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任秀芹

作品数:11 被引量:133H指数:5
供职机构:南京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南京医科大学科技发展基金资助江苏省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5篇护理
  • 4篇肿瘤
  • 3篇化疗
  • 2篇食管
  • 2篇食管癌
  • 2篇肿瘤患者
  • 2篇健康
  • 2篇健康教育
  • 2篇癌患者
  • 2篇PICC
  • 1篇堵管
  • 1篇心理
  • 1篇心理干预
  • 1篇需求为导向
  • 1篇叙事
  • 1篇依从
  • 1篇依从性
  • 1篇影响因素
  • 1篇优质护理
  • 1篇镇痛

机构

  • 10篇南京医科大学

作者

  • 10篇任秀芹
  • 5篇吴贤翠
  • 4篇徐莉
  • 2篇林征
  • 1篇蔡静
  • 1篇顾冬英
  • 1篇戴莲
  • 1篇郑春华
  • 1篇俞颖
  • 1篇陈晶
  • 1篇秦素萍
  • 1篇孙红霞
  • 1篇沈新梅

传媒

  • 2篇护理学报
  • 1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临床肿瘤学杂...
  • 1篇江苏医药
  • 1篇中华养生保健
  • 1篇现代医学
  • 1篇检验医学与临...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 1篇医药高职教育...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3
  • 1篇2021
  • 1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多卡因软膏热敷对输液港无损伤针穿刺镇痛的时效性分析
2021年
探讨复方利多卡因乳膏热敷对输液港无损伤针穿刺镇痛的时效性。方法:采用患者自身前后对照研究的方式将60例患者分成者观察组3组,对照组1组。观察组分别在穿刺前20min、30min、60min在穿刺点涂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同时结合热敷,对照组输液港无损伤针穿刺上针常规操作,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价患者疼痛程度,并测量患者心率,比较各组患者穿刺时疼痛程度及心率。结果:观察组1(即穿刺前20min涂药伴热敷)镇痛效果最佳及心率变化明显减少,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用时短。结论:在输液港无损伤针穿刺前20min按成人量涂抹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同时结合热敷法能最大限度地减轻患者穿刺时造成的疼痛感,具有临床意义和推广价值。
任秀芹郑春华蔡静吴贤翠
关键词:镇痛
食管癌患者症状群及症状管理策略研究现况
2023年
食管癌具有恶性程度高、病情复杂、伴随症状多及复发率高等特点,因此患者对于自身症状的自我评估、及时发现和自我管理尤其重要。为探究食管癌患者治疗期间的症状群及症状管理策略,增加对食管癌患者的症状困扰及自我管理现状理解的深度和广度,本文将从质性研究和量性研究两方面展开综述,为后期管理策略的制订提供依据。
任秀芹
关键词:食管癌症状群
肿瘤患者治疗期PICC堵管相关因素分析与护理对策被引量:74
2016年
目的探讨肿瘤患者治疗期间PICC堵管的发生情况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4年1—12月应用PICC治疗的1 391例肿瘤患者住院治疗期间的临床资料,进行多因素分析探讨影响PICC堵管的相关因素。结果 1 391例肿瘤患者发生PICC堵管共37例(2.7%)。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合并有2种以上慢性疾病、未及时冲管、封管、咳嗽、导管尖端位置为肿瘤患者PICC堵管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肿瘤患者治疗期间PICC堵管并发症需得到重视,应针对堵管高风险患者进行针对性预防护理,做到早发现、早处理,从而延长PICC留置时间。
任秀芹吴贤翠徐莉顾冬英
关键词:肿瘤影响因素护理
微信健康教育对结直肠癌患者化疗依从性的影响被引量:8
2015年
目的探讨微信健康教育对结直肠癌患者化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2013年8月1日至2014年7月31日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收治的81例结直肠癌术后行辅助化疗的患者纳入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40例,观察组41例。观察组患者接受常规教育和微信健康教育,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教育,探讨微信健康教育对结直肠癌患者化疗依从性的影响。结果观察组患者化疗的完成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化疗依从性较对照组也明显改善,而化疗毒性和并发症的发生率较对照组也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微信健康教育可以有效地督促结直肠癌患者完成化疗,提高患者的化疗依从性,减少患者化疗的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的发生率,有利于疾病的康复。
徐莉任秀芹
关键词:结直肠癌辅助化疗依从性
治疗前HALP评分和NLR对食管癌放化疗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
2024年
目的探讨食管癌放化疗患者治疗前的血红蛋白、白蛋白、淋巴细胞和血小板(HALP)评分和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及两者的预后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于本院肿瘤内科行食管癌放化疗的10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疗效评价分为预后良好组(n=55)和预后不良组(n=51)。收集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分析HALP评分和NLR与食管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Pearson相关分析HALP评分和NLR与食管癌患者放化疗后并发症的相关性,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HALP评分、NLR和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SCC)对食管癌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与预后不良组比较,预后良好组食管癌患者的HALP评分增加,而NLR减少(P<0.05);HALP评分、NLR与食管癌患者的TNM分期、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等不良预后病理特征密切相关(P<0.05)。HALP评分与食管癌患者的营养不良、放射性食管炎、肺部感染呈负相关(r=-0.614、-0.437、-0.541,P<0.001);NLR与患者的肺部感染、放射性食管炎呈正相关(r=0.469、0.410,P<0.001)。HALP评分、NLR与SCC联合检测预测食管癌预后的曲线下面积为0.883(95%CI:0.806~0.937),最大约登指数为0.8120,敏感度为0.8889,特异度为0.9231。结论HALP评分、NLR是食管癌预后评估有价值的生物标记物,可为临床医护人员制定食管癌不良预后策略提供参考依据。
任秀芹秦素萍吴贤翠俞颖
关键词:食管癌
以患者需求为导向的临床护理路径在肿瘤放疗患者中的应用被引量:13
2015年
目的:探讨以满足患者需求为导向的临床护理路径在肿瘤放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依据支持性照顾需求理论结合放疗临床路径设计成放疗临床护理路径表。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将81例肿瘤住院放疗患者分为对照组40例和实验组4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期间需求满足率、满意度、放疗护理质量等。结果:实验组心理维度、健康信息维度的需求满足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护理质量检查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人员采用以满足患者需求为导向的临床护理路径,能满足肿瘤患者住院期间的需求,提高患者满意度及护理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任秀芹林征吴贤翠徐莉
关键词:肿瘤患者临床护理路径
护生医学叙事能力的现况及相关影响因素调查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了解护生医学叙事能力的现状,并分析其与护生人文关怀的相关性及主要影响因素,为护理教育者实施叙事护理教学提供参考。方法选取南京某所高校四年级实习护生和三年级在校护生为调查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护士人文关怀品质量表、医学叙事能力量表进行在线调查。结果参与调研的116名护生的医学叙事能力总分(138.750±17.213)分,标准化得分率为73.4%;护士人文关怀能力得分(118.483±14.024)分,标准化得分率为81.7%。家庭经济情况对医学叙事能力中的反思再现有显著的影响,是否熟悉叙事护理对医学叙事能力中的理解回应与反思再现有相关性影响。护生的护士人文关怀品质的各维度和医学叙事护理能力的各维度均呈正相关。结论护生的护士人文关怀品质和医学叙事能力处于中上等水平,两者呈正相关。护理教育者应普及叙事护理的概念,使得护生可以提高对叙事护理的认知,进而促进我国在叙事护理方面的发展。护理管理者可以通过提高护生的人文关怀品质来提高医学叙事能力。
秦亚楠任秀芹戴莲孙红霞
关键词:人文关怀实习护生优质护理
分级心理干预对肿瘤患者PICC置管成功率和疼痛的影响被引量:23
2012年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肿瘤患者PICC置管成功率和疼痛的影响。方法将肿瘤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183例,观察组180例。入院时对两组患者采用疼痛量表和贝克焦虑量表评估,将得分作为分级心理干预的依据。观察组根据疼痛或焦虑分级给予不同的心理干预。比较两组PICC穿刺1次成功率、疼痛程度分布例数的差异。结果观察组疼痛程度分布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对照组的穿刺成功率分别为94.4%、7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穿刺过程针对不同的焦虑和疼痛程度给予针对性干预,可以通过改善患者心理和疼痛感,减少PICC穿刺中的意外,间接提高穿刺成功率。
任秀芹吴贤翠沈新梅
关键词:肿瘤患者PICC心理干预成功率
反馈式健康教育在肿瘤化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被引量:10
2014年
目的探析反馈式健康教育在肿瘤化疗患者护理中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南京市第一医院肿瘤内科收治确诊为肿瘤并进行化疗的患者108例为研究对象,按照盲选法将患者均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对照组进行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给予反馈式健康教育。观察两组化疗生存质量、对化疗的依从性和焦虑心理。结果化疗结束,观察组患者KPS评分改善率(57.4%)显著高于对照组(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结束时,观察组患者QOL评分改善率(63.0%)显著高于对照组(3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1疗程末、化疗周期末观察组患者化疗依从性分别为(35.63±3.47)、(35.47±1.23)分,均高于同期对照组患者化疗依从性(P<0.01);观察组患者护患满意度(92.6%)、化疗患者健康知识合格率(96.3%)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反馈式健康教育在癌症患者化疗期间的护理工作中,能帮助改善患者QOL、提高患者对癌症及化疗相关知识的掌握,帮助临床更有效地进行化疗患者的护理工作,值得推广。
陈晶任秀芹徐莉
关键词:肿瘤化疗护理效果
护患双方对癌症患者支持性照顾需求认知的差异性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探讨护患双方对癌症患者治疗期间支持性照顾需求及受关注度的认知差异。方法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与支持性照顾需求调查问卷对92名护士和90例癌症患者双方进行调查,比较双方对相关条目认知的差异。结果患者在照顾与支持维度、生理与日常生活维度和心理维度得分均高于护士组,而性维度得分低于护士组(P<0.05)。癌症患者对治疗期间支持性照顾需求认知的排序首位是健康信息维度,而护士则将生理与日常生活维度排在首位。结论护理人员应注重癌症患者对支持性照顾的需求,在此基础上给予针对性的护理干预,以满足患者身心需求,提高患者满意度。
任秀芹林征
关键词:癌症患者护理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