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D30检测对淋巴瘤诊疗价值的多中心回顾性研究
- 2024年
- 目的分析5所医院CD30病理检测和淋巴瘤临床诊疗情况,以期提高淋巴瘤临床诊断的准确性并有效指导CD30靶向药物在临床中的应用.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以调查问卷的形式收集2012-04-07-2022-05-27在5所医院(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包头市肿瘤医院、山西省肿瘤医院、河南省肿瘤医院和河南省人民医院)诊断为淋巴瘤的14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对于CD30的表达情况,67例经典霍奇金淋巴瘤和20例间变大细胞淋巴瘤为定性描述;55例其他类型的淋巴瘤病例,5例为定量描述,50例为定性描述.142例患者中,使用维布妥昔单抗23例(16.20%),其中19例为一线治疗,1例为二线治疗,1例为三线治疗,2例为四线治疗;中位用药周期为4个周期(2~6个周期),中位用药时间为3.3个月(0.5~12.0个月).1年无进展生存率和总生存率分别为86.96%和95.65%;应用含维布妥昔单抗一线治疗方案的19例患者中有18例进行了疗效评价,完全缓解8例,部分缓解7例,客观缓解率为83.33%.结论5所医院对CD30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的方法及染色结果的判读存在较明显差异,维布妥昔单抗治疗CD30阳性淋巴瘤的疗效较确切,但需要更多真实世界研究数据.
- 乔泓涵王亚兰苏丽萍白敏高雪马荣军张丹丹张明智朱利楠张旭东
- 关键词:CD30淋巴瘤免疫组织化学
- 化疗联合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母细胞性浆细胞样树突细胞肿瘤1例并文献复习
- 王文佳董丽华杜建伟高雪李钢苹房佰俊宋永平李玉富
- 24例原发乳腺淋巴瘤临床分析及文献复习
- 目的:探讨原发乳腺淋巴瘤(PBL)的临床特点、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05年至2014年确诊的24例PBL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4例原发性PBL患者,均为女性,中位年龄47(21~64)岁。...
- 孙星徐斌李玉富杜建伟董丽华高雪李刚萍魏旭东宋永平
- 关键词:乳腺淋巴瘤文献复习
- 文献传递
- 24例原发乳腺淋巴瘤临床分析及文献复习
- 探讨原发乳腺淋巴瘤(PBL)的临床特点、治疗及预后.研究表明,PBL临床少见,R-EPOCH序贯R-DICE/EPOCH序贯DICE治疗组联合鞘注可改善PBL预后,降低中枢神经系统复发率。
- 孙星徐斌李玉富杜建伟董丽华高雪李刚萍魏旭东宋永平
- 关键词:乳腺淋巴瘤化学疗法疗效评价
- 成人T淋巴母细胞淋巴瘤/白血病伴髓系表达三例并文献复习
- 李元吉杜建伟董丽华高雪李钢苹李玉富
- T淋巴母细胞淋巴瘤的诊疗特点
- 刘梦玉王业生杜建伟董丽华高雪李钢苹李玉富
-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精确诊断
- 宋永平高雪李玉富
- 改良BACOD方案治疗复发难治性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疗效观察被引量:3
- 2014年
- 目的比较BACOD(博来霉素+环磷酰胺+长春地辛+阿糖胞苷+地塞米松)方案常规静脉滴注(常规方案)和持续静脉输注(改良方案)治疗复发难治性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63例复发难治性DLBCL患者资料,其中31例接受改良BACOD方案化疗,32例接受常规BACOD方案化疗。结果中位随访14(7~84)个月,改良方案组和常规方案组患者的总体反应率分别为87.1%、6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5);中位总生存时间分别为33、12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9);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分别为11、8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95);1年生存率分别为68.8%、44.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预计3年生存率分别为47.1%、1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预计5年生存率分别为37.7%、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6)。主要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无明显肝、肾、肺等毒性。结论与常规BACOD方案相比,改良后的BACOD方案治疗复发难治性DLBCL的总体反应率提高,中位总生存期延长。
- 龚格格杜建伟董丽华雷雯高雪房佰俊魏旭东宋永平李玉富
- 关键词:淋巴瘤复发难治抗肿瘤联合化疗方案
- 21例原发乳腺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临床分析被引量:9
- 2015年
- 目的:探讨原发乳腺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的临床特征、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原发乳腺DLBCL患者的临床资料,用Kaplan-Meier法分析5年总生存(OS)率,采用Log-rank检验法进行亚组间差异性分析。结果21例患者均为女性,中位年龄48(21~64)岁,其中国际预后指数(IPI)评分0分者13例,1分者6例,2分者2例。21例患者中R-CHOP/CHOP方案治疗组(6例)和EPOCH±R序贯DICE±R方案治疗组(15例)患者的5年OS率分别为40.0%和7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5);中枢神经系统复发率分别为16.7%和6.7%(P=0.500);ⅡE~ⅢE期组(9例)和ⅠE期(12例)患者5年OS率分别为21.4%和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5)。结论原发乳腺DLBCL临床少见,EPOCH±R序贯DICE±R方案治疗可改善患者预后,降低中枢神经系统复发率;ⅡE~ⅢE期者较ⅠE期者预后更差。
- 孙星徐斌李玉富杜建伟董丽华高雪李钢苹魏旭东宋永平
- 关键词:结外淋巴瘤
- 19例原发性肺非霍奇金淋巴瘤临床分析
- 通过分析原发性肺非霍奇金淋巴瘤(PPNHL)的临床及病理特点,探讨PPNHL的诊断、治疗方式及影响预后的因素.结果表明,PPNHL发病率低,临床及影像学表现均缺乏特异性,主要依靠病理学及免疫组化确诊。PPNHL尚缺少统一...
- 孙星李玉富杜建伟董丽华高雪李刚萍魏旭东宋永平
- 关键词:病理诊断免疫组化预后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