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付丽娜

作品数:4 被引量:48H指数:4
供职机构:天津市第四中心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西医结合科研计划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卒中
  • 2篇脑卒中
  • 2篇痉挛
  • 1篇凋亡
  • 1篇盐酸
  • 1篇盐酸替扎尼定
  • 1篇证候
  • 1篇上肢
  • 1篇上肢痉挛
  • 1篇生物材料
  • 1篇随机对照试验
  • 1篇替扎尼定
  • 1篇皮素
  • 1篇偏瘫
  • 1篇偏瘫患者
  • 1篇中医
  • 1篇中医证
  • 1篇中医证候
  • 1篇卒中后
  • 1篇槲皮素

机构

  • 4篇天津市第四中...
  • 3篇天津市南开医...
  • 2篇天津市中医药...
  • 2篇天津市中医药...

作者

  • 4篇付丽娜
  • 4篇刘维红
  • 3篇刘涛
  • 2篇周星娅
  • 2篇张杰
  • 1篇易莉
  • 1篇徐爱军
  • 1篇宋丽杰

传媒

  • 1篇中华物理医学...
  • 1篇辽宁中医杂志
  • 1篇现代药物与临...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年份

  • 2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4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盐酸替扎尼定治疗脑卒中后上肢痉挛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分析被引量:14
2016年
目的系统分析盐酸替扎尼定治疗脑卒中后上肢痉挛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图书馆、中国知网、维普数据库和万方数据库中有关盐酸替扎尼定治疗脑卒中后上肢痉挛的随机对照研究(RCT),按纳入与排除标准选择文献并进行资料提取和质量评价后,采用RevMan5.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10项研究,患者593例。治疗6~8周后,盐酸替扎尼定组(口服盐酸替扎尼定)改良的Ashworth评价量表(MAS)评分与对照组(口服巴氯芬、乙哌立松)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2—24周后,盐酸替扎尼定组改良的Barthel指数量表(MBI)和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量表(FMA)上肢部分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盐酸替扎尼定组与口服巴氯芬、乙哌立松的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注射A型肉毒素的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替扎尼定在降低脑卒中后上肢痉挛程度方面与其他药物比较具有一定的优势,且安全性良好。
刘涛刘维红张杰周星娅付丽娜
关键词:盐酸替扎尼定痉挛随机对照试验
踝足矫形器改善偏瘫患者步行能力的荟萃分析被引量:4
2014年
背景:已有研究表明,踝足矫形器能增加来自足部及腿骨皮肤感受器的输入信息反馈,改善踝关节位置觉,促进大脑功能重组。目的:系统评价踝足矫形器对偏瘫患者步行能力的康复效果。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和维普数据库中,关于踝足矫形器改善偏瘫患者步行能力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间从建库至2013年6月。对符合标准的随机对照试验进行Meta合并分析。结果与结论:共纳入9个随机对照研究,456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常规康复治疗及药物治疗相比,踝足矫形器连续治疗对改善偏瘫患者下肢运动功能、提高生活能力及10 m最大步行速度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因纳入文献数量有限,对其余指标如步速、左右步幅差及平衡功能等仅作了描述性分析,提示踝足矫形器是通过改善异常步态、步行速度、步频、步态周期、空间不对称、踝关节肌痉挛和平衡等,达到改善步行功能的目标。在时间不对称、双支撑相延长和跨步长等指标上无明显改变,不能确认踝足矫形器在这些指标变化中的作用。现有资料显示,踝足矫形器可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偏瘫患者下肢运动功能的恢复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提高,但仍需更多高质量、大样本、多中心的随机对照试验证实。
刘维红刘涛易莉付丽娜
关键词:生物材料踝足矫形器脑卒中
槲皮素对人胃癌MKN45细胞的抑制作用研究被引量:17
2017年
目的探讨槲皮素对人胃癌MKN45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取对数生长期的MKN45细胞分为对照组和20、40、80μmol/L槲皮素组。应用MTT比色法测定细胞活性,Hoechst染色、流式细胞技术检测细胞凋亡,比色法检测凋亡相关因子Caspase-3、Caspase-9表达。结果槲皮素能显著抑制MKN45细胞增殖,促进细胞凋亡,升高Caspase-3、Caspase-9基因表达水平。结论槲皮素可通过增强Caspase-3、Caspase-9基因表达诱导人胃癌MKN45细胞凋亡。
付丽娜刘维红徐爱军宋丽杰
关键词:槲皮素MKN45细胞凋亡CASPASE-3CASPASE-9
脑梗死后痉挛性瘫痪中医证候及相关因素研究被引量:13
2017年
目的:了解脑梗死后痉挛性瘫痪发生的相关因素及中医证候分布情况。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对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进行资料收集,筛查出脑梗死痉挛性瘫痪患者210例,应用SPSS 22.0和SPSS Modeler软件对统计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本次研究共纳入400例脑梗死患者,其中痉挛组210例,非痉挛组190例,痉挛的总发生率为52.50%。12个月后对400例病例资料进行单因素分析,9个因素经秩和检验或卡方检验后,其中4个因素包括性别、高血压病史、冠心病病史、高脂血症,在非痉挛组和痉挛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即为脑梗死后痉挛性瘫痪发生的相关因素。根据专业需要和能够用临床解释的分类方法,将中医证候归为3类:血瘀证,共40例,占28.6%;气虚证兼痰证,共60例,占19%;阴虚血瘀,共110例,占52.4%。结论:上述因素是脑梗死后痉挛发生的相关因素,脑梗死后痉挛性偏瘫的基础证型为本虚标实之证,本虚是阴虚和气虚,标实为血瘀和痰湿,其中以血瘀证和阴虚证为主。阴虚、气虚、血瘀、痰皆是痉挛性偏瘫重要的致病因素,多种致病因素互为因果,交相作用而最终发为本病。
刘维红刘涛张杰周星娅付丽娜
关键词:脑梗死痉挛性瘫痪中医证候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