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华刚
- 作品数:21 被引量:92H指数:6
- 供职机构: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山东省医药卫生科技发展计划项目山东省博士后创新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机械工程更多>>
- 利用R2^*、T2^*值无创评估肝细胞癌血氧水平与血管生成及其成熟度的关系被引量:6
- 2009年
- 目的研究肝细胞癌(HCC)血管生成及其成熟度与磁共振成像(MR I)去氧血红蛋白参数T2*、R2*值及病灶/肌肉T2*、R2*比值关系。方法选取行手术切除并经病理证实的肝细胞癌患者31例,术前行MR I扫描并计算T2*、R2*值及病灶/肌肉T2*、R2*比值;术后在与MR I感兴趣区相同位置取材,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其受体Flk-1表达情况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指数,病理图像自动分析系统统计微血管和成熟血管数目、平均面积、总面积、周长、直径、异型指数、血管间距,及动脉数、静脉数、血管成熟指数和平均灌注分数等。将T2*、R2*值及病灶/肌肉T2*、R2*比值与各个血管参数进行对照分析。结果病灶边缘和中心的T2*、R2*值及其病灶/肌肉T2*、R2*比值与肝脏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病灶边缘与中心间及不同病理分级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VEGF阳性组T2*值及其病灶/肌肉比值明显低于阴性组(P<0.05)。HCC的T2*值与微血管数目呈负相关(P=0.047,r=-0.639),与平均灌注分数呈正相关(P=0.040,r=0.655);其病灶/肌肉比值也与平均灌注分数呈正相关(P=0.048,r=0.640)。R2*值分别与微血管平均面积(P=0.028,r=0.688)、总面积(P=0.021,r=0.712)和周长(P=0.037,r=0.663)呈正相关,与平均灌注分数呈负相关(P=0.024,r=-0.702);其病灶/肌肉比值分别与微血管平均面积(P=0.043,r=0.647)和周长(P=0.026,r=0.694)呈正相关。结论HCC新生血管形态异常导致的去氧血红蛋白变化可能影响T2*、R2*值。
- 于德新马祥兴魏华刚张晓明王茜李传福
- 关键词:肝细胞癌血管生成
- 菲立磁增强MRI在肝脏病变中的应用
- 2007年
- 对17例肝脏占位性病变的患者,进行MR平扫和菲立磁增强MRI检查,扫描序列为T2W/TSE、T1W/SE、T2FS/TSE和T2W/FFE、T1W/FFE,比较增强前后肝脏的信噪比(SNRN)和病灶信噪比(SNRM)及发现病灶的数量、形态。结果表明菲立磁增强T2W/TSE,T2FS/TSE、T2W/FFE可明显提高肝脏占位性病变的检出率,T1W/SE和T1W/FFE在肝脏局灶性病变的定性诊断中具有潜在价值。
- 魏华刚孟祥水谢力
- 关键词:肝脏磁共振成像超顺磁性氧化铁
- 内镜下激光激发自体荧光在胃癌及其癌前病变诊断中的应用被引量:2
- 2008年
- 目的研究内镜下激光激发自体荧光对胃癌及其癌前病变诊断的意义。方法有上消化道症状、行内镜、激光荧光和病理活检的198例患者,采用医用激光荧光快速诊断仪测定胃癌及其癌前病变的自体荧光光谱,并与组织病理结果比较。结果20例经病理检查诊断为胃癌的患者中,16例可检测到肿瘤特征峰,符合率为80.0%;22例经病理诊断为胃黏膜非典型和/或肠化患者中,19例检测到肿瘤特征峰,符合率为86.4%。156例胃溃疡及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中,141例未检测到肿瘤特征峰。自体荧光检查与病理学检查的总符合率为88.9%,对胃癌及其癌前病变的敏感性为87.7%,特异性为90.8%。结论激光荧光光谱测定对胃癌及其癌前病变的诊断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及特异性,可以作为辅助检查手段。
- 魏华刚张明宝景明谢力郭建强
- 关键词:光谱法荧光胃肿瘤癌前状态
- 医疗器械不良事件风险的防范与管理被引量:13
- 2006年
- 随着大量医疗器械在临床上的应用,因医疗器械引起的不良反应不断出现,由此引发的医疗纠纷给医院造成了一定的压力。探究风险,提高医护人员对医疗器械不良事件风险的认识,加强监管力度,对于减少医疗人身伤害,保证医疗安全,提高医疗质量是十分重要的。
- 谢力谢鸿魏华刚
- 关键词:医疗器械
- 3T磁共振团注法3D DCE-MRA在腹部至下肢血管成像中的应用被引量:5
- 2006年
- 目的:探讨3T超高强磁场磁共振团注法三维动态增强MRA(3D DCE-MRA)在腹部、盆腔及下肢血管成像中的应用。方法:使用GE EXCITEⅡ3.0T双梯度超导磁共振,采用体线圈、移床技术、高压注射器团注对比剂,对30例腹部至下肢血管受检者行3D DCE-MRA检查,对所有受检者的原始图像在工作站利用ADW4.2软件进行MIP和REFORMAT重建并进行成像质量的评价。结果:30例受检者的腹部至下肢血管成像均获得满意效果,血管清晰,病变明确,其中12例闭塞性动脉硬化患者经手术证实与3DDCE-MRA显示的血管病变相符。结论:3D DCE-MRA是一种新的、有效的腹部至下肢血管成像方法。
- 孟祥水侯金文魏华刚李传福赵磊
- 关键词:造影剂血管腹部下肢
- PWI与DTI在单侧脑动脉慢性闭塞性血管病中的应用
- 目的:探讨3T磁共振PWI及不同b值DTI作为一种定量分析方法在单侧脑动脉慢性闭塞性脑血管病中的应用价值。
- 魏华刚孟祥水丛培新
- 文献传递
- 颅内静脉窦磁共振2DPC与3DPC MRA的对比研究被引量:3
- 2001年
- 目的 :比较 2DPC、3DPCMRA不同扫描方位对颅内静脉窦的成像价值。方法 :通过对 2 0例志愿者 3种流速下2DPC、3DPCMRA信号强度的测量 ,选出最佳流速。为 30例健康志愿者另行 2DPC、3DPC轴、矢、冠三个平面的血管成像 ,评价 6个序列颅内静脉窦的显示情况 ,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轴位 3DPC、2DPCMRA显示颅内静脉窦无明显差异 (P>0 .0 5 ) ,矢状、冠状位 3DPCMRA优于 2DPCMRA(P <0 .0 5 )。结论 :2DPCMRA及 3DPCMRA对较粗大的静脉窦均能清晰显示 ,但对于细小静脉窦的显示 3DPCMRA优于 2DPCMRA。
- 丛培新李传福韩兢孟祥水郑金勇魏华刚
- 关键词:静脉窦磁共振血管成像MRA
- 自体荧光内镜在肿瘤(癌)诊断中的应用研究
- 2009年
- 自体荧光(AFI)可用于识别肿瘤性病变和正常组织。AFI内镜利用蓝色励启光(波长为390-440nm)和绿色光(易受血红蛋白影响,波长为(540-560nm),增强对肿瘤性病变、炎症性病变、正常组织的识别能力。AFI内镜系统对于辨别早期癌变具备积极意义。介绍了AFI的原理、特性和临床应用。
- 魏华刚谢力景明
- 关键词:自体荧光内镜
- 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护理体会被引量:1
- 2003年
- 近年来,冠心病研究进展迅速,急性心肌梗死(AMI)的再灌注治疗尤其引人注目,它对限制梗死范围、保护心功能及改善临床症状具有重要的意义,并得到一致的肯定.我院导管室2000年11月~2002年12月对52例AMI患者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其中除2例因病变严重建议急症搭桥术外,其余病人均行球囊扩张成形术后植入冠脉内支架,效果显著,现将术中护理配合总结如下.
- 程俊卿魏华刚孟红刘其勇
- 关键词:心肌梗死球囊扩张成形术护理
- 共聚焦显微内窥镜的性能特点及临床应用被引量:5
- 2007年
- 共聚焦激光显微内镜,可以在进行内镜检查的同时进行粘膜的共聚焦显微观察。它提供胃肠道上皮高度放大的横切面的图像,这种高度放大的图像可以使内镜医师在内镜检查时做出即时的病理诊断,而不需活检和组织病理学检查。本文对共聚焦显微内镜的结构、原理、临床应用及展望进行了综述。
- 魏华刚谢力景明
- 关键词:共聚焦显微内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