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严辉

作品数:264 被引量:1,845H指数:25
供职机构:南京中医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74篇期刊文章
  • 58篇专利
  • 26篇会议论文
  • 4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83篇医药卫生
  • 20篇农业科学
  • 8篇轻工技术与工...
  • 4篇生物学
  • 3篇经济管理
  • 3篇理学
  • 2篇文化科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53篇中药
  • 44篇药材
  • 34篇当归
  • 24篇中药资源
  • 23篇活性
  • 21篇茎叶
  • 15篇学成
  • 15篇药用
  • 15篇水提
  • 15篇化学成分
  • 13篇指纹
  • 13篇指纹图
  • 13篇指纹图谱
  • 13篇主成分
  • 13篇主成分分析
  • 12篇光谱
  • 11篇资源化
  • 11篇资源化利用
  • 10篇饮片
  • 8篇蒲黄炭

机构

  • 263篇南京中医药大...
  • 22篇中国中医科学...
  • 10篇江苏融昱药业...
  • 9篇中国药科大学
  • 9篇甘肃岷归中药...
  • 8篇陕西中医药大...
  • 8篇宁夏医科大学
  • 7篇江苏大学
  • 5篇南京农业大学
  • 5篇中国测绘科学...
  • 5篇江苏康缘药业...
  • 4篇内蒙古民族大...
  • 4篇中国科学院植...
  • 3篇甘肃中医药大...
  • 3篇南京师范大学
  • 3篇安徽中医药大...
  • 3篇中国中药有限...
  • 2篇南京大学
  • 2篇河南中医药大...
  • 2篇江苏省中医院

作者

  • 263篇严辉
  • 193篇段金廒
  • 114篇郭盛
  • 110篇钱大玮
  • 61篇宿树兰
  • 32篇丁安伟
  • 30篇江曙
  • 29篇陈佩东
  • 23篇张丽
  • 22篇魏丹丹
  • 16篇周桂生
  • 16篇刘培
  • 15篇包贝华
  • 15篇朱悦
  • 13篇吴啟南
  • 12篇尚尔鑫
  • 11篇张森
  • 10篇于光
  • 10篇吴启南
  • 9篇潘欣欣

传媒

  • 38篇中国现代中药
  • 32篇中草药
  • 23篇中国中药杂志
  • 13篇南京中医药大...
  • 11篇中药材
  • 8篇药物分析杂志
  • 6篇中成药
  • 5篇食品工业科技
  • 5篇江苏中医药
  • 4篇中国实验方剂...
  • 4篇时珍国医国药
  • 3篇安徽农业科学
  • 2篇药学学报
  • 2篇江苏农业科学
  • 2篇世界科学技术...
  • 2篇中华中医药学...
  • 2篇中华中医药学...
  • 1篇资源科学
  • 1篇现代医药卫生
  • 1篇土壤

年份

  • 11篇2023
  • 23篇2022
  • 23篇2021
  • 26篇2020
  • 24篇2019
  • 20篇2018
  • 15篇2017
  • 24篇2016
  • 9篇2015
  • 11篇2014
  • 8篇2013
  • 10篇2012
  • 8篇2011
  • 10篇2010
  • 12篇2009
  • 7篇2008
  • 4篇2007
  • 5篇2006
  • 8篇2005
  • 5篇2004
26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自然铜的炮制机理研究
本文就近年来关于中药自然铜的炮制、机理等方面的研究情况进行了综述.主要研究炮制前后药性变化的物质基础和炮制前后药效学作用。
严辉张丽丁安伟
关键词:中药炮制药效学
文献传递
2021年江苏省中药材生产统计分析
2023年
目的:对2021年江苏省中药材生产情况进行统计分析,为该省中药产业发展宏观管理和调控提供参考。方法:重点参考江苏省中药资源普查工作办公室、江苏省中药资源动态监测体系、国家中药材产业技术体系江苏相关岗站的实地调查数据,采用中药学、统计学与地理信息系统等领域的技术方法,对2021年江苏省全域中药材种植面积、品种,以及中药材产量、产值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21年,江苏省有68个县种植中药材,种植品种46种,种植面积共115.56万亩(1亩≈666.67 m^(2)),年产量54.06万t,年产值约69.38亿元。江苏省中药材种植面积及产量较大的地区主要分布在徐州市、盐城市、扬州市、南通市、泰州市和淮安市,占全省中药材种植总面积的97.72%。种植万亩以上的中药材有15种,种植面积达109.43万亩,占全省中药材种植面积的94.69%。本次统计中,江苏省乔木类中药材种植面积最大,种植面积为52.17万亩,占比45.14%;其次为草本类、藤本类、灌木类。江苏省重点中药材银杏、菊花、芡实、瓜蒌、黄蜀葵花和薄荷种植面积为40.97万亩,占全省中药材种植面积的37.44%;产量106336420 t,占全省中药材产量的19.66%。结论:本次统计结果反映了江苏省中药材的种植现状,为制定江苏省中药材生产及中药产业规划、调整农村中药材产业结构、建设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基地提供科学依据,为促进中药资源信息化做出必要准备。
严辉陈静梅丁虹翔孙晓东殷剑美尹利民郭盛张小波吴啟南段金廒
关键词:中药材生产统计种植面积
对照提取物用于当归药材质量控制的研究被引量:10
2014年
为提高当归药材的质量标准,解决部分对照品稀缺问题,进行了以对照提取物为对照的当归药材质量控制研究。采用色谱分离技术制备对照提取物,并对其中3个指标成分阿魏酸、洋川芎内酯I、洋川芎内酯H进行标定,建立了以对照提取物为对照的当归药材UPLC含量测定方法,并采用t检验对以对照提取物和对照品为对照的测定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基本一致,该方法可用于当归药材质量控制,且经济实用,本研究初步验证了其可行性。
席骏钻钱怡云段金廒严辉赵玉洋张洁郭玲钱大玮
关键词:当归
当归农药残留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22年
当归Angelica sinensis作为临床常用中药,药用及食用需求逐年上升。然而当归连作障碍严重,病虫害频发,化学类农药过度使用,农药残留问题备受关注。该文综述了2002—2021年当归中常见的病虫害类型、农药残留检测方法及农药残留特征,并比较了国内外有关当归农药残留的限量标准,结合现有问题就当归药材的高质量绿色发展提出建议。研究结果表明,当归农药残留特征从最初的有机氯类转化为有机磷类农药为主,近年来,有机磷类农药甲拌磷、辛硫磷、甲基异柳磷、甲拌磷砜、苯线磷、水胺硫磷、氧化乐果和三唑磷超标严重;农药残留检测技术完成了从单一色谱法到高效能的色谱质谱联用分析方法的转变,当归现有的农药残留检测技术以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和液相色谱-质谱联用(LC-MS)分析法为主,一些新型的检测技术如免疫分析法等也被应用。当归的农药残留问题已成为制约当归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合理施用农药,建立当归的生态化种植体系和制定完善的当归农药残留限量标准是解决当归农药残留问题的必要手段。
陈静梅严辉周桂生郭盛晋玲段金廒
关键词:当归农药残留病害虫害
根际微生物对药材道地性的影响被引量:29
2009年
在植物、土壤与微生物所构成的根际微生态系统中,微生物对于土壤肥力的形成、养分的转化吸收、植物生长发育以及植物病虫害的生物防治具有重要的作用。通过对影响根际微生物种群结构因素分析以及根际微生物影响土壤养分释放和植物生长等功能的初步探讨,以期为药材道地性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指导道地药材的生产和实践。
江曙段金廒钱大玮严辉于光
关键词:根际微生物道地药材
蒲黄活性部位的药效学筛选研究
目的:确定生蒲黄、炒蒲黄、蒲黄炭止血作用主要活性部位。方法:对生蒲黄、炒蒲黄、蒲黄炭按不同溶剂极性及不同化学成分类型提取,以小鼠的止血时间为筛选指标对各部位进行筛选。结果:蒲黄及炮制品的乙酸乙酯部位、正丁醇部位、总黄酮部...
陈佩东严辉丁安伟
关键词:生蒲黄蒲黄炭活性部位
文献传递
江苏省矿物药资源的生产应用历史及现状调查分析与发展建议被引量:6
2015年
矿物药资源是中药资源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矿物药在传统中医药中疗效确切,具其特色和优势。矿物药资源的研究涉及中医药学、地质学、化学、药理学等多个学科领域,研究难度较大,致使矿物药资源研究进展相对缓慢。近30年来,有关矿物药资源研究的文献很少,矿物药资源为不可再生资源,为充分利用现有的矿物药资源,本文对江苏省矿物药资源的生产应用历史及现状调查进行了分析,并为江苏省的药用矿产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提出了建议。
刘圣金吴啟南段金廒巢建国严辉吴德康陈建伟
关键词:中药资源矿物药
一种中间苍白杆菌胞外多糖及其在土壤改良方面的应用
本发明属于生物化工与工艺领域,涉及一种生物吸附剂吸附金属离子的方法,尤其涉及一种中间苍白杆菌胞外多糖及其在土壤改良方面的应用,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获得产胞外多糖的中间苍白杆菌;步骤(2):获得中间苍白杆菌胞外多糖;...
张森段金廒陶伟伟严辉马新飞宿树兰
文献传递
蒲黄的炮制及其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6
2005年
综合近年来关于中药蒲黄的炮制工艺、化学成分、药理等方面的研究情况,并就其产地、炮制、饮片质量、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作了总结分析,同时指出其现存问题及发展方向。
严辉陈佩东丁安伟
关键词:药理学
蒲黄炭饮片炮制工艺的规范化研究被引量:3
2006年
目的确定蒲黄炭饮片的最佳炮制工艺。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定量总黄酮,结合正交设计对蒲黄炭的炮制工艺进行研究。总黄酮测定的色谱条件为Waters Nove-Park C18色谱柱(150mm×3.9mm,4μm);流动相:甲醇-四氢呋喃-0.05%三氟乙酸水溶液(16∶24∶60);体积流量:0.8mL/min;柱温:30℃,检测波长:360nm。结果蒲黄炭炮制的最佳工艺为控制温度210℃,炒制8min。结论选择的最佳炮制工艺对于蒲黄炭的制备较为合理。
严辉陈佩东丁安伟
关键词:蒲黄炭总黄酮正交试验
共27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