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马腾

作品数:8 被引量:32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专利

领域

  • 5篇农业科学

主题

  • 3篇养殖
  • 2篇石斑
  • 2篇石斑鱼
  • 2篇基因
  • 2篇斑鱼
  • 1篇性腺
  • 1篇性腺发育
  • 1篇性腺分化
  • 1篇循环水养殖
  • 1篇循环水养殖系...
  • 1篇养殖池
  • 1篇养殖试验
  • 1篇养殖系统
  • 1篇异构酶基因
  • 1篇云纹石斑鱼
  • 1篇生物净化
  • 1篇生物膜
  • 1篇生物膜活性
  • 1篇酸酶
  • 1篇体色

机构

  • 6篇中国水产科学...
  • 3篇上海海洋大学
  • 2篇中国海洋大学
  • 2篇连云港众利水...
  • 1篇南方海洋科学...

作者

  • 6篇马腾
  • 3篇陈松林
  • 3篇梁友
  • 3篇黄滨
  • 2篇关长涛
  • 2篇陈张帆
  • 1篇王秉心
  • 1篇李仰真
  • 1篇王娜
  • 1篇连建文
  • 1篇高淳仁
  • 1篇洪磊
  • 1篇周游
  • 1篇刘宝良
  • 1篇刘滨
  • 1篇王磊

传媒

  • 3篇渔业科学进展
  • 1篇渔业现代化
  • 1篇上海海洋大学...

年份

  • 3篇2021
  • 1篇2016
  • 2篇2013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不同浓度臭氧对循环水养殖系统生物膜活性及其净化效能的影响被引量:10
2016年
本文通过在循环水养殖系统中添加不同浓度的臭氧,研究其对循环水养殖系统生物膜活性及其净化效能的影响。结果显示,当氧化还原电位(ORP)小于450 m V时,氨氮的去除率随着臭氧浓度升高而升高,最高去除率达39.9%,亚硝酸盐氮的平均去除率为28.2%,生物膜菌群的平均存活率为88.1%,生物膜对养殖水体氨氮和亚硝酸盐氮的处理效果良好;当氧化还原电位为500 m V时,经过臭氧24 h处理,氨氮和亚硝酸盐氮的去除率分别由36.5%、28.1%降到12.2%、8.4%,而臭氧4 h处理后,生物膜对氨氮和亚硝酸盐氮的去除率分别由47.5%、32.1%降到5.0%、3.3%,水处理效果明显下降,生物膜菌群存活率由88.1%降到31.5%。由此可见臭氧添加浓度对生物膜及净化效能有重大影响。综合试验结果和分析评估,建议封闭循环水养殖系统的臭氧添加量以控制生物滤池内的氧化还原电位低于400 m V为宜,可保证循环水系统的安全性和经济性。
黄滨马腾刘宝良刘滨洪磊梁友翟介明张丽丽
关键词:臭氧循环水养殖系统生物膜
北方海域云纹石斑鱼的陆海接力高效养殖试验被引量:7
2013年
为了有效突破我国北方海域冬季网箱养殖品种少和产业发展缓慢的局面,通过陆海接力养殖模式,开展了云纹石斑鱼(Epinephelus moara)的网箱陆海接力养殖试验。结果显示:在莱州明波网箱基地选用的平均个体重量225 g的大规格云纹石斑鱼鱼苗,经过2个月的网箱接力养殖,个体平均重量达到350 g,平均单尾月增重62.5 g,成活率92.02%;在连云港众利网箱基地选用的个体平均重量152 g大规格云纹石斑鱼,经过4个月的网箱接力养殖,个体平均重量增加到425 g,平均单尾月增重68.25 g,养殖成活率达96.00%。石斑鱼的网箱养殖与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相比,平均月增重速度提高54.6%~68.9%。
黄滨关长涛梁友翟介明张丽丽周游马腾
关键词:云纹石斑鱼
斑石鲷性腺发育的组织学观察与初步分析被引量:5
2021年
为研究斑石鲷(Oplegnathus punctatus)雌、雄性腺发育规律及特征,通过生物学解剖和常规石蜡组织切片的方法,对斑石鲷性腺的雌、雄分化与发育过程进行研究,发现斑石鲷的性腺发育为雌雄异体的分化类型:雄鱼精巢属于小叶型结构,共分为6个发育时期,养殖水温24~26℃,120日龄,全长56.1~64.5 mm出现输精管原基,180日龄时形成精小叶为精巢分化的解剖学标志,同期也发生细胞学上的分化,标志为初级精母细胞的形成。雌性性腺发育分为6个时期,养殖水温24~26℃,90日龄,全长30.4~49.5 mm原始性腺开始出现成簇发育的卵原细胞群,为卵巢分化的解剖学标志,150日龄出现卵巢腔的雏形,180日龄形成初级卵母细胞,标志着卵巢发生了细胞学上的分化。研究表明斑石鲷卵巢分化解剖学标志的出现早于精巢,在细胞学分化时间上精巢和卵巢大致同步。
赵玉柱陈张帆马腾马腾吴垚磊王清滨陈松林
关键词:组织学性腺分化性腺发育
工业化分层取水清水循环的养殖系统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工业化分层取水清水循环的养殖系统,该系统包括依次相连的养殖池、缓冲调节池、气浮池、生物净化池和对水体进行杀菌、增氧、调温的水质优化池,最终所述水质优化池通过进水管与所述养殖池相连,形成循环系统,所述养...
黄滨王秉心梁友关长涛高淳仁连建文马腾
文献传递
鞍带石斑鱼isg15基因cDNA克隆及其在虹彩病毒感染下的表达分析被引量:1
2021年
本研究利用PCR和RACE技术首次获得了鞍带石斑鱼(Epinephelus lanceolatus)干扰素刺激基因15(interferon stimulated gene 15,isg15)全长序列。isg15基因序列长为910 bp,包含一个468 bp的开放阅读框,可编码155个氨基酸,预测分子量为17.09 kDa,理论等电点为9.33。保守结构域分析显示,鞍带石斑鱼ISG15蛋白包含2个类似泛素结构域,且C末端具有高度保守的“Leu Arg Leu Arg Gly Gly(LRLRGG)”结构域。序列分析和系统发育分析显示,鞍带石斑鱼与斜带石斑鱼(E.coioides)isg15的相似性最高,为88.24%,与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和大黄鱼(Larimichthys crocea)isg15的相似性分别为61.18%和60.59%。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了鞍带石斑鱼健康组织中的isg15表达,以及虹彩病毒(iridovirus)感染后不同时间脾脏和肾脏中的isg15表达变化。结果显示,isg15在血液中的表达量最高,在肝脏、肾脏等组织中的表达量较高。经虹彩病毒感染后,isg15在脾脏和肾脏中的表达显著升高,在72 h到达最高水平,说明isg15在鞍带石斑鱼防御虹彩病毒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对鞍带石斑鱼isg15基因的分析和表达模式的研究,有助于进一步了解isg15基因在硬骨鱼体内的抗病毒调控机制,为鞍带石斑鱼抗病分子育种提供基础数据。
马腾王磊王磊吴垚磊周茜陈张帆陈张帆陈松林
关键词:鞍带石斑鱼虹彩病毒ISG15免疫反应
半滑舌鳎酪氨酸酶基因(TYR)和多巴色素异构酶基因(DCT)的克隆表达与分析被引量:3
2021年
作为我国鲆鳎鱼类中的一种主要养殖品种,半滑舌鳎(Cynoglossus semilaevis)有时会发生无眼侧黑化(Melanism)、有眼侧白化(Albinism)的体色异常现象。本研究克隆了半滑舌鳎体色相关的酪氨酸酶基因(TYR)和多巴色素异构酶基因(DCT)的cDNA序列,并对这2个基因进行系统发育分析和时空表达分析。实验获得了TYR基因编码区cDNA序列长度为1620 bp,编码539个氨基酸;DCT基因编码区cDNA序列长度为1551 bp,编码516个氨基酸。结果显示,TYR和DCT在20日龄前的鱼苗体内表达量较高,尤其是在变态关键时期(15~20日龄)表达量最高,30日龄时的表达量锐减到很低水平;在其他时期的皮肤组织中,这2个基因在有眼侧正常皮肤和无眼侧黑化皮肤的表达量最高,在有眼侧白化皮肤和无眼侧正常皮肤中表达量极低;在其他时期的其他组织中,在眼睛中的表达量最高,其次是肝脏,在脾脏和肌肉中表达量极低。研究表明,TYR和DCT基因是半滑舌鳎无眼侧黑化发生和有眼侧体色维持的关键基因。本研究为查明半滑舌鳎体色异常机制提供了重要依据和参考。
吴垚磊李仰真王娜马腾赵玉柱陈松林
关键词:半滑舌鳎体色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