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代亮

作品数:19 被引量:12H指数:2
供职机构: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历史地理语言文字更多>>

合作作者

文献类型

  • 17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7篇文学
  • 1篇语言文字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8篇清初
  • 6篇诗学
  • 3篇诗歌
  • 3篇诗学思想
  • 3篇宋诗
  • 2篇遗民
  • 2篇诗歌创作
  • 2篇唐宋
  • 2篇唐宋诗
  • 2篇唐宋诗之争
  • 2篇清代
  • 2篇文章学
  • 2篇理学
  • 2篇鸿儒
  • 2篇博学
  • 2篇博学鸿儒
  • 2篇程朱理学
  • 2篇词学
  • 2篇词学观
  • 1篇道光

机构

  • 14篇济南大学
  • 5篇山东大学

作者

  • 19篇代亮
  • 1篇崔海正

传媒

  • 2篇苏州大学学报...
  • 2篇高等学校文科...
  • 2篇济南大学学报...
  • 2篇长江学术
  • 1篇文学遗产
  • 1篇河南师范大学...
  • 1篇文艺理论研究
  • 1篇山东大学学报...
  • 1篇安徽师范大学...
  • 1篇烟台大学学报...
  • 1篇社会科学文摘
  • 1篇汉语言文学研...
  • 1篇哈尔滨师范大...

年份

  • 2篇2023
  • 1篇2022
  • 2篇2020
  • 3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07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清初博学鸿儒群体的心态流变——以李因笃为中心被引量:2
2015年
清初博学鸿儒群体中不乏具有遗民情结者,其心态虽因入京参加考试而发生转变,但并非简单地以"今我"完全代替"故我",而是呈现出新旧交融并存的特征。其中,李因笃尤具代表性。康熙十七年入京之前,他受外祖家诸长辈的影响,安于穷贱,坚决不仕,行迹与遗民相近。入京后,一方面,由于遗民情结的浓厚,他流露出强烈的思归心理,并积极想法离京;另一方面,由于亲身感受到清廷的眷顾,他对新朝的态度有明显松动,对康熙帝的德业与事功不乏称颂。但他始终坚持不仕,晚年对应征之举亦不无愧疚。二者交织混杂,显现出其后期心态的复杂多元。这一特征,为诸多深具遗民情怀的博学鸿儒所共有,也反映出清廷统治政策调整所取得的实际效果和限度。
代亮
关键词:遗民情结
张际亮与道光年间的唐宋诗之争
2014年
张际亮的诗学宗趣与姚鼐渊源甚深。他指斥以翁方纲等人为代表的"肌理"诗风,不遗余力地标举盛唐,称颂李白和杜甫等诗人。他还以唐诗的承传为基准来构建诗学谱系,以与宋诗相抗。在道光年间宗宋诗风方兴未艾的背景下,张际亮与一时名流如徐宝善、黄爵滋、潘德舆、姚莹等人标举唐诗。他们敏锐地觉察到宗宋诗风的弊端,如生涩、险僻、千篇一律等,并力图以唐诗为对症良方予以纠正,自有其价值所在,在诗学史中应有一席之地。
代亮
关键词:诗学渊源
清初诗学思想与程朱理学
2019年
中国古代文学以及文学批评的发展,与时代思想学术主潮密不可分。自魏晋下迄唐宋元明,几乎概莫能外。清初诗学与其时的思想学术亦存在深刻关联,迄今为止,论者对经世致用学风以及朴学之于诗歌创作及批评的影响关注较多,取得的成绩也较为可观。不过,就清初思想学术的主要流别而论,"理学仍是主流学术流派……理学群体及于中国"。广义的理学包括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而在清初士林反思心学流弊的背景下,前者则跃居为主流中的主流。晚清李慈铭所说的"国初宋学极盛",不仅明确道出了心性思辨之学在清初盛极一时的事实,还暗示出程朱学说高不可攀的地位。
代亮
关键词:清初诗学思想学术程朱理学李慈铭陆王心学主潮
清初遗民寿序的新变及其意义被引量:2
2016年
自明代中后期到清初,寿序创作日渐兴盛。遗民群体对其发展中出现的不良趋向予以针砭,并号召摒弃应酬积习,端正写作态度,取法明人特别是归有光之作,试图改弦易辙。他们在寿序中寄托易代之悲和故国之思,论列世道人心与学术词章,又借鉴其他文体的技法,破体为文,使寿序品格得以提高,表现功能得以扩大。两者形成合力,推动了寿序的新变,也成为清初文学思想演变的重要表征。这一现象的出现,既受其时古文创作观念的浸染,又与寿序写作对象的扩大及创作方式的转变息息相关。
代亮
关键词:清初
归有光寿序经典地位的确立及其文学史意义
2022年
清代文坛名流对寿序虽有贬抑和推尊之别,但都显现出祛除积弊的强烈意愿,最终在标举归有光寿序上达成了一定程度的共识。他们既从中总结出足资借鉴的写作手法,特别是叙事的简练与真实以及时时运用议论和白描等,又将其化用到在自身创作实践中。以此为前提,清人将其当作衡量同类文体写作水平的准绳,同时借助选本的力量进一步确认了其经典地位。归氏寿序经典地位的形成具有丰富的文章学内涵和文学史意义。其地位的提升与其古文声誉的走高相同步,反过来又促成了后者地位的巩固。清人通过对归氏寿序与古文相通之处的推扬与趋从,将寿序从大众文化心理与世俗趣味的载体,部分转变为抒发士大夫情志与学识的工具。寿序也从为人所轻的应酬文体,成功跻身古文的行列之中。
代亮
关键词:文学史意义
郭麐与桐城派
2023年
在家教和师承的熏陶下,郭麐不但确立了偏好词章的为学取向,又逐步形成了兼收并蓄的文学思想。他抨击考据学风及其对辞章的轻视立场,大力掘发“文”的自足性和崇高地位。在师法典范的选取上,郭麐既标举《文选》,又推崇唐文特别是柳宗元和晚唐诸家之作,对宋文则时有非议。其自作出入《骚》《选》,怨怒不平之气充溢笔端,造就了沉郁奇肆的文风。当嘉道年间桐城流风逐步扩散之际,作为姚鼐的入室弟子,郭麐不仅缺席了一众同门鼓吹桐城文章的合唱,还公开对“义法”说的合理性提出质疑,又表彰那些自出机杼的文家如张惠言和汪中等人。与此相应,他在文坛特别是姚氏弟子群体中颇显孤立,也直接导致了自身文章学在当时隐而不彰的结局。
代亮
关键词:郭麐桐城派文章写作
邓汉仪与清初唐宋诗之争的走向被引量:1
2018年
邓汉仪对明末清初诗坛的各类流派并不盲目趋从,他指斥盛极一时的云间和竟陵诗风,大力标举前后七子的代表人物李梦阳和李攀龙。为矫正自明代以迄清初诗坛学法唐诗的偏颇,他努力拓宽视野,更新趣味,不徒欣赏雄伟壮丽之调,更心仪清远绵邈之音。邓汉仪虽批驳方兴未艾的宋诗风,但对宋诗的某些创作手法特别是发源于杜甫和韩愈的以文为诗与拗体、险韵等俱有称赏,认肯了诗人取径杜甫、韩愈以及苏轼诗的合理性。邓汉仪对宗唐诗学师法典范体系的重构,受制于个人心态,又与他崇尚"生新"、推重"学力"的创作观念有关;既是清初宗唐诗学突破自我、创新范式的重要表征,也折射出清初唐宋诗之争的复杂面向与态势。
代亮
关键词:清初唐宋诗之争
清代论文诗及其文章学价值
2020年
论文诗诞生于唐代,至清代而蔚为大观。清代论文诗论列的对象包罗广泛,体式近于完备,尤其是诗注结合方式的运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诗歌短于立论的缺憾。清人在论文诗中品鉴作家作品,勾画历代文章或某类文体的发展历程,探求文法特别是确立师法典范,对文体学领域的诸多核心问题也有涉及,具有深广的理论含蕴和明确的现实指向。与论诗诗相比,清代论文诗中古体与近体交相辉映,功利指向较为明显;论文诗在清代的繁荣,既得益于论诗诗的启迪,亦与清人的诗歌创作观念密不可分。
代亮
袁枚诗歌中的书斋趣味
2011年
袁枚爱书如命,青灯黄卷是其日常生活的主要内容。他一生读书勤奋不倦,并且从中获得了极大的愉悦和满足。他对经史子集四部书籍均有涉猎,而尤倾心于集部。袁枚在醉心阅读之外,又埋头于著述,认定"词章"是传名后世的主要凭借,并苦心经营。袁枚购书、藏书、读书和创作中的种种情状与感慨,在其诗歌中都得到了栩栩如生的描绘,散发出浓浓的书斋趣味,也展现出其人生形象的另外一个重要侧面。
代亮
关键词:诗歌
刘克庄词研究
刘克庄是南宋后期的著名词人,据《全宋词》与《全宋词补辑》统计,其词作现存269篇.自南宋末至今,论者对其词虽有关注,但对其词作、词学观念及词的历史接受作出系统研究者则甚少.本文试图对以上诸方面作一较为全面的评述.文章共分...
代亮
关键词:题材词心艺术特征词学观念
文献传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