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魏利华

作品数:35 被引量:140H指数:6
供职机构: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基金山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3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4篇脑梗
  • 12篇脑梗死
  • 12篇梗死
  • 7篇细胞
  • 7篇急性
  • 6篇脑梗死患者
  • 5篇动脉
  • 5篇血管
  • 5篇缺血
  • 5篇颈动脉
  • 5篇SPECT
  • 4篇再灌注
  • 4篇脑血
  • 4篇脑血管
  • 4篇脑循环
  • 4篇脑循环动力学
  • 3篇动脉硬化
  • 3篇血管病
  • 3篇血压
  • 3篇硬化症

机构

  • 27篇山西医科大学...
  • 8篇山西医科大学
  • 5篇中山大学附属...
  • 3篇航天中心医院
  • 2篇首都医科大学...
  • 2篇太原市中心医...
  • 2篇晋中市第二人...
  • 1篇山西大同大学
  • 1篇温州医学院附...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山西医科大学...

作者

  • 34篇魏利华
  • 11篇牛小媛
  • 7篇李阳
  • 6篇李常新
  • 6篇解龙昌
  • 5篇李新毅
  • 4篇张承刚
  • 4篇赵尖萍
  • 4篇张金
  • 4篇朵振顺
  • 3篇杨旭
  • 3篇王蓬莲
  • 3篇王进
  • 3篇李险峰
  • 2篇高金颖
  • 2篇温红梅
  • 2篇郭军红
  • 2篇康春松
  • 2篇王慧聪
  • 2篇王燕宏

传媒

  • 6篇山西医科大学...
  • 4篇中风与神经疾...
  • 4篇中西医结合心...
  • 3篇山西医药杂志
  • 2篇中国综合临床
  • 2篇中华核医学杂...
  • 2篇临床神经病学...
  • 2篇中国慢性病预...
  • 1篇中华神经科杂...
  • 1篇中国神经免疫...
  • 1篇临床荟萃
  • 1篇中国免疫学杂...
  • 1篇中国急救医学
  • 1篇中华物理医学...
  • 1篇中国医学影像...
  • 1篇山西临床医药
  • 1篇中国科协20...

年份

  • 2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8
  • 4篇2007
  • 3篇2006
  • 1篇2005
  • 6篇2004
  • 2篇2003
  • 3篇2002
  • 2篇2001
  • 4篇2000
  • 3篇1999
  • 2篇1998
3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降纤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
2003年
目的 观察国产降纤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采用随机双盲研究方法将入选病例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 ,检测两组用药前后的纤维蛋白原、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原活动度等指标 ,同时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 研究结果显示 ,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用药后可使纤维蛋白原水平降低 ,凝血酶原时间延长 ,凝血酶原活动度降低 ;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有效率、死亡率两组无显著差异 ;该药无明显副作用。结论 降纤酶具有降低纤维蛋白原、延长凝血酶原时间、降低凝血酶原活动度的作用 ,可用于预防和治疗脑梗死的形成和发展。
解龙昌魏利华管静芝牛小媛郭军红李新毅李阳
关键词:降纤酶急性脑梗死纤维蛋白原
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白细胞介素-6变化特征被引量:2
2003年
目的 了解蛛网膜下腔出血 (SAH )患者血清及脑脊液 (CSF)中白细胞介素 - 6 (IL - 6 )的动态变化特征 ,并研究 IL - 6与脑血液循环动力学、血糖等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 ISA)检测 SAH组患者血清及 CSF中的 IL - 6浓度。将 IL - 6水平与临床各指标间关系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  SA H组血清 IL- 6水平在急性期明显高于对照组 ,而 CSF中 IL- 6水平明显高于其血清中以及对照组 CSF中水平 ,且与血流动力学指标等具有相关性。结论  IL- 6在 SAH的发病机制及病理生理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早期检测血清中IL-
赵尖萍魏利华
关键词:蛛网膜下腔出血白细胞介素-6脑脊液血清
硬脊膜动静脉瘘(附1例临床分析)
2006年
目的探讨硬脊膜动静脉瘘(SDAVF)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了1例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结果本例患者以双下肢渐进性麻木、无力1年余,加重伴大小便障碍9个月为主要临床表现,脊髓MRI显示T9~L1髓内以长T2长T1为主之异常信号,超选择DSA造影可见位于入LT12椎管处一硬脊膜动静脉之瘘口。成功地进行了经单侧椎板开窗夹闭瘘口术。结论SDAVF为一具有直接的动静脉交通性病变.常伴有小型畸形团,多发生于中年男性,误诊率高,主要表现为渐进性的肢体麻木、无力及大小便障碍,MRI有助于诊断,但仍须DSA确诊。阻断连接瘘口与冠状静脉丛的引流静脉是治疗SDAVF的有效方法,显微外科手术效果可靠、复发率低,尽早地确诊和治疗是取得良好疗效的根本前提。
杨旭高金颖牛俊英牛小媛魏利华
关键词:硬脊膜动静脉瘘
脑梗死大鼠神经前体细胞增殖水平的研究被引量:1
2004年
目的 研究脑梗死病灶周围及海马处神经前体细胞增殖水平的动态变化。方法 采用易卒中型肾性高血压大鼠 (RHRSP) ,电凝大脑中动脉 (MCA )主干制成脑梗死 (MCAO)模型。行大鼠神经功能评定 ,免疫组化观察并计数梗死灶边缘、对侧镜区及双侧海马 5 -溴脱氧尿核苷 (Bromodeoxyuridine,Brd U )标记的细胞。结果 MCAO后大鼠神经功能评分减低 ,5 d时恢复正常。 MCAO后梗死灶边缘、对侧镜区及双侧海马均有 Brd U阳性细胞分布 ,且病灶侧多于病灶对侧 ,集中分布于病灶周围。结论 脑缺血可诱导神经前体细胞增殖并移向病灶 。
李常新黄如训陈立云温红梅解龙昌魏利华牛小媛
关键词:脑梗死病灶神经前体细胞增殖海马MCAO
脑动脉硬化症的SPECT及临床研究
1998年
为评价99mTc-乙撑双半胱氨酸二乙酯(ECD)SPECT脑血流灌注断层显像及半定量分析在早期脑动脉硬化症患者中的诊断价值,对56例临床确诊为该症患者及12例正常对照者进行99mTc-ECDSPECT检查及分析,并与临床进行对比研究。采用以色列E1scintSP-4HR型单探头SPECT仪行脑扫描。计算机进行图像重建后,取各功能感兴趣区(ROI),作左右ROI与两侧小脑平均放射性强度比值,结果表明患者脑断层显像异常率98.2%,主要灌注低下区为颞叶、顶叶、枕叶。半定量分析示疾病组有弥漫性低灌注,两侧不对称,以左侧灌注减低区占多数。各组症状均出现非特异性多处灌注低下区,且有各自的突出减低区。表明SPECT可作为脑动脉硬化症早期诊断的客观指标,结合临床对该病诊断提供较全面的客观依据,对早期防治脑血管病有重要价值。
李常新魏利华朵振顺李险峰王进张承刚
关键词:脑动脉硬化断层摄影术局部血流
高血压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组织病理结构的影响被引量:10
2004年
目的 研究高血压对脑缺血性损伤的病理及其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 用线栓法将肾性高血压大鼠和正常大鼠制成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 ;TTC染色及图像分析系统测定局部脑缺血后不同时间的梗死灶体积 ,同时 HE染色及透射电镜观察大鼠局灶脑缺血再灌注后及假手术组的组织病理及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 高血压大鼠与正常血压大鼠相比局部缺血再灌注在同等时间内梗死灶的面积较大 ,超微结构改变也较明显。结论 高血压引起脑内微小动脉的改变 ,侧支循环减少 ,加重脑缺血损伤。
张金李阳魏利华
关键词:高血压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组织病理图像分析系统
急性脑梗塞患者血清IL-6动态变化的观察被引量:2
2002年
赵尖萍魏利华陈昆明
关键词:急性脑梗塞血清IL-6发病机制
太原市城区830名老年人智力衰退影响因素流行病学研究
<正>采用韦氏成人智测量表及希-内学习能力测验量表测定830名60岁以上社区老年人智力(男427名,女403名),共测查常识、相似、词汇、木块图、数字符号、短记忆力、完成图、摆方木、记数、迷方、图画类推、空间推理等12个...
曲成毅魏利华薛梅珍马育林杨左华
文献传递
降纤酶对脑梗死病人血液流变学及脑循环动力学指标的影响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观察急性脑梗死病人应用国产降纤酶后血液流变学及脑循环动力学指标的变化。方法入选59例病人,其中治疗组32例,对照组27例,检测两组病人用药后的血液流变学及脑循环动力学等指标。结果治疗组用药后全血低切黏度为9.55mPa.s±1.74mPa.s、全血高切黏度为4.05mPa.s±0.81mPa.s、血浆黏度为1.79mPa.s±0.07mPa.s、红细胞聚集指数为2.09±0.22、红细胞变形指数为0.47±0.05、平均血流速度为3.33cm/s±2.69cm/s、最低血流速度为2.19cm/s±1.87cm/s。对照组全血低切黏度为10.91mPa.s±2.28mPa.s、全血高切黏度为4.67mPa.s±1.02mPa.s、血浆黏度为1.89mPa.s±0.09mPa.s、红细胞聚集指数2.23±0.21、红细胞变形指数0.42±0.06、平均血流速度为0.53cm/s±1.66cm/s、最低血流速度0.45cm/s±1.10cm/s,两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降纤酶具有改善血液流变学及脑循环动力学等指标的作用。
崔建国解龙昌魏利华
关键词:降纤酶脑梗死血液流变学脑循环动力学
脑梗死患者颈动脉颅外段不稳定斑块形成的危险因素被引量:5
2011年
目的探讨脑梗死(CI)患者颈动脉颅外段不稳定斑块形成的危险因素。方法根据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检测结果将205例伴颈动脉颅外段斑块的CI患者分为不稳定斑块组(73例)及稳定斑块组(132例);对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生活习惯、既往病史、家族史等进行问卷调查,并进行血液生化指标检测。以单因素及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CI患者颈动脉颅外段不稳定斑块形成的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表明,颈动脉颅外段不稳定斑块形与患者的文化程度及血载脂蛋白(APO)-A/APO-B比值呈负相关(均P<0.05);与患者吸烟、伴有高血压病、糖尿病、高脂血症,以及糖尿病和卒中家族史、空腹血糖、血浆黏度、血沉、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正相关(P<0.05~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糖尿病(OR=2.702,95%CI:1.183~6.175,χ2=5.559,P=0.018)、高血压病(OR=2.682,95%CI:1.156~6.226,χ2=5.275,P=0.022)及吸烟(OR=1.371,95%CI:1.044~1.800,χ2=5.142,P=0.023)与CI患者颈动脉颅外段不稳定斑块形成的独立相关。结论糖尿病、高血压病及吸烟是CI患者颈动脉颅外段不稳定斑块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
杨旭高金颖高永俊李新毅康春松牛小媛魏利华
关键词:不稳定斑块LOGISTIC回归分析脑梗死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