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冬华
- 作品数:27 被引量:390H指数:8
-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 分阶段目标教学在护理进修生带教中的应用被引量:21
- 2016年
- [目的]探讨分阶段目标教学在护理进修生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74名骨科进修的护士实施分阶段目标教学,分为责任制整体护理第一阶段与第二阶段,并设计与使用不同阶段的"进修生教学目标和评价表"采取"一对一"的带教方式、个性化教育方式。[结果]100%实施目标教学,进修任务完成率为100%;进修生对本科室带教质量的满意率为97.5%;结业理论、技能和综合技能的考核优秀率为95.6%以上;认知目标与技能目标评价优秀率为98.6%以上。[结论]分阶段目标教学使师生教学目标明确,保证了教学计划的实施;加强了带教老师的责任,促进了师生主动学习和服务的意识,提高了带教队伍的整体素质、教学质量;促使教学工作实施目标化和管理规范化,提高了进修生对教学工作的满意度。
- 刘回芬黄天雯何翠环谭运娟陈晓玲黄小芬何冬华戴巧艳
- 关键词:目标教学进修生护理
- 护理椅
- 一种护理椅,包括支座以及固定连接于所述支座下方的多个支柱,所述护理椅还包括固定连接于所述支座的腿架箱、以及可折叠的腿架,所述腿架箱具有一端开口的收容空间,所述腿架可滑动地收容于所述收容空间内并可从所述收容空间内至少部分地...
- 戴巧艳何翠环戚剑邓思佳何冬华彭明霞黄天雯
- 文献传递
- 浅析显微外科护士规范化培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以"皮瓣血液循环的观察和护理"为例被引量:10
- 2020年
- 目的以"皮瓣血液循环的观察和护理"知识点培训为例,探讨显微外科规范化护士培训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方法将2017年4月-2018年4月在显微外科进行规范化培训的10名护士设为对照组,采取常规培训法;2018年7月-2019年7月在显微外科规范化培训的9名护士设为观察组,采取精准培训法,比较两组规范化培训护士的皮瓣血液循环评估准确率、"皮瓣血液循环的观察和护理"知识点掌握程度的评价等级、培训导师业务查房成绩和对病区培训效果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规范化培训护士对皮瓣血液循环评估准确率(98.6%)、"皮瓣血液循环的观察和护理"评分[(4.7±0.3)分]、培训导师业务查房成绩[(95.5±1.3)分]、对病区培训的满意度(100%)均高于对照组[分别为91.2%、(3.6±1.4)分、(89.0±1.6)分和92.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皮瓣血液循环的观察和护理"是显微外科护士必须掌握的护理内容,是规范化培训的重点和难点。病区应加强和重视对规培护士的培训,关注培训中存在的问题并找出对策,才能提高培训导师的能力水平,保证规培护士的培训质量。
- 戴巧艳何翠环何冬华黄小芬谭运娟郭雪梅黄天雯秦本刚杨羿
- 关键词:皮瓣移植术血管危象显微外科护士规范化培训
- 骨科患者术前疼痛状况及疼痛控制态度的调查分析
- 目的了解骨科患者术前疼痛状况及疼痛控制的态度,探讨骨科患者术前疼痛护理的方法。方法入院24小时采用"骨科患者术前疼痛状况及疼痛控制态度调查问卷"进行便利抽样调查,共调查了70例患者。问卷由研究小组自制,经5名骨科专科护士...
- 彭莉黄天雯陈晓玲刘巧梨刘回芬桂自珍何翠环谭运娟何冬华
- 文献传递
- 骨科患者术前疼痛状况及疼痛控制态度的调查分析被引量:7
- 2013年
- 目的了解骨科患者术前疼痛状况及疼痛控制的态度,探讨骨科患者术前疼痛护理的方法。方法入院24小时采用"骨科患者术前疼痛状况及疼痛控制态度调查问卷"进行便利抽样调查70例患者。问卷由研究小组自制,经5名骨科专科护士、骨科护长修订。患者疼痛程度评分采用"简易疼痛评估尺"0~10级计量制评分,得分越高表示疼痛程度越强。调查数据采用SPSS11.0软件包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100%的患者曾有疼痛体验,72.06%的患者目前存在疼痛,疼痛程度为(3.81±1.61);疼痛影响日常活动最严重的是不能照顾自己(47.06%)、不能移动(20.59%);疼痛影响情绪情况最常见的是苦恼(35.29%)、不得不依靠他人(29.41%)。58.82%的患者关注疼痛,对控制疼痛的态度积极的患者占82.69%,存在错误观念的患者占17.31%。术前患者想象的术后的疼痛程度为(5.41±1.23)。70.59%的患者无疼痛教育经历。结论骨科患者术前疼痛普遍存在,为中度水平;疼痛影响日常活动及情绪较严重,应按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进行护理;建议对疼痛进行个案管理,术前即开始进行疼痛教育、疼痛护理,改变患者的错误观念,正确面对疼痛,提高疼痛控制的满意度。
- 彭莉黄天雯陈晓玲刘巧梨刘回芬桂自珍何翠环谭运娟何冬华
- 关键词:疼痛骨科术前
- 骨科无痛病房护理工作模式的建立与实践
- 目的 建立骨科无痛病房护理工作模式,提升护士疼痛管理理念,使患者能得到优质的无痛服务.方法 建立无痛病房管理系统,包括无痛病房的组织管理、制定及实施无痛护理工作程序,建立疼痛护理评价体系.对入住骨科无痛病房的例患者实施了...
- 黄天雯何翠环陈晓玲刘巧梨桂自珍刘回芬陈良艳何冬华王思琛
- 关键词:疼痛骨科护理工作模式
- 皮瓣颜色变化定位工具(钟表分区尺)的设计与应用
- 2020年
- 皮瓣转移术后,皮瓣存活除了依靠患者供区、受区的基础情况、医师精湛的技术之外,护士专业的围手术期护理也非要重要。皮瓣观察指标主要有颜色、肿胀程度、皮温、毛细血管反应四项指标,其中颜色是居首位的重要指标[1]。皮瓣任何一个部位都有可能发生颜色变化,因此精准的定位显得困难。为了解决此问题,我科设计了一种新型的皮瓣颜色变化区域定位的工具,现介绍如下。
- 郭雪梅黄小芬何翠环何冬华彭明霞戴巧艳
- 关键词:皮瓣血运医护沟通护理
- 创伤骨科病人专科护理质量敏感评价指标监测与分析被引量:8
- 2021年
- 目的:探讨创伤骨科病人围术期的专科护理质量敏感评价指标的内容、监测与分析,为创伤骨科专科病人实施标准化、专业化的护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抽取2018年1月—2018年12月住院的600例创伤骨科病人进行专科护理质量敏感指标的监测与分析。结果:600例住院创伤骨科病人专科护理质量敏感指标的监测与分析结果显示,结构指标:护患比为0.17即不等于1∶6;过程指标:肢体血循环评估准确率99.22%,神经功能评估准确率为98.43%,疼痛评估准确率为99.14%;体位护理合格率为98.82%、康复行为训练准确率为98.35%;结果指标:共7例病人发生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1.17%,其中外固定并发症发生率为0.67%,包括1例骨筋膜室综合征,2例石膏引起压疮,1例支具引起压疮;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0.50%,2例术前深静脉血栓形成,1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出院病人满意度和疼痛控制满意度分别为98.74%和99.21%。经积极治疗与护理病人均好转或治愈。结论:使用专科质量敏感评价指标对创伤骨科病人进行监测和分析,能够有效干预和控制骨科专科护理质量,为病人提供标准化和专业化的护理服务,从而提高病人的满意度。
- 戴巧艳何翠环黄小芬何冬华谭运娟彭明霞魏转乐黄天雯
- 关键词:创伤骨科护理质量专科护理
- 意外伤害幼儿行断指再植术30例的护理难点与对策被引量:7
- 2018年
- 目的探讨意外伤害幼儿行断指再植术存在的护理难点以及采取相应护理对策的效果。方法对2014年7月至2017年7月30例行断指再植术的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找出存在的主要护理难点包括:患肢制动难、局部血循环观察难、输液维护难、疼痛干预难、皮肤护理难五个主要护理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护理对策。结果本组30例36指患儿有10例(33.3%)患儿13指(36.1%)发生血管危象并发症,无压力性损伤、感染并发症发生;30例患儿术后7 d共留置针头72人次,平均2.4次/人,其中留置针脱出4次(5.6%),留置针堵管10次(13.8%),留置针敷料松脱12次(16.7%),无静脉炎发生;患儿疼痛评分为0~6分,无重度疼痛。通过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对策后患儿的情绪稳定,配合程度较好,存在的护理问题和并发症得到及时发现和处理。结论了解幼儿阶段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及时发现存在的护理问题并进行干预是提高手术疗效、促进患儿康复的有效保证。
- 戴巧艳黄小芬何冬华何翠环谭运娟黄天雯
- 关键词:幼儿断指再植护理难点
- 骨科患者术前疼痛状况及疼痛控制态度的调查分析
- :了解骨科患者术前疼痛状况及疼痛控制的态度,探讨骨科患者术前疼痛护理的方法. 方法:入院24小时采用“骨科患者术前疼痛状况及疼痛控制态度调查问卷”进行便利抽样调查,共调查了70例患者.患者疼痛程度评分采用“简易疼痛...
- 彭莉黄天雯陈晓玲刘回芬刘巧梨桂自珍谭运娟何翠环何冬华
- 关键词:骨科患者疼痛症状疗效评估