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明
- 作品数:60 被引量:370H指数:12
- 供职机构:怀化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湖南省教育厅科研基金湖南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支持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生物学文化科学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更多>>
- 鱼腥草种茎采后活力变化及快速检测方法研究被引量:2
- 2006年
- 目的:研究鱼腥草种茎采后活力变化及种茎活力的快速检测方法。方法:测定种茎保存过程中萌发能力、呼吸速率及氧化还原能力的变化。结果与结论:种茎保存4 d后发芽、发根能力显著下降,基本丧失种茎价值;种茎保存6 d后呼吸速率和氧化还原能力下降显著;用TTC显色和测定呼吸速率等方法可以快速判断种茎的活力大小。
- 伍贤进石宇云吕金海付明蒋向辉张俭
- 关键词:鱼腥草种茎采后
- 显齿蛇葡萄CHS基因cDNA克隆及蛋白质序列分析
- 目的对显齿蛇葡萄查耳酮合成酶(chalcone synthase,CHS)基因进行克隆及序列分析。方法根据已经克隆的植物查耳酮合成酶基因的保守序列设计一对引物,以显齿蛇葡萄总RNA为模板,采用RT-PCR的方法扩增查耳酮...
- 付明
- 关键词:CHS
- 灰白毛莓有效抑菌成分的提取被引量:4
- 2007年
-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灰白毛莓挥发性油、乙醇回流法提取黄酮和生物碱,再用滤纸片法测定各成分的抑菌效果.发现灰白毛莓生物碱对6种供试菌种均有抑制作用,抑菌范围最广,抑菌效果最强;灰白毛莓挥发性油和黄酮分别对4种和3种供试菌种有抑制作用.说明灰白毛莓的有效抑菌成分可能为生物碱类物质.
- 付明胡兴刘胜贵牛友芽
- 关键词:抑菌生物碱
- 扯根菜的化学成分研究被引量:13
- 2013年
- 目的研究扯根菜全草的化学成分。方法运用多种色谱法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扯根菜全草中分离出14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乔松素-7-O-β-D-葡萄糖苷(1)、山柰酚(2)、香草酸(3)、槲皮素-3-O-β-D-木糖-(1→2)-β-D-半乳糖苷(4)、山柰酚-3-O-α-L-鼠李糖苷(5)、乔松素(6)、槲皮素(7)、阿福豆苷(8)、11-O-没食子酰岩白菜素(9)、岩白菜素(10)、4-没食子酰岩白菜素(11)、原儿茶酸(12)、儿茶素(13)和没食子酸(14)。结论化合物1、3、6、7、8、12、13和14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得到。
- 付明魏麟余娟胡朝暾
- 关键词:岩白菜素槲皮素
- 显齿蛇葡萄查耳酮合成酶基因cDNA克隆及蛋白质序列分析被引量:14
- 2013年
- 目的对显齿蛇葡萄Ampelopsis grossedentata查耳酮合成酶(CHS)基因进行克隆及序列分析。方法根据已经克隆的植物基因的保守序列设计一对引物,以显齿蛇葡萄总RNA为模板,采用RT-PCR的方法扩增CHS基因序列并连接到pMD18-T Simple载体上,阳性克隆经PCR检测后进行测序。结果得到一段1 173 bp的序列,序列分析表明,该片段编码390个氨基酸,与其他高等植物CHS基因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在67.9%以上。结论首次从显齿蛇葡萄中克隆了CHS基因,为有效利用该基因奠定了基础。
- 付明魏麟余娟余小林
- 关键词:基因克隆保守序列
- 纤维素酶提取藜蒿多糖的工艺优化被引量:7
- 2009年
- 用纤维素酶提取藜蒿多糖,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优选出最佳提取工艺,结果表明,藜蒿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为:酶浓度1.2 g/L、酶解温度40℃、pH值5.5、酶解时间120 min,在此条件下藜蒿多糖的得率为9.75%;以上因素对多糖得率影响由大到小的顺序为:酶解时间、酶浓度、pH值、酶解温度。
- 付明颜素贞向萍王明利
- 关键词:藜蒿多糖提取正交试验纤维素酶
- 雾水葛化学成分研究被引量:8
- 2012年
- 目的:分离鉴定雾水葛全草的化学成分。方法:运用多种色谱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雾水葛全草中分离出14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β-谷甾醇(1)、胡萝卜苷(2)、齐墩果酸(3)、(-)表儿茶素(4)、α-香树脂醇(5)、丁香基-β-芸香糖苷(6)、2α,3α,19α-三羟基-12-烯-28-乌苏酸(7)、东莨菪苷(8)、黄芩素-7-O-α-L-鼠李糖苷(9)、东莨菪素(10)、槲皮素(11)、槲皮素-3-O-β-D-葡萄糖苷(12)、洋芹素(13)、2α-羟基乌苏酸(14)。结论: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 付明牛友芽余娟孔庆童
- 关键词:化学成分
- 四棱豆的开发利用价值及其高产栽培技术被引量:14
- 2005年
- 从食用、药用、饲用、肥用等方面阐述了四棱豆的开发利用价值。通过对国内外14个四棱豆品种进行引种栽培试验,从环境条件、品种选择、种植制度、育苗定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提出了四棱豆高产栽培技术。
- 陈东明全妙华艾辛姚元枝黄春生付明
- 关键词:四棱豆栽培技术
- 显齿蛇葡萄叶中黄酮类化合物的研究被引量:27
- 2015年
- 目的研究显齿蛇葡萄叶中黄酮苷类化学成分。方法运用多种色谱技术分离显齿蛇葡萄叶中黄酮苷类成分,采用波谱技术和理化性质确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分离得到16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二氢杨梅素(1)、大黄素(2)、槲皮素(3)、杨梅素(4)、花旗松素(5)、山柰酚(6)、二氢山柰酚(7)、杨梅素-3-O-L-鼠李糖苷(8)、阿福豆素(9)、1,5,8-三羟基-3-甲氧基酮(10)、槲皮素-3-O-α-L-吡喃鼠李糖苷(11)、杨梅素-3'-O-β-D-吡喃木糖苷(12)、蛇葡萄素(13)、杨梅素-3-O-β-D-葡萄糖苷(14)、紫云英苷(15)、杨梅素-3-O-β-D-半乳糖苷(16)。结论化合物10是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得到,化合物5、6、7、9、12、15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 付明黎晓英王登宇郭孟齐
- 关键词:黄酮二氢杨梅素
- 茯苓发酵液中蛋白质的电泳分离与质谱分析被引量:15
- 2016年
- 目的研究茯苓发酵液中的蛋白质,对其进行分离与鉴定。方法采用液体发酵获得茯苓发酵液,Bradford法测定样品中蛋白质的质量浓度,有机酸沉淀法提取蛋白质,SDS-PAGE电泳分离蛋白质,蛋白质电泳片段进行胶内酶解、质谱分析和搜库鉴定。结果茯苓发酵液中蛋白质的质量浓度为74.01μg/m L,其相对分子质量(M)主要分布在2.8×10^4-1.3×10^5。通过质谱鉴定从茯苓发酵液中鉴定得到了51种蛋白质,如过氧化氢酶、蛋白激酶、碱性蛋白酶、糖化酶和溶菌酶等。结论茯苓发酵液中蛋白质种类丰富,是开展茯苓蛋白质研究及开发茯苓发酵保健食品与饮料的理想材料。
- 胡朝暾唐霞肖震付明胡兴
- 关键词:茯苓发酵液蛋白质SDS-PAGE电泳质谱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