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世芳
- 作品数:196 被引量:825H指数:14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更多>>
- 发文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更多>>
- 阵列式电极及其多通道矩阵式空间叠加心电检测系统
- 本发明涉及心电图记录装置,尤其是阵列式电极及其多通道矩阵式空间叠加心电检测系统。阵列式电极包括电路板基体,电路板基体的端面密布有多根呈阵列式排列的金属探针。多通道矩阵式空间叠加心电检测系统,包括数个通道信号处理单元、采样...
- 郭赤丁世芳苏东东米永巍卢青王仁学
- 三通道多路矩阵式空间叠加心电检测系统
- 本实用新型涉及心电图记录系统,尤其是三通道多路矩阵式空间叠加心电检测系统,包括三通道信号处理单元、采样保持单元、A/D转换器、计算机单元,所述三通道信号处理单元包括第一通道信号处理单元、第二通道信号处理单元、第三通道信号...
- 丁世芳郭赤卢青王仁学龚志刚李志刚陈志楠蒋桔全
- 文献传递
- 动脉粥样硬化中的细胞因子及细胞因子相关信号通路被引量:19
- 2008年
- 动脉粥样硬化是血管壁的慢性炎症性疾病,炎症反应在动脉粥样硬化的不同阶段均具有重要地位。作为重要炎症介质的细胞因子在动脉粥样硬化中可由多种活化细胞分泌,同时这些细胞因子又可激活不同类型细胞,在动脉粥样硬化中发挥关键作用。细胞因子通过其相关信号通路实现生物学功能,这些通路包括核因子κB通路、c-Jun氨基端激酶/活化子1通路、Janus激酶/信号转导活化子和转导子通路、Sma和Mad同源物通路和Toll样受体/髓性分化因子88通路。目前人们已经对动脉粥样硬化中的细胞因子及相关信号通路的作用进行了广泛研究,并在筛选作为预测临床血管事件风险的可溶性细胞因子和探索靶向于细胞因子及其相关信号通路的新型治疗方法等方面取得了重大的进展。
- 彭毅邵紫韫丁世芳
- 关键词: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动脉粥样硬化炎症反应细胞因子信号转导通路
- 瑞舒伐他汀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的临床研究被引量:28
- 2017年
- 目的探讨术前瑞舒伐他汀不同预处理对长期或未服用他汀药物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患者心肌再灌注和近期疗效的影响。方法将170例STEMI患者按起病前是否服用他汀类药物超过3个月,首先分为长期服用他汀组患者45例(长期他汀干预组)及未长期服用他汀患者125例(起病前未曾服用过或服用时间在3月内者)。将125例未长期服用他汀患者随机分为大剂量预处理组64例和常规剂量预处理组61例。大剂量预处理组于术前30 min给予口服瑞舒伐他汀20 mg,术后继续口服瑞舒伐他汀10 mg qn,共40 d;常规剂量预处理组及长期他汀干预组均于术前30min给予口服瑞舒伐他汀10 mg,术后继续口服瑞舒伐他汀10 mg qn,共40 d。所有受试者PCI术前即刻均给予口服阿司匹林300 mg顿服+氯吡格雷600 mg顿服,术后给予阿司匹林100 mg,qd,长期口服+氯吡格雷75 mg qd,至少12个月。比较3组患者心肌再灌注情况、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短轴缩短率(FS)、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和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PCI术后,长期他汀干预组、大剂量预处理组和常规剂量预处理组心肌再灌注达到TIMI 3级的比例分别为95.56%,93.75%和85.25%;心电图ST段回落率(STR)分别为95.56%,93.75%和86.89%;再灌注心律失常发生率分别为57.78%,60.94%和36.0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长期他汀干预组、大剂量预处理组和常规剂量预处理组术后40 d时LVEDD分别为(51.88±4.79),(52.80±4.82)和(52.85±4.72)mm,FS分别为(40.05±2.25)%,(39.65±2.89)%和(34.05±2.89)%,LVEF分别为(54.08±6.22)%,(53.78±6.92)%和(47.05±6.10)%,分别与术后7 d的LVEDD、FS、LVEF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长期他汀干预组出现的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主要有再发心绞痛1例,心源性休克3例,心力衰竭1例,严重室性心律失常2例,心血管不良�
- 卢青丁世芳陈志楠蒋桔泉龚志刚李志刚付文波周密
- 关键词:瑞舒伐他汀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再灌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中再灌注心律失常的临床特点被引量:22
- 2011年
- 目的观察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中再灌注心律失常发生特点,提高救治成功率。方法对188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在12小时内行急诊PCI,根据梗死相关动脉,分为前降支组、回旋支组及右冠状动脉组,观察3组再灌注心律失常发生情况,分析再灌注心律失常与梗死相关动脉的关系,了解冠脉再通时间对再灌注心律失常的影响。结果185例患者中185例成功植入支架。其中完全闭塞156例,次全闭塞或部分再通者32例,共发生再灌注心律失常75例,右冠状动脉组缓慢心律失常发生率高于前降支组和回旋支组,而快速心律失常发生率低于前降支组、回旋支组,但无统计学差异。开通时间越早,再灌注心律失常发生率越高,〈4小时组的快速心律失常发生率、缓慢心律失常发生率均大于4~8小时组、〉8小时组。结论直接PCI治疗开通梗死相关血管率高,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有效方法;随着血管的开通,可以发生再灌注心律失常,4小时内开通者发生再灌注心律失常高,右冠状动脉心肌梗死更容易发生缓慢性心律失常,只要及时处理,再灌注心律失常预后良好。
- 蒋桔泉丁世芳陈志楠卢青龚志刚李志刚王仁学
-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再灌注心律失常
- 窦房结电图检测仪
-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检测仪器,特别是一种窦房结电图检测仪,其包括3路信号放大调节电路、多路选择开关、16位A/D转换器、QRS触发器、微机系统,每路信号放大调节电路由传感器、前置放大器、隔离放大器、滤波器、增益调节级依次联...
- 丁世芳郭赤卢青王仁学蒋桔泉陈志楠龚志刚李志刚
- 文献传递
- 小剂量阿托品对急性右冠状动脉梗塞介入治疗术中再灌注心律失常的影响被引量:11
- 2012年
- 目的观察小剂量阿托品对急性右冠状动脉梗塞急诊冠状动脉(简称冠脉)介入治疗术中再灌注心律失常的影响。方法 128例冠脉造影显示急性右冠脉闭塞致心肌梗死(简称心梗)患者,分为阿托品组(66例)和对照组(62例),阿托品组冠脉开通前给予小剂量阿托品0.5 mg静脉注射,对照组不给予阿托品干预,观察两组再灌注心律失常发生情况。结果阿托品组发生再灌注心律失常27例,其中快速心律失常16例,缓慢心律失常11例,术后低血压13例,对照组发生再灌注心律失常47例,其中快速心律失常15例,缓慢心律失常32例,术后低血压24例,两组缓慢性心律失常和低血压发生率有显著差异(P<0.05),而两组快速心律失常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对急性右冠脉心梗患者,急诊开通冠脉前,给予小剂量阿托品可以减少再灌注引起的缓慢性心律失常及低血压的发生率。
- 蒋桔泉丁世芳陈志楠卢青龚志刚李志刚彭毅王仁学
- 关键词:心血管病学再灌注心律失常阿托品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 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室性心律失常、心室晚电位与QT 间期离散度的关系
- 2004年
- 现有研究结果表明,冠心病易合并糖尿病,冠心病患者常有糖耐量异常及胰岛素抵抗.而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和心室颤动,特别是心室晚电位阳性、QT间期延长者,是致心血管疾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 丁世芳郭赤马大波陈志楠付文波龚志刚李志刚卢青
- 动态血压多变量与原发性高血压左室重构的关系
- 2008年
- 目的:利用动态血压监测技术分析其变量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室重构的关系.方法:选择1级、2级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138例进行动态血压及超声心动图检查,依据左室构型将高血压病患者分为4组:正常左室构型组,向心性重构组,向心性肥厚组和离心性肥厚组.对4组的动态血压各项指标进行统计学方差分析.结果:4组间收缩压各项指标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第3组与第4组的24h平均收缩压(24hSBp)、夜间平均收缩压(nSBp)和收缩压负荷(SBp负荷)值均较第1组和第2组高,第3组的白昼平均收缩压(dSBp)较其他3组高;在舒张压指标方面:第3组与第4组的夜间舒张压较第1组和第2组高,其余舒张压指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收缩压水平是高血压左室构型改变的重要危险因素.
- 付文波丁世芳陈志楠龚志刚王仁学
- 关键词:高血压左室重构血压测定
-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左心室重构的影响被引量:9
- 2011年
-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治疗后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MMP-9)和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tissue inhibitors of metalloproteinase-1,TIMP-1)水平的变化及其与AMI后近期左心室重构(left ventricular remode-ling,LVRM)和功能的关系。方法选择首次发病AMI患者98例,其中51例(A组)于发病12h之内入院给予直接PCI治疗;22例(B组)于发病12h之后,待病情稳定后行延迟PCI;余25例(C组)给予内科药物保守治疗。同期冠状动脉造影显示无明显局限性狭窄20例为正常对照组(D组)。酶联接免疫吸附剂测定(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法检测血清MMP-9、TIMP-1浓度。二维超声心动图测定舒张末期容积(end diastolic volume,EDV)、收缩末期容积(end systolic volume,ESV)、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 diastolic diameter,LVDd)及检查室壁瘤形成情况。结果 A组于PCI术后MMP-9浓度升高,于第7天时MMP-9回落至接近正常对照水平,与B、C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90天复查EDV、ESV、LVDd及LVEF值A、B组显著优于C组(P<0.05)。发病7天时MMP-9浓度与90天时EDV呈显著正相关(r=0.261,P<0.05),与ESV呈显著正相关(r=0.340,P<0.05),与LVEF呈显著负相关(r=-0.218,P<0.05)。结论 AMI后早期血清MMP-9浓度即升高,LVRM过程中MMP-9浓度与EDV、ESV呈正相关,与LVEF呈负相关,急诊及延迟PCI术能预防心室重构,改善心功能。
- 刘惠建丁世芳
- 关键词:经皮冠状动脉内介入治疗基质金属蛋白酶9急性心肌梗死左心室重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