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于浩

作品数:4 被引量:30H指数:2
供职机构: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福建省科技计划重点项目福建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动脉
  • 1篇血管
  • 1篇血管瘤
  • 1篇血糖
  • 1篇血症
  • 1篇胰高血糖素
  • 1篇胰高血糖素样...
  • 1篇胰高血糖素样...
  • 1篇胰体
  • 1篇胰体尾
  • 1篇胰腺
  • 1篇胰腺炎
  • 1篇诊治
  • 1篇诊治进展
  • 1篇脂血症
  • 1篇三酰甘油
  • 1篇上腹
  • 1篇神经内分泌
  • 1篇神经内分泌肿...
  • 1篇旁路术

机构

  • 4篇南京军区福州...
  • 2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福建中医学院

作者

  • 4篇于浩
  • 3篇邹忠东
  • 2篇王瑜
  • 1篇王烈
  • 1篇喻敏
  • 1篇黄盛
  • 1篇王俊杰
  • 1篇李培峰

传媒

  • 1篇医学综述
  • 1篇中国普通外科...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国际外科学杂...

年份

  • 1篇2012
  • 3篇2010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胰体尾类癌1例
2010年
患者女,5l岁,因“反复左上腹闷痛4年余,伴腹泻4个月”入院。入院前就诊于当地医院,查CT提示:腹主动脉左前胰腺后上方占位,大小约3.7cm×4.0cm和2.1cm×1.9cm.性质待定。经腹膜后穿刺组织病理:考虑神经内分泌肿瘤,细胞增生活跃。免疫组化:CD56、Syn、CgA、NSE:(+)。
于浩邹忠东
关键词:胰体尾神经内分泌肿瘤类癌腹主动脉CD56左上腹
高脂血症性胰腺炎的诊治进展被引量:25
2010年
高脂血症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引起急性胰腺炎的病因之一,常导致AP反复恶化。其发病机制主要与高三酰甘油有关,故降低血三酰甘油水平是治疗的核心,只有与急性胰腺炎综合治疗中的其他手段相结合,同时控制引发高脂血症的原发及继发因素,才能明显改善预后,防止复发。
于浩邹忠东王烈
关键词:急性胰腺炎高脂血症三酰甘油
胃旁路术对“肠-胰岛轴”相关激素及二肽基肽酶-Ⅳ分泌的影响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探讨胃旁路术(GBP)在降低2型糖尿病(T2DM)大鼠血糖过程中对"肠-胰岛轴"相关激素及二肽基肽酶IV(DPP-IV)分泌的影响。方法:将24只雄性自发性非肥胖型糖尿病(GK)大鼠随机均分为胃旁路组和假手术组,记录并对比两组大鼠术前及术后1,2,4,8,12,24,48周体质量、空腹血糖及血浆DPP-IV、"肠-胰岛轴"相关激素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水平。结果:术前两组大鼠间各项观察指标无明显差异(均P>0.05);两组大鼠体质量均在术后1周内明显降低,但随后逐渐回升,且两组间体质量在术后各时间点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与术前比较,假手术组大鼠术后空腹血糖及血浆DPP-IV,GLP-1水平无明显变化,胃旁路组空腹血糖及血浆DPP-IV水平明显降低,而GLP-1水平明显增高(均P<0.01),且两组间空腹血糖及血浆DPP-IV,GLP-1水平在术后各时间点上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胃旁路术控制血糖的作用可能与抑制DPP-IV的活性,使机体中"肠-胰岛轴"上GLP-1水平升高有关。
喻敏于浩邹忠东黄盛王俊杰王瑜
关键词:胃旁路术胰高血糖素样肽1
皮肤血管瘤的发病机制及治疗的研究现状被引量:2
2010年
皮肤血管瘤是婴幼儿时期最常见的血管性肿瘤,由于皮肤血管瘤的具体发病机制不清,临床表现不同,而且不同类型的皮肤血管瘤病理演变过程均有很大的不同,故给临床上的治疗带来了很大的困难,目前临床上皮肤血管瘤的治疗常根据不同年龄、类型、时期及面积大小来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法。
李培峰王瑜于浩
关键词:皮肤血管瘤发病机制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