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为民
- 作品数:7 被引量:25H指数:3
- 供职机构:陕西中医药大学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张学文教授治疗热病急症经验之一——毒瘀被引量:15
- 1995年
- 张学文教授认为热病急症多为六淫化毒,毒灼气血为瘀,毒瘀交挟为外感热病急症之病机;正邪相拒、气血壅盛为邪之化火成毒之始因;邪遏阳气,阻遏气机,灼津耗血为瘀为毒;血气败坏为毒瘀交挟之结果,可见于卫气营血之不同病理阶段,清热解毒、活血祛瘀为其治疗大法.方用清解汤.
- 申锦林于为民
- 关键词:急症热病毒瘀名医类案
- 脑萎缩中医证治概况及展望
- 1994年
- 脑萎缩中医证治概况及展望陕西中医学院研究生(咸阳712083)于为民,丰广魁“脑萎缩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疾病”[1],“是指脑组织体积缩小”[2]的一种“脑部器质诊病变”[3]。是由多种因素“导致脑组织及细胞形态发生病理变化而萎缩,出现多脏腑、多系统的复...
- 于为民丰广魁
- 关键词:脑萎缩辨证论治
- 癫痫发作期病因病机探讨及抗痫灵口服液抗痫机制实验研究
- 于为民
- 张学文教授运用补阳还五汤治疗冠心病的经验被引量:1
- 1994年
- 补阳还五汤系清代名医王清任创制,原为中风后遗症期而设。方由黄芪、川芎、当归、地龙、桃仁、红花组成,功在益气活血通络。导师张学文教授从事中医内科医、教、研四十余载,学验俱丰,深识医理,并能通常达变,伸古人所欲言,补前贤所未备,灵活地将补阳还五汤运用于临床治疗冠心病,取得了很好的疗效。余有幸随师应诊,亲聆师训。兹将张师运用补阳还五汤的经验介绍于此,以飧同道。 张师通过大宗临床病例观察到,大多数冠心病与气虚血瘀有关。《灵枢·邪客篇》谓“宗气积于胸中,出于喉咙、上贯心肺而行呼吸焉。”说明宗气与心肺密切相关。《灵枢·刺节真邪篇》载“宗气不下,脉中之血凝而留止”。从病理上说明气虚日久则影响血之运行,血运无力,导致气虚血瘀的发生。
- 于为民丰广魁
- 关键词:补阳还五汤冠心病中医药疗法
- 试论“肾虚血瘀证”的病理机制被引量:2
- 1995年
- 本文根据中医学基本理论,并结合现代医学的某些观点,论述了肾虚血瘀证的形成及其基本病理改变,认为肾病及血,瘀血为患;血瘀日久,可致肾虚;久病顽疾,肾虚血瘀。提出了肾虚血瘀是诸多顽症宿疾的发病关键所在,益肾活血是治疗本证的大法。
- 于为民任来生
- 关键词:肾虚血瘀益肾活血病理
- 脑脏气血津液阴阳之我见被引量:3
- 1995年
- 笔者以脑应为脏立论,认为其物质基础是精、髓、气血津液,并以之维持脑之阴阳平衡。脑之阴阳失调是脑病之关键,从而提出脑阴、脑阳、脑气、脑血等的生理病理学基础及其辨证施治的基本原则。
- 申锦林于为民
- 关键词:气血津液阴阳脑病
- 张学文教授论中风痴呆证治被引量:5
- 1995年
- 中风痴呆是当今世界医学面临的新挑战,据国内初步统计约有30%左右的中风患者在中风后出现智能减退。中风痴呆不仅给病人带来长期痛苦,严重影响了生活质量,而且给家庭和社会造成沉重负担,因此对中风痴呆的治疗和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导师张学文教授自领衔中风协作组以来,除对中风病的防治作出了卓著的成绩外,尚对中风后痴呆作了大量的研究,并提出了一系列防治本病的措施和方法,笔者耳聆目濡,获益良多,兹整理如下:
- 申锦林于为民
- 关键词:中风中风痴呆辨证论治中医药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