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忠瑶

作品数:3 被引量:12H指数:1
供职机构:广西师范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哲学宗教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哲学宗教
  • 1篇社会学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2篇彝族
  • 2篇祭司
  • 2篇传承
  • 1篇仪式
  • 1篇彝族传统
  • 1篇人文
  • 1篇人文关怀
  • 1篇生态关怀
  • 1篇文化
  • 1篇文化传承
  • 1篇立位
  • 1篇关怀
  • 1篇和谐观
  • 1篇非物质文化
  • 1篇非物质文化遗...
  • 1篇佛教
  • 1篇佛教思想
  • 1篇传承人
  • 1篇传统文化

机构

  • 3篇广西师范学院

作者

  • 3篇黄忠瑶
  • 1篇王光荣
  • 1篇文敏

传媒

  • 1篇广西师范学院...
  • 1篇传承

年份

  • 1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佛教思想和谐观研究
改革开放,中国经济迅速蓬勃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物质文明极大丰富的今天,我国提出了建立和谐社会,天、地、人合一,生态、世态、心态三位一体和谐。如何发挥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在促进经济发展、社会和谐中的积极作用成为宗教...
黄忠瑶
关键词:佛教思想和谐观生态关怀人文关怀
文献传递
祭司“腊摩”在彝族传统文化传承中的地位和作用
2010年
生存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相对隔绝的彝族具有相对独立封闭的传统文化。其传统文化历史悠久,在祭司"腊摩"手中延续、散布和流传至今。但在经济全球化冲击下,彝族传统文化渐失,祭司"腊摩"呈现后继无人的局面。通过分析祭司"腊摩"在彝族传统文化传承中的地位和作用,希望引起广大学者对彝族传统文化的关注,意识到祭司"腊摩"在彝族传统文化中的重要性。
黄忠瑶
关键词:彝族传统文化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培养与造就模式试探——从彝族祭司立位仪式得到的启示被引量:12
2009年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培养和造就是一件相当艰难的工作。必须确立科学发展观,保持积极有益的民俗民风,保护传承人立位仪式和成年礼仪,解决老传承人的福利待遇,鼓励他们对后世人的传、帮、带,努力培养和造就新一代的传承人,促使他们健康成长。这是培养和造就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主要策略和措施,也是抢救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先决条件。
王光荣文敏黄忠瑶
关键词:传承人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