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茂

作品数:10 被引量:29H指数:4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文化科学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篇历史地理
  • 3篇经济管理
  • 3篇社会学
  • 3篇文化科学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4篇战时
  • 4篇抗战
  • 4篇抗战时期
  • 3篇教育
  • 3篇高校
  • 2篇医学高校
  • 2篇医学教育
  • 2篇战争
  • 2篇人类学
  • 2篇李安宅
  • 2篇抗日
  • 2篇抗日战争
  • 2篇藏区
  • 1篇性别关系
  • 1篇学术
  • 1篇学术背景
  • 1篇学术人生
  • 1篇研究史
  • 1篇药学
  • 1篇药学教育

机构

  • 10篇四川大学
  • 1篇重庆理工大学

作者

  • 10篇黄茂
  • 1篇贾霄锋
  • 1篇曾瑞炎

传媒

  • 2篇青海民族研究
  • 2篇中国藏学
  • 1篇文史杂志
  • 1篇党史研究与教...
  • 1篇抗日战争研究
  • 1篇西南民族大学...
  • 1篇阿坝师范学院...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8
  • 2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2
  • 1篇2005
  • 2篇2002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抗战时期的医学高校迁川问题研究
20世纪初年,伴随着现代高等教育在我国的逐渐兴起,四川第一所医学高校——华西协和大学,也在外国传教士的推动和操作下建立和发展起来。经过20多年的建设,华大医学教育初具规模,在抗战前的四川乃至全国都可谓享有盛名。1937年...
黄茂
关键词:医学教育抗日战争
文献传递
抗战时期四川高等药学教育述论
2002年
药学教育的设置是近代中国药学发展的转折点,它冲击了中国数千年的中医师徒关系,为大力培养药学人才提供了新途径,并为中药研究的发展创造了条件.因此,研究药学教育具有重要意义.但鉴于药学教育在我国的起步较晚,而药学高校更是为数甚少,故本文仅就抗战时期四川的高等药学教育进行初步探讨.
黄茂
关键词:抗战时期述论
一个人类学家对于自己研究史的讲述——以李安宅先生1961年5月15日《自传》为中心(下)被引量:6
2016年
本文主要分析著名学者李安宅教授在1961年5月15日《自传》中对自己学习研究历程的陈述。指出:作为晚清民国社会文化变迁的见证者和参与者,李安宅"学贯中西"的学术背景与其家学传承和社会文化变迁紧密相连;李安宅"学以致用",服务社会的学术人生正是民国知识分子"志在救国"的学术抱负和爱国情结的体现。
黄茂
关键词:学术背景学术人生
论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程改革的发展路径被引量:5
2018年
"形势与政策"课程是大学生了解世界的重要窗口。课程教学主要致力于解析当今世界风云变化的发展态势、背后因素及应对举措,其中对社会热点、难点问题的阐释尤为重要。然而,"碎片化"的知识信息不仅使课程内容变得纷繁复杂,同时也加大了教学难度。有鉴于此,本文以问卷调查、专题讨论等方式对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程的教学情况展开了调研,并结合调研数据分析,探讨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程改革的发展路径。
黄茂
关键词:高校课程改革
时空转换进程中藏区城市发展的边缘性特征探析——以甘南藏区城市发展为例
2014年
甘南藏区承接内地,辐射青藏的地理位置逐渐形成了民族融合、文化多元、经济多样的区域格局,并对城市的形成与发展产生深刻影响。在历经从农业时代到工业时代的时空转换进程中,甘南藏区的城市发展变迁既与"大一统"国家政权的经略相联系,又有着"民族走廊"和"行政边缘区"的边缘独特性,不仅在藏区具有典型性,也在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城市发展中具有代表性。
黄茂贾霄锋
关键词:城市发展边缘性
藏族“戎亢”的建筑文化内涵及公共空间意义——以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县麻当乡为例被引量:4
2012年
"戎亢"是甘南藏族自治州霍尔藏部落普遍存在的"公房"。它是当地藏族群众举行日常宗教活动、节日聚会、解决纠纷的场所。目前,麻当乡"戎亢"处于新旧建筑形式交融并存时期,本文拟通过分析"戎亢"的建筑文化内涵及公共空间意义,探讨"戎亢"与少数民族地区工业化契合发展的现实意义。
黄茂
关键词:藏族建筑文化
中央苏区妇女运动研究的学术史回顾被引量:1
2020年
中央苏区妇女运动是马克思主义妇女观在中国的早期实践。新中国成立以来学界对于中央苏区妇女运动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妇女运动的指导思想、政策法规、组织动员、革命成效等方面,既有对妇女运动与国家建构的理论探索,又有对运动政策与苏区妇女的互动研究。回顾中央苏区妇女运动研究的学术史,对于促进新时期马克思主义妇女观中国化的理论发展,提升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妇女发展道路的理解均具有镜鉴意义。
黄茂
关键词:妇女解放革命话语性别关系
李安宅藏区应用人类学主位研究中的文化认同和民族情结被引量:8
2015年
李安宅是我国近代人类学研究的代表人物。他长期致力于边疆研究,是藏区实地考察研究的先辈,其丰硕的研究成果生动地展示了藏区民众的生活状态、宗教信仰和民族文化。在藏区的实地考察中,李安宅运用应用人类学主位研究的方法,参与藏民的生活,以"局内人"的视觉立场去观察、体会和理解藏区文化,为藏区文化更为真切地呈现做出贡献。同时,在"入乡随俗"的亲身体验中,李安宅与藏区民众建立了深厚的情谊,并在其研究著述中时时体现出国家民族的情感。
黄茂
关键词:李安宅文化认同民族情结
论抗战时期医学高校的迁川被引量:5
2005年
193 7年抗日战争爆发 ,日军企图摧毁中国教育事业 ,对高等教育机关狂轰乱炸 ,使中国高等教育蒙受了巨大损失。为保存中国教育实力 ,国民政府教育部作出内迁的决策。据此 ,教育部医学教育委员会也对医学高校的内迁作了规划 ,并以这次内迁为契机 ,对西南、西北及华中地区的医学教育加以了重视。随着国府的迁都重庆 ,四川成为了抗战后方重地 ,为此 ,有不少高校迁往了四川 ,其中医学高校就有 1 2所。这些医学高校在四川的建设和发展极大地推动了四川的医学教育事业 ,并为四川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黄茂曾瑞炎
关键词:抗日战争时期医学院校高等医学教育
抗战时期李旭旦甘南藏区开发思想初探被引量:1
2016年
本文主要分析人文地理学家李旭旦教授1941年跟随西北科学考察团进入甘南藏区后撰写的观察纪略。本文认为:李旭旦的"黑错政治中心地"之说具有科学远见性,且已在新中国甘南藏区城镇区划变迁中得到证实。而李旭旦"地尽其力"、"适中开发"、"发展交通"、"广施教育"、"建国家公园"的种种建议不仅是甘南藏区脆弱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开发原则,同时也是促进民族交融与文化认同的重要抓手。
黄茂
关键词:抗战时期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