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龙忠恒

作品数:8 被引量:69H指数:4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同仁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武汉市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烧伤
  • 2篇烧伤后
  • 2篇皮瓣
  • 2篇皮瓣修复
  • 2篇皮肤
  • 2篇瘢痕
  • 2篇创面
  • 1篇大小便
  • 1篇大小便失禁
  • 1篇心理重建
  • 1篇血供
  • 1篇血供特点
  • 1篇压疮
  • 1篇诊疗分析
  • 1篇烧伤康复
  • 1篇深度创面
  • 1篇失禁
  • 1篇臀部
  • 1篇皮下
  • 1篇皮下组织

机构

  • 8篇武汉大学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作者

  • 8篇龙忠恒
  • 7篇谢卫国
  • 3篇张祥明
  • 2篇王德运
  • 2篇陈季玲
  • 2篇刘杰峰
  • 2篇姚泉
  • 2篇徐培
  • 1篇刘杰锋
  • 1篇叶子青
  • 1篇邓晖
  • 1篇张佳
  • 1篇丁汉梅
  • 1篇赵超莉
  • 1篇唐友玲
  • 1篇王礼放
  • 1篇郑春慧
  • 1篇阮晶晶
  • 1篇谢琼慧
  • 1篇吴红

传媒

  • 5篇中华烧伤杂志
  • 2篇中华损伤与修...
  • 1篇中华显微外科...

年份

  • 2篇2017
  • 2篇2014
  • 1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8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烧伤康复患者出院后心理重建平台的构建被引量:11
2012年
目的通过构建烧伤康复患者出院后心理重建交流平台,帮助患者进行持之以恒的后续康复治疗,顺利回归社会。方法以2008年11月至2011年6月在武汉市第三医院住院治愈的烧伤康复患者作为参与对象,在其出院后自愿参与各项心理重建交流活动,成立烧伤病友会、设立烧伤病友会网站、创建烧伤病友会博客、组建烧伤病友QQ群、开通烧伤病友热线电话、创办烧伤病友会会讯,以宣教、联谊、户外拓展等实际现场交流以及互联网虚拟的交流平台等形式实施。结果烧伤病友会成立3年来参加活动人数逐年增加,由2009年的121人次上升到2011年的194人次;病友会QQ群已有100例烧伤康复患者加入;病友会博客点击率达1.5万余次;热线求助电话次数多达1357人次。结论烧伤康复患者心理重建平台的构建,不仅加强了医护人员与烧伤患者的有效沟通,为烧伤康复患者提供了正确的医疗信息和个性化康复指导;同时也促进了烧伤患者之间心理重建体会和康复经验的交流,有效帮助了烧伤患者尽快康复,重返社会。
丁汉梅谢卫国吴红邓晖唐友玲郑春慧阮晶晶龙忠恒
关键词:烧伤康复护理心理重建
手部电烧伤的皮瓣修复被引量:32
2010年
目的总结用皮瓣修复手部电烧伤创面的经验与不足,以期不断完善。方法收集整理2000年1月-2006年12月武汉市第三医院暨武汉大学同仁医院烧伤研究所收治的425例手部电烧伤患者资料,统计分析其治疗概况及结果,归纳总结行皮瓣移植术患者的皮瓣类型、术后并发症及存在的问题。根据皮瓣修复手术时机,将患者分为受伤7d内手术组和受伤7d后手术组,比较2组患者皮瓣成活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425例患者中,348例行手术治疗占90.2%,其中209例行不同类型皮瓣移植共248例次,包括远位带蒂皮瓣202例次占81.5%、局部皮瓣19例次占7.7%、游离皮瓣12例次占4.8%、其他类型组织瓣15例次占6.0%。5例因皮瓣撕脱或坏死改用其他方法治疗。8例皮瓣远端少许坏死,经换药或补植小皮片后愈合。其余皮瓣均完全成活,创面一次修复,功能及外观较满意。受伤7d内手术组(170例次)和受伤7d后手术组(78例次)患者,皮瓣成活率分别为98.8%(168/170)及96.2%(75/78),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0.6%(18/170)及12.8%(10/78),两指标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0.81、0.27,P值均大于0.05)。结论可用于修复手部电烧伤创面的皮瓣类型较多。合理选择和设计皮瓣、提高操作的熟练程度及术后正确观察与处理,是取得良好疗效的重要环节.
谢卫国王德运刘杰峰龙忠恒李进蒋梅君
关键词:外科皮瓣创面修复
菱形皮下蒂瓣在烧伤后蹼状挛缩畸形中的应用
2008年
2005年4月以来,笔者单位对烧伤后蹼状挛缩瘢痕患者采用菱形皮下蒂瓣松解术修复,疗效满意,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烧伤后蹼状挛缩畸形患者12例共25个部位,其中腋部4个、肘部2个、会阴腹股沟区2个、颈部2个、腕部5个、指蹼10个。瘢痕形成时间为烧伤后2~13年不等,大部分质地较坚韧,外观差,跨关节处瘢痕挛缩呈蹼状畸形,受累关节活动受限。瘢痕张力线两侧皮肤在被动牵拉时均有一定程度松弛。
张伟王礼放王德运龙忠恒刘杰峰谢卫国
关键词:烧伤后下蒂瓣关节活动受限疗效满意
拱顶石皮瓣修复臀部和下肢深度创面13例被引量:4
2017年
创伤、感染、压疮、肿瘤切除等原因所致创面,如果植皮难以成活和/或深部重要组织结构暴露,临床常选择皮瓣修复。创面大小及深度、周围皮肤的血供特点及松弛度、术者经验等因素决定着皮瓣的选择。2012年6月~2015年6月,笔者使用拱顶石皮瓣修复臀部和下肢中小面积深度创面13例,取得良好疗效,现介绍如下。
龙忠恒陈季玲徐培姚泉谢卫国张祥明
关键词:深度创面皮瓣修复下肢臀部血供特点周围皮肤
21例瘢痕癌患者诊疗分析被引量:7
2014年
目的 了解瘢痕癌患者的临床特征及诊疗方法.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2013年1月笔者单位收治的21例瘢痕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其年龄、性别、致伤原因、原发病发展至瘢痕癌的时间、溃疡持续时间、病变部位、溃疡区面积、溃疡区症状、术前细菌学培养结果、组织病理学类型、癌细胞分化程度、侵袭深度、治疗方法以及预后情况. 结果 (1)21例瘢痕癌患者年龄为19 ~74(47±13)岁,男女比例约为0.9∶1.0.(2)原发病以火焰烧伤、热液烫伤为主,分别为12例占57.1%、7例占33.3%;原发病发展至瘢痕癌的时间为10 ~56(40±14)年.(3)12例患者的瘢痕溃疡持续时间超过1年,占57.1%.(4)病变部位常见于四肢、头面部,分别为13例占61.9%、6例占28.6%.(5)溃疡区面积为0.25 ~ 74.25(39±25)cm2.多数患者溃疡区出现恶臭分泌物、出血、疼痛加剧、溃疡面积逐渐扩大现象.(6)术前细菌学培养显示,16例患者创面分泌物培养呈阳性,占76.2%;血培养结果均为阴性.(7)组织病理学观察显示,20例患者为鳞状细胞癌、1例患者为基底细胞癌,分化程度以高、中分化为主,近40%患者的癌细胞侵袭至皮下组织或更深.(8)患者均采用手术治疗,其中11例患者切除病灶后行自体皮移植术、5例患者切除病灶后行皮瓣修复术、5例患者行截肢术.12例患者术后接受康复治疗,占57.1%.本组2例癌细胞肺部转移患者接受化学治疗.(9)术后大多数皮瓣或皮片存活良好,少数未成活者经再次植皮修复.随访6个月~5年,4例患者复发瘢痕癌,其中2例死亡;其余患者存活良好. 结论 笔者单位收治瘢痕癌多为鳞状细胞癌.对瘢痕溃疡病程长、反复发作的患者,应考虑病理学确诊.目前手术切除仍是治疗瘢痕癌的首选方法;瘢痕癌切除术后应定期随访,监测癌变是否复发转移.
叶子青谢卫国龙忠恒王晖刘淑华谢琼慧赵超莉张佳
关键词:皮肤瘢痕
双侧髋部及骶尾部Ⅳ期复杂性压疮一例被引量:2
2017年
患者女,74岁,因双下肢耀痪、大小便失禁8年,长期卧床致双侧髋部及骶尾部多发压疮4个月入院.
徐培龙忠恒张祥明刘小芹陈季玲姚泉
关键词:骶尾部压疮髋部大小便失禁长期卧床
瘢痕癌研究进展被引量:13
2014年
早在公元前100年,Celsius就提到瘢痕癌变,1828年法国医师Marjolin描述了l例烧伤后瘤样瘢痕溃疡的详细特征,而后学术界将瘢痕恶变创面取名为“马乔林溃疡”并沿用至今。迄今为止对瘢痕癌治疗中的某些问题还未达成共识。本文就瘢痕癌的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合理治疗提供参考。
龙忠恒谢卫国
关键词:烧伤皮肤瘢痕
皮下组织蒂菱形皮瓣成形术治疗烧伤后疤痕挛缩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介绍皮下组织蒂菱形皮瓣成形术治疗烧伤后疤痕挛缩的应用经验。方法以疤痕挛缩张力线为长轴线设计菱形皮瓣,长轴顶点为约60°皮瓣锐角,菱形皮瓣的短轴顶点为约120°的钝角,切开菱形四边形成垂直皮下组织蒂,适当剥离菱形皮瓣短轴外的皮下组织,沿短轴方向向皮瓣外作延长切口。将两锐角的V切口作Y形延长后缝合,两钝角的Y切口作V形推进缝合,必要时采用两个及两个以上串联菱形瓣。结果 67例93个菱形瓣均良好成活,手术后疤痕挛缩线获得60%~250%的延长,平均延长80%。术后随访6个月至2年,未见疤痕挛缩再发。结论皮下组织蒂菱形皮瓣设计简单,血供可靠,手术操作简单易行,效果确切,并发症少,适用于跨关节挛缩瘢痕畸形,在多数情况下可替代传统Z成形及W成形手术。
龙忠恒李鸿祥张祥明张伟刘杰锋谢卫国
关键词:皮下组织蒂烧伤疤痕挛缩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