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林琳
- 作品数:13 被引量:29H指数:3
- 供职机构: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上海市人民政府决策咨询研究重点课题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经济管理医药卫生语言文字更多>>
- 居住区路径空间营造的思考被引量:2
- 2006年
- 城市居住区的路径空间因充斥着交互活动的一切可能,具备了潜在的“离散拓扑”的结构关系,对其从历史以及空间的维度上进行比较研究,可以探寻一条有机的城市外部空间设计思考道路。
- 黄林琳
- 基于研究方法训练的自主能力培养模式--以中美生态城市联合设计教学为例
- 建筑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的课程设计,强调教师对学生拓展并自主构建知识体系的策略引导;强调以研究为基础、以科学问题为目标的理性的设计推演过程;强调对学生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和训练。本文以同济大学和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联合生态城市设...
- 黄林琳佐治亚理工学院中美生态城市设计联合实验室王一杨沛儒
- 关键词:自主学习能力
- “观景”与“景观”之间——滨水居住空间模式的思考与三次尝试被引量:9
- 2008年
- 围绕滨水居住的价值,矛盾及空间策略,以三个滨水居住区域的规划设计为例,探讨了滨水居住空间形态中,利于居住者观景的建筑布局原则与城市景观建构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肯定了"岸线垂直模式"这一"理想"原则在滨水居住中观景与景观的双重价值。
- 蔡永洁黄林琳
- 关键词:景观
- 从规律认知到类型建构——城市设计的入门探索被引量:2
- 2024年
- 城市空间具有明确的建构规律,它通过建设单元地块划分与类型建筑的组织,展现出“建筑—街坊—街区”的空间逻辑。为帮助首次接受城市设计训练的高年级学生快速认知这一逻辑,本文通过国际现代城市成熟案例的分析,完成空间建构规律总结,将其作为操作工具并完成一个当代城市街区的城市设计。具体操作分两步走:首先通过建筑的组合建构城市街坊;然后通过街坊的组合构成城市街区。不同寻常的是,要求学生在上海城市语境下完成一个抽象基地的设计工作,从而避开复杂现实条件的干扰,专注空间规律,以此揭示这种简单逻辑的深刻性及其跨越文化的属性,从而验证其对城市设计的普适意义。
- 蔡永洁黄林琳沙永杰
- 关键词:城市设计入门训练建筑类型
- 国外基地城市设计教学方法探索--中美联合城市设计教学实践
- 同济大学与华盛顿大学联合城市设计以"高密度城市研究"为主题,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为核心,典型"国外基地"为对象,希望学生能够通过深入系统的从宏观至微观的城市研...
- 杨春侠庄宇黄林琳
- 混合功能发展与需求侧供能——高密度亚洲城市中心区再发展的节能契机被引量:1
- 2015年
- 在节能减排的前提下推进城市化进程是我国当前面临的重大课题。该文尝试从土地利用与用能类型之间的相关性入手,以近年来快速发展的以高效利用余热为特色的需求侧供能模式(CCHP或DES)为技术条件,从能效出发发掘高密度亚洲城市中心区的节能契机,最终架构基础设施服务范围最大化、城市活动消耗资源最小化、居民活动类型多样化的新型"混合功能发展"理论模式——EEOD。
- 黄林琳
- 关键词:节能减碳
- 现代化、国际化、商业化背景下的地域特色 当代上海城市公共空间的非自觉选择被引量:2
- 2009年
- 文章通过对上海城市公共空间地域特质的发掘,从公共性、线性以及介质三个层面反观当代上海城市公共空间的建设,结合8个典型案例的解析,指出上海城市公共空间地域特色营造具有非自觉的特点,它是现代化、国际化、商业化热潮下的副产品。
- 蔡永洁黄林琳
- 关键词:城市公共空间地域性
- 矛盾的整合——彼得·埃森曼的罗马2000年教堂之城市视角解读被引量:2
- 2006年
- 罗马2000年教堂是解构主义建筑师彼得·埃森曼的一项投标竞赛作品,虽未获胜,但建筑师在这个项目中,不但借由图解手段探讨了建筑主体自生成的可能性,同时还深入研究了基地特征,将城市外部空间肌理组织特质与建筑本体形态构成两相结合,为宗教建筑赋予了极具时代特征、地域特色的形态表征。该文即是从城市设计的角度,尝试对该作品进行解读,力图寻找到其隐含于其建筑设计思维逻辑中的理性成分。
- 黄林琳蔡永洁
- 关键词:考古学
- 美国民间非营利机构管运城市公共空间的模式研究被引量:6
- 2019年
- 城市公共空间作为城市管理部门为居民提供的重要公共产品,其规划管理运营通常由地方政府全权负责,一旦缺乏资金的投入便会疏于维护、管理,慢慢衰败直至丧失其基本的公共服务功能。以40余年来美国民间非营利机构管运城市公共空间的两个主要模式为例,分析、研究其作为政府管控模式的重要补充,如何积极有效地提升城市公共空间的综合品质,并进一步促进美国城市中心区的复兴。以拓展我国城市公共空间的多元管运模式为研究目的,采用文献研究与案例调研的方法,基于理论及社会背景研究,结合纽约布莱恩公园及圣路易斯森林公园两个案例,对当前美国非营利组织管运城市公共空间的两类影响较大的模式进行概括性梳理,分析其适应性及管运目标,为我国城市更新过程中公共空间的差异化管运提供借鉴。
- 黄林琳王一
- 关键词:非营利机构城市公共空间
- “走出国门”的城市设计国际教学探索——以同济·华盛顿大学联合城市设计为例被引量:1
- 2016年
- 同济大学与华盛顿大学以"可持续城市设计"为主题,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为核心,典型"国外基地"为对象开展联合城市设计,面临着不同文化社会背景,国外调研时间有限、中外师生深层交流不便等难点。课程通过国外城市及基地专题研究,找寻指向设计的理念与策略;通过国外公共空间与公共生活调研,比较同一城市相似场所的活力与缺失;通过国外基地城市设计方案,掌握不同文化社会背景下城市基地研究与方案设计的方法。对其他联合教学在以下几个方面有借鉴作用:"走出去"的联合设计国际合作,规划与建筑"一体化"的教学模式,"综合性"的专题研究与主题提炼,"研究与方案并重"的多阶段训练等。
- 杨春侠庄宇黄林琳
- 关键词:城市设计联合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