升高( P < 0.05)。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阵发性房颤( OR=11.419,95% CI 2.497~52.217, P=0.002)、BMI过高( OR=1.106,95% CI 0.718~1.174, P=0.022)、合并糖尿病( OR=4.331,95% CI 1.174~15.977, P=0.028)以及C反应蛋白升高( OR=1.256,95% CI 1.030~ 1.924, P =0.009),与房颤冷冻球囊消融治疗后电复律的成功率呈负相关( P<0.05)。 结论:对于房颤冷冻球囊消融治疗后仍为房颤的患者,直流电复律是一种有效恢复窦性心律的方法,并且阵发性房颤、BMI过高、合并糖尿病以及C反应蛋白升高是影响此类房颤电复律成功率的独立预测因素。
李超陈柯萍李玉秋杨建都魏会强谢海扬孙奇马坚张澍
关键词:心房颤动直流电复律成功率
左上肺静脉冷冻消融困难的解剖学特点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肺静脉的解剖变异度是影响心房颤动(房颤)冷冻消融难易的重要因素,探讨引起左上肺静脉(left superior pulmonary vein,LSPV)冷冻困难的解剖学因素。方法连续入选2017年1月至2018年4月在阜外医院就诊接受二代冷冻球囊导管消融治疗的症状性房颤826例患者。根据LSPV冷冻困难定义标准:LSPV需冷冻次数≥4次才达到肺静脉电隔离,并且其冷冻次数占所有肺静脉冷冻总次数的50%以上,最终符合标准的患者37例,归为阳性组;根据LSPV冷冻容易定义标准:LSPV冷冻次数为1次,并且肺静脉电隔离冷冻时间<60 s,入选患者38例,作为对照组。入选患者心脏增强CT进行三维重建后分析LSPV是否为共干、直径大小、LSPV窦口至分支处的距离、LSPV与左心耳之间嵴的厚度以及LSPV与左心房顶部的角度等指标。结果阳性组患者中,左侧肺静脉共干的发生率更高(41%对5%,P=0.001),并且其最大径、最小径分别较对照组患者明显增粗[(29.05±5.98)mm对(23.41±3.04)mm,P<0.001;(17.82±5.61)mm对(15.28±3.43)mm,P=0.020];阳性组患者LSPV与左心耳之间嵴的厚度较对照组更薄[(5.06±1.30)mm对(6.03±1.39)mm,P=0.003],并且LSPV与左心房顶部的角度较小(23.81°±15.23°对35.50°±12.11°,P<0.001)。多因素回归分析提示LSPV与左心耳之间嵴的厚度以及LSPV与左心房顶部的角度与LSPV冷冻消融的难易相关(OR=1.677,95%CI1.025~2.746,P=0.040;OR=1.086,95%CI1.019~1.157,P=0.011)。结论房颤冷冻球囊消融治疗过程中,LSPV与左心耳之间嵴的厚度较薄以及LSPV与左心房顶部的角度较小患者,其LSPV冷冻消融往往是困难的。
李超陈柯萍李玉秋杨建都谢海扬孙奇马坚张澍
关键词:心房颤动左上肺静脉
心脏肿瘤相关室性心律失常和内外科治疗
杨建都周公哺刘旭罗斌马坚张澍
心房扑动合并室性心动过速1例
1998年
患者男,24岁。因法洛四联症根治术后残余室间隔缺损、肺动脉瓣狭窄,在我院行“室间隔缺损修补术和肺动脉瓣交界分离术”。既往无心动过速病史。术前心电图示窦性心律,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和左后分支阻滞(图略)。术后第3天患者突感心悸,心电图为左束支传导阻滞图形宽QRS波群心动过速,电轴左偏,心室率132次/min(附图左)。急查血钾偏低(3.1mmol/L),疑诊为室性心动过速。静脉补钾、静脉注射负荷量利多卡因和胺碘酮,心动过速未能终止。食管心电图示房室比例2:1,诊断为心房扑动,心室内差异性传导。先后食管快速起搏和静脉注射西地兰0.4mg无效。
马坚楚建民王方正
关键词:心房扑动合并症室性心动过速心电图
经静脉拔除心内膜导线:目前认识和建议(2011年修订版)被引量:29
2011年
经静脉拔除心内膜导线发展简介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心内植入型电子装置(cardiac implantable electronic device,CIED),包括起搏器与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mplantable cardioverter defibrillator,ICD)的植入量日益增加,相关的临床问题也随之增多,例如CIED的感染、导线故障、静脉血栓形成等。特别是感染,
王方正马坚黄德嘉黄从新曹克将华伟沈法荣吴立群宿燕岗杨杰孚王景峰陈泗林陈柯萍张澍
关键词:心内膜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导线静脉血栓形成电子技术电子装置
心房颤动:目前的认识和治疗建议——2012被引量:209
2012年
前言自2010年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China Society of Pacing and Electrophysiology,CSPE)制订并发表《心房颤动:目前的认识和治疗建议——2010》以来,欧洲心脏病学会(European SocietyofCardiology,ESC),美国心脏协会(American HeartAssociation,AHA),加拿大心血管病学会(CanadianCardiovascularSociety,CCS),
黄从新张澍马长生杨延宗黄德嘉曹克将江洪杨新春吴书林商丽华华伟张奎俊李莉丁燕生马坚王祖禄刘少稳刘旭董建增姚焰陈柯萍陈明龙吴立群廖德宁黄鹤李述峰吴钢蒋晨阳王方正陈新
关键词:心房颤动心电生理心血管病
起源于无冠窦的室性心律失常特点
目的:探讨起源于主动脉根部-无冠窦内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发作、心电图及电生理特点。方法:回顾分析本实验室101例(2006-06至2013-10)经药物治疗无效,起源于主动脉根部的室性心律失常并成功进行射频消融的患者。离线...
马坚刘旭郭晓刚周公哺张澍
心房-分支旁路内微折返性心动过速及射频消融1例
2004年
郑昭芬马坚杨天伦王方正蒲晓群李传昶
关键词:折返性心动过速心房射频消融电生理特性房室结
矫正型大动脉转位合并室上性心动过速的电生理特点及射频消融治疗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 报道矫正型大动脉转位(congenitally corrected transposition of the great arteries,ccTGA)合并室上性心动过速(SVT)的电生理特点和射频消融治疗.方法 连续入选2007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阜外心血管病医院接受电生理检查及射频消融治疗的5例ccTGA合并SVT患者,收集相关资料并进行随访.结果 共有2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2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AVRT)和1例房性心动过速(AT).所有病例的解剖分型均为内脏正位、心室左攀、主动脉左前位,(S,L,L).其中AT病例和AVRNT中的1例需要2次手术.2例AVNRT病例的慢径消融成功靶点分别为常规的慢径区域(即冠状静脉窦口前缘)和肺动脉根部前房室结下方.2例AVRT病例共有4条位于左侧形态学三尖瓣环的旁路(2条左后间隔隐匿旁路,1条左中间隔隐匿旁路,1条左侧游离壁隐匿旁路).AT病例的起源灶位于希氏束旁,于形态学左心室流出道间隔面消融成功.随访过程中未发现并发症和复发.结论 射频消融可以安全有效地治疗ccTGA合并的SVT.术前熟悉ccTGA的解剖异常是消融成功的关键.
郭晓刚马坚刘旭孙奇周公哺廖自立张澍
关键词:矫正型大动脉转位室上性心动过速射频导管消融
共23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